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医药卫生   43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名老中医凌湘力教授认为泄泻多由肝郁、脾虚或脾肾同虚所引发,其病位在脾,亦与肝肾有关。凌教授临床诊治上注重四诊合参,尤重舌诊,以肝脾入手,或健脾益气,或抑木扶脾,或温补脾肾,辨证施治,效果可观。  相似文献   
2.
Cervifix在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高位颈髓压迫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的价值。方法:3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行后路融合、Cervifix内固定。男23例、女13例,年龄15~62岁,平均38.3岁。陈旧性外伤21例,先天性畸形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寰椎前脱位6例。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脊髓功能按JOA17分法评定,改善率为71.4%。全部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内置物无松动、断裂及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结论:Cervifix内固定可提供坚强有效的节段性固定,提高融合率。同时,可预防单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失稳导致的高位脊髓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3.
医源性腓总神经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40a来收治的48例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损伤机制和特点。方法:通过随访,依据其损伤原因和机制分类统计。结果:牵拉压迫伤33例,占69%;手术切割伤12例,占25%。导致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中以石膏压迫为最多,占37%,牵伸性损伤占31%。结论:骨科医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解剖知识和责任心,重在预防,一旦发生损伤,应早期诊断,采用有效的方法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探讨以纤维蛋白胶(fibrin sealant,FS)为载体,复合rhBMP-2\bFGF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修复犬桡骨节段性缺损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分为:实验组(FS bFGF rhBMP-2)、对照组(FS).于12只成年健康家犬右侧桡骨中上段造成2cm缺损,制成犬桡骨2cm骨缺损实验模型,然后严密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将实验材料经伤口周围正常皮肤注射到骨缺损处,术后4、8、16、24w进行放射学检查,术后24w,标本进行组织学和骨密度检查,研究其成骨效应.结果表明:实验组骨缺损区在成骨活跃程度、骨密度和再生髓腔结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使骨缺损得到了成功的修复(P<0.01).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复合rhBMP-2和bFGF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具有高效的骨修复能力,对犬的骨缺损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雷伟  崔赓  黄耀添  吕荣  杨光 《医学争鸣》2001,22(20):1869-1871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的发病部位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28例CPT不同部位的70个标本进行了大体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CPT骨膜及断端间有大量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压迫和侵蚀胫骨。病变组织由大量高分化纤维母细胞、少量肌纤维母细胞和大量胶原纤维构成。未见异常神经成分。结论 CPT是一种起源于骨膜的纤维瘤病所造成的病理性骨折、骨不连,它的发病与神经纤维瘤病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和树突细胞浸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经外科手术切除的4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标本中CD1α、CD83、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表达情况。结果(1)肺癌组织中CD83阳性细胞表达率较癌旁组织减少,VEGF和CD34阳性细胞表达率较癌旁组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有淋巴结转移组的CD83阳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Ⅲ期肺癌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3)肺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组中CD83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而MVD明显增加。与VEGF阴性表达组相比差异均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与肺癌组织中浸润树突细胞(TIDC)的成熟存在负相关,可能参与肺癌组织微血管形成和肿瘤的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水泥螺钉强化骨质疏松条件下椎体后,骨水泥不同分布形态对新型空心侧孔骨 水泥椎弓根螺钉(Fenestrated pedicle screw, FPS)的安全性以及螓钉生物力学影响。方法使用平均 年龄76岁的完整新鲜脊柱标本(T? ~L5)3具,选取18个椎体,平均骨密度为0.542 ±0. 13g/cra20随 机分为三组。侧孔间隔一个螺纹为A组(FPS-1)和侧孔间隔两个螺纹为B组(FPS-2),这两组均通过 加压灌注筒装置进行骨水泥钉道灌注1.5ml,C组为常规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 gr0Up)CPS组,不灌注骨水泥。24小时后行三维CT扫描,观察骨水泥椎体内的分布;随后进行生物力 学实验。结果三维重建显示:FPS-1组骨水泥均分布于椎体内,FPS-2组有部分骨水泥分布于椎弓 根内。最大轴向拔出力:A 组(573. 2 ± 136. 30)N,B 组(769. 2 ±92. 30)N,C 组(361. 8 ± 58.84)N。FPS-1组和FPS-2组的螺钉稳定性均显著强于CPS组(尸<0. 05),且FPS-2组优于FPS-1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远端三分之一为侧孔设计的安全区域;骨水泥在 椎体内的分布形态能够影响螺钉的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骨质疏松程度条件下,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对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强化作用,为其应用于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脊柱手术提供力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按临床诊断标准分成骨质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和重度骨质疏松四个水平;然后,每个骨密度水平,分直接置入椎弓根螺钉(对照组)和用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钉道后置入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组),各12枚,进行螺钉轴向拔出实验,测定最大拔出力、刚度和能量吸收值三项指标,进行组间的对比分析。结果骨密度水平从正常下降到重度疏松程度,最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均随之下降,同种置钉方法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条件下钉道强化组最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与骨量减少条件下对照组的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重度骨质疏松条件下钉道强化组的最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均显著性低于骨量减少条件下对照组的(P〈0.05)。结论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钉道后可以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尤其是骨质疏松条件下经钉道强化后可以达到需要固定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6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男90例,女72例;年龄2~14岁,平均7.1岁.骨折Gartland分型:Ⅱ型98例,Ⅲ型64例.患儿受伤至就诊时间为lh至3d,平均24 h.首先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2枚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对于闭合复位效果不满意的患儿,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6个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 162例患儿术后获9 ~ 60个月(平均3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5周(4~6周).术后6个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8例,良19例,差5例,优良率为96.9%.主要并发症包括肘内翻3例、肘外翻2例、骨化性肌炎1例、尺神经损伤1例. 结论 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可靠及疗效良好,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简单、实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9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21~68岁,平均56.2±9.8岁。MRI显示3个节段狭窄12例,4个节段狭窄29例,5个节段狭窄18例。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ysfunction index,NDI)评价患者的疼痛及功能变化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及MRI,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X线片上测量C2~C7夹角、颈椎活动度(ROM),在颈椎三维CT上测量椎管矢状径及椎管横截面积,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42.2±18.1min,术中出血量为264.5±50.5ml,术后引流量为252.3±28.6ml,住院日为7.2±0.7d。在术后随访过程中,15例出现了颈后部轴性疼痛症状,按照VAS评分,13例为轻度疼痛,2例为中度疼痛,所有患者颈部轴性疼痛症状均于术后1年内消失。1例术后第3天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经2周保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于术后12周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48~72个月,平均60.5±2.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5±0.5分,末次随访为15.4±1.3分,改善率为(77.1±5.2)%。术前平均VAS评分为3.9±0.4分,末次随访时为1.3±0.6分。术前平均NDI为20.3±5.4,末次随访时为6.5±1.8。影像学复查示术后随访期间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完全解除,椎管矢状径平均值术前为9.7±0.9mm,末次随访时为16.8±1.2mm,椎管扩大率为(67.6±13.9)%,椎管矢状面积术前为128.1±13.5mm~2,末次随访时为318.3±34.3mm2。末次随访时颈椎ROM值较术前减少9.6°±2.4°,手术前与术后随访期间C2~C7夹角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门轴侧均达骨性愈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关门及神经损害症状加重的情况。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中期临床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