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灸治疗“梅核气”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核气又称“咽喉异物感症”,笔者应用针灸治疗获较好疗效,并随访60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女36例,男24例,年龄17~72岁。病程3天~8年。60例均排除其它疾病或肿瘤引起的咽喉异物感症。1.2 发病诱因 上呼吸道感染39例;劳累、受凉12例;烟酒等长期刺激5例;息肉全麻手术后遗症2例;原因不明2例。1.3 临床表现 “梅核气”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咽喉部絮状、片状、痰样具体形状的异物堵塞感,以及喉部发紧、压迫感、呼吸不畅等无具体形状的感觉。咽喉干燥、烧灼感,借咳嗽以求暂时缓解是梅核气另一特有症…  相似文献   

2.
我荐良方     
中药治疗梅核气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如梅核堵于咽喉,是以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该病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咽癔症,多见于青壮年人,以女性患者居多。中医认为,梅核气是由于思虑过度、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痰涎凝聚,上逆于咽部而发病的。在临床上,治疗梅核气可选用“解郁利咽汤”。其具体方药是:郁金、柴胡、香附各15克,半夏、厚朴、桔梗各10克,茯苓20克。每日一剂,用水煎两次后混匀,于早晚各服一次,一般服5~7剂即可治愈。方中的郁金、柴胡、香附可疏肝解郁;半夏、茯苓、厚朴、桔梗可化痰利咽;桔梗主升,半夏主降,一升一降有助于气机的升降调理,气机通畅则肝郁痰结消除,疾病自愈。浙江省龙泉市卫生防疫站主任医师郭振东  相似文献   

3.
咽异感症中国医学称为“梅核气”,早在隋朝就有类似此病的记载,其病症状犹如梅核阻塞咽喉。咽异感症产生的机理较为复杂,致病因素繁多,有时器质性疾病与精神因素同时存在,构成复杂的病因,目前临床上治疗效果多不能令人满意。本研究收集我院门诊自2002年2月起根据郑中立等著《耳  相似文献   

4.
食管疾病、胃肠疾病属于中医“脾胃病”范畴,然脾胃病的发生、发展与肝的关系非常密切,临床上通过调理肝的功能治疗食管胃肠病,常常可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就本人临证所得分述如下。1梅核气梅核气一病多由七情不畅,气机郁结,肺胃宣降失常,痰涎凝聚而成。以咽部似有物阻,咯之不出,吞咽不下为其表现特征,所谓“妇人咽中如有灸脔”便是此义,患者常伴有胸胁满闷、气急作痛,苔白,脉弦滑,均由痰气交阻上逆于咽喉,盘踞于胸胁、胃脘所致,治宜行气开郁,降逆化痰,选用自拟柴瓜四七汤加减,药如:柴胡、瓜蒌、半夏、黄芩、川厚朴、苏叶梗、茯苓、枳壳等。若…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梅核气严玉薇,管建红(云南中医学院昆明650011)关键词梅核气/针灸治疗,平补平泻梅核气是指由于情志忧郁、气滞不畅所引起的一类感觉异常症状,主要表现为自觉咽喉部位有异物感,如有梅核梗阻咽喉之状,咽之不下,吐之不出,但饮食吞咽并不困难,胸部憋...  相似文献   

6.
梅核气系指咽喉有异物感,梗塞不适,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症状,但不影响食物的进入。该病多见于中、青年人,以女性多见。临床上多因情志不畅、精神抑郁而起病,类似西医的神经官能症。无论是情志所伤而引起,还是因外感寒邪而诱发,梅核气均应以“痰气互结”而论,故应以疏气、解郁、除痰  相似文献   

7.
反流性食管炎辨证施治旨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范畴,祖国医学并无"反流性食管炎"这一病名,可归属于胃痛、胃痞、咽喉不利、胸骨后不适、反酸烧心、嘈杂、梅核气等范畴。作者考究历代中医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深入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辨证施方旨要,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梅核气为临床常见病 ,尤为女性居多。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中首次提出梅核气这一病名 ,曰 :“七情气郁 ,结成痰涎 ,随气积聚 ,坚大如铁 ,在心腹间 ,或塞咽喉如梅核粉絮样 ,咯不出 ,咽不下”。鉴于本病的病因与气、痰、湿、瘀有关 ,所涉及的脏腑有肝、胆、心、脾、肺、肾等 ,故其辨证亦与之紧密联系。兹举例介绍如下。一、小柴胡汤证徐某 ,女 ,36岁 ,1996年 12月 7日初诊。诉右咽隐痛不适 1年 ,进食无碍 ,近因其母病重而症状加重 ,夜寐不安 ,纳可 ,二便调。咽喉检查未见异常。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综其脉症 ,乃少阳经脉阻滞 ,气机不利而…  相似文献   

