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动态食管造影对指导中晚期食管癌支架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中晚期食管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试验组应用数字胃肠机进行动态食管造影指导手术食管支架植入,对照组采用传统食管造影指导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支架一次性植入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中食管支架一次性植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术后出血2例,吞咽困难0例,食管穿孔0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胃肠机动态食管造影指导中晚期食管癌支架植入手术可明显提高支架植入成功率,降低患者医源性损伤,缩短手术用时减少辐射剂量,同时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胃肠道间质瘤分别位于食道2例、贲门区2例、胃24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12例、回肠4例、直肠1例、肠系膜2例、后腹膜1例。CT图像显示肿瘤可位于腔外、腔内或跨腔内外生长,形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大部分边界较清,其内部可发生囊变、坏死、出血、钙化等,增强后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64排CT密度分辨率高,经重建后的图像可多方位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生长方式、瘤内构成及毗邻关系,MIP血管成像还可以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及与邻近大血管的关系.为肿瘤的定位、定性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陈茂恩  张冰  李鹤平 《广东医学》2012,33(18):2792-2794
目的 总结PET/CT指导下125I粒子植入在腹膜后肉瘤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放射性粒子植入的腹膜后肉瘤患者7例,均按照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模拟布源,在CT引导下行125I植入,术后2~3个月以PET/CT评价疗效,并寻找肿瘤活性区,指导粒子再治疗.结果 粒子植入操作共18次,平均每例(2.6±0.6)次,PET/CT检查35次,共植入粒子434颗.7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随访11~24个月,7例患者均存活,6例患者病灶控制,代谢减低(2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1例为局部复发,再次治疗后病灶稳定),1例进展.结论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创伤小、局控率高的姑息治疗手段,可以用于腹膜后肉瘤的局部控制;以PET/CT作评价手段,可以明确病灶活性范围,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黄浩  陈茂恩  陈德雄  谭海葵  吕江 《江西医药》2013,48(5):381-382,39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转移癌患者50例,进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113个结节的完全消融率为91.2%(103/113),局部复发率为7.8%(8/103),未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患者1年和2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2.0%和66.0%。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数字动态食管造影联合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数字动态食管造影,观察组应用数字动态食管造影联合螺旋CT检查,分析比较两组在食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临床临床表现征象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动态食管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评估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为患者选择合理、科学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实习护生疼痛护理教学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度149名实习护生设为观察组,成立持续教学质量改进( CQI)活动小组,应用PDCA循环法对实习护生进行疼痛护理带教;2011年度136名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疼痛护理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有关疼痛护理的专科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的疼痛护理中的疼痛基础理论、疼痛评估原则、评估工具的使用、疼痛护理单的应用及止痛药不良反应的观察、预防和处理五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综合总分及教学方法、教学安排进度、老师的专科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持续教学质量改进,可提高实习护生的疼痛护理能力及临床综合护理能力,督促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带教水平,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邹春兰  朱彩兰  陈茂恩  毛文慧 《全科护理》2013,11(12):1146-1147
[目的]探讨应用流程图对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中心行DSA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按照流程图的模式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的知晓度、舒适度、满意度、术中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实验组应用流程图实施健康教育后,病人知晓度、舒适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中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下降,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流程图实施健康教育可使病人及家属获得全面的知识,增加他们对手术的认识及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吕江  陈茂恩  李冲 《癌症进展》2016,14(7):703-705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外侧支血供动脉的发生情况及其对介入栓塞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3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外侧支血供的发生率、发生部位、介入栓塞治疗效果及肝外侧支供血动脉的发现时机等。结果350例患者中发生肝外侧支血供73例,占20.86%,其中肝外侧支动脉85条,主要以右膈下动脉、胃十二指肠及网膜动脉为主,分别占41.18%和18.82%。经1次介入治疗,肝外侧支血供动脉的发现率为6.86%,经多次介入治疗其发现率为14.00%,随着介入治疗次数的增多,肝外侧支血供动脉的发现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外侧支血供动脉中插管成功率为90.59%(77/85),手术结束1周后,甲胎蛋白(AFP)值下降者占87.67%(64/73)。结论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支血供动脉发生率较高,且分布复杂,对肝外侧支血供动脉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有利于提高介入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先天性食管闭锁14例,其中13例行食管插管造影,1例仅行食管插管摄正侧位片。14例均摄常规胸、腹平片。7例行一期食管吻合术。回顾性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造影显示上段食管盲端13例,食管内胃管受阻1例。其中显示上段食管气管瘘管1例;胃肠道积气10例;吸入性肺炎14例,并右上叶肺不张2例,右上及左肺不张1例。X线分类有I型3例、Ⅱ型10例、Ⅳ型1例。结论:食管造影结合胸腹平片对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及分类有重要意义,盲端的准确定位对能否行手术一期吻合的判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双层螺旋CT血管造影(DCTA)与MR血管造影(MRA)多模式三维重建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临床疑AVM患者75例行DCTA和MRA检查,源像输入HP4.1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重建。分析各种显示效果及诊断效能,与DSA结果对照。结果:MPR、MIP、SSD能准确显示AVM的大小、部位和范围。仿真血管内窥镜(VM)对AVM的空间解剖结构等显示具有良好效果。DCTA和MRA诊断AVM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各为93.3%、100%、96%及82.2%、93.3%、86.7%。结论:DCTA及MRA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脑血管容积数据采集,二者的多模式三维重建对诊断AVM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