9.
梅核气是指咽喉中的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病痛.相当于西医的咽部,该病发于成年人,以女性居多,近年来笔者应用针刺加拔罐治疗梅核气32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梅核气病是中医病名,泛指患者自觉咽喉有异物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如有梅核堵住咽喉。此病不是器质性疾病,大多数属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范畴,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满意,下面介绍病案二则。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拟清利咽喉汤治疗梅核气50例,临床观察本方具有滋胃阴,清虚热,利气和胃,清利咽喉之功效、总有效率达96%。  相似文献   

12.
北宋医籍《太平圣惠方》记载从脾治疗“多涎”“心腹疼痛”“呕吐酸水”“脾藏中风”“咽喉不利”“舌强不语”“口舌生疮”“舌肿胀”等多种病证,从藏象理论以脏腑结合经络方法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发现《太平圣惠方》从脾论治的疾病既涵盖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疾病,也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口腔黏膜病变,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喉咽部神经官能症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为癔病表现。患者咽喉部有异常感,自觉有如梅核塞于咽喉,故又名“梅核气”。《仁斋直指方》曰:“七情气郁,结成痰涎,随气结聚,坚大如块,在心腹间,或塞咽喉,如梅核,粉絮样,咯不出,咽不下。”说明该病与肝主疏泄条达功能障碍有关。多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升发失常,影响及脾,脾胃运化失职,聚湿生痰,气痰上逆喉中而为病。  相似文献   

14.
慢性咽炎为咽喉部疾病中一种常见病,祖国医学称为“梅核气”。主要表现为咽后壁粘膜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病人咽部常有异物感、搔痒、干燥、疼痛等不适的感觉。早晨起床后病人往往感觉咽后壁有粘稠分泌物贴附,需干咳清爽喉咙。有时尚有“梅核”梗喉的感觉,故有“梅核气”之称。用力咳,则可  相似文献   

15.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咽炎中医学称之为虚火喉痹,属中医学梅核气、喉痹范畴。多因脏腑亏损,耗伤阴液、虚火上炎于咽喉,或因风热乳蛾失治或治疗不彻底,令阴液耗损,虚火上炎所致。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效药少,且疗效差,复发机会多。表现为咽部异物感、梗阻感、干咳少痰、咽干、灼热、咽痒、微痛等不适,常有“吭”、“咯”动作,病情反复,迁延难愈,常因感受外邪、嗜食烟酒辛辣、化学气体、粉尘浊气刺激、过度辛劳等多种因素而诱发。  相似文献   

16.
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68例陈困龙(江西省南昌县中医院南昌330200)关键词梅核气半夏厚朴汤临床应用梅核气是一种受情志影响的疾病,属于“郁证”范畴。该病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医者以其为小伤小病,疏于精心治疗,而患者情志本受抑郁,经...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治疗少阳病的主方,后世多用来疏肝解郁,调理气机治疗杂病。笔者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五官科病证效果较好,现整理分析报告如下:(一)癔性咽喉异感症癔性咽喉异感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变,临床表现轻者有咽部异物感,刺病发痒;重者表现为异物感较重,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时有疼痛,吞咽食物时更甚,类似中医所述“梅核气”之表现。这种症状给患者带来了心理不安、精神恐惧。上述症状每遇情绪变化时加重。脉象一般多呈数,舌苔多见薄黄。结合症状和体征分析本病多是气郁化火、蕴结于咽。由于火热蕴结所以咽部时有刺痛和异物感,蕴结之物并非有  相似文献   

18.
路亮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0):58-59
梅核气是以咽中有异物感,如有梅核塞之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表现。《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篇》描述为“咽中如有脔”,西医多属于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病的范畴,妇女多发此病,临床治疗多收效不佳。笔者在治疗本症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对肝郁气结,痰凝,脾虚所引起本症,灵活辨证,合理施药,临床疗效极佳,现摘录病案2则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脏躁是中医的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书中描写其症状表现是:无故悲伤欲哭,或哭笑无常,不能自控,呵欠频作,似有“神灵附体”一般。可见脏躁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所以,现代大多认为脏躁应属于西医的癔病。但是,癔病在临床除表现有短暂的精神障碍外,还具有躯体机能(感觉运动)障碍的表现,症状纷纭复杂,可以类似多种疾病,在中医学方面,除脏躁外,也还包括“郁证”、“百合病”、“失音”、“暴聋”、“暴盲”、“梅核气”等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20.
梅核气,因如梅核阻于喉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而名,现代医学称之为癔症,以咽喉中常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证。梅核气临床症状自觉咽部常有异物感,其状诉说不一,多表现为树叶粘贴感、虫爬感、痰堵感、球状物感,欲吐不出,欲咽不下,或上下移动或固定不动,部位多在口咽与胸骨上窝之间,叫无疼痛,空吞咽时异物感尤为明显,进食时反而消失,无饮食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