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蝉蜕止咳祛痰平喘有效部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研究蝉蜕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豚鼠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对蝉蜕有效部位进行筛选。方法:蝉蜕使用70%乙醇回流提取,所得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各部分浸膏,受试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组及不同提取部位组,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筛选止咳有效部位,小鼠酚红气管段法筛选祛痰有效部位,豚鼠整体药物引喘法筛选出平喘有效部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蝉蜕70%乙醇提取物水部位有明显止咳作用(P0.05),正丁醇部位有祛痰作用(P0.01),乙酸乙酯、水部位具有明显平喘作用(P0.01)。结论:蝉蜕的止咳有效部位是水部位,祛痰部位为正丁醇部位,平喘部位是乙酸乙酯及水部位。  相似文献   
2.
在“立德树人”“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原则指导下,对成都中医药大学近五年学生的任选课开课情况、不同年级学生选课与成绩进行分析,挖掘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任选课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在设置课程类别与具体课程科学化、探索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资源,切实助力学生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花中的香豆素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现代波谱学分析技术结合文献报道数据进行鉴定。对分离得到的9个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首先,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FRAP)法评价单体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然后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建立胡桃醌诱导氧化损伤应激模型,通过H2DCFDA荧光染色实验,评价化合物9对氧化应激条件下秀丽隐杆线虫生存能力及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此外,采用牛津杯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抗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phyloccu sepidermidis和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viae的活性筛选。结果从瑞香狼毒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香豆素-8-O-β-D-葡萄糖苷(1)、瑞香苷(2)、瑞香素(3)、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4)、东莨菪葶(5)、5,7-二甲氧基香豆素(6)、伞形花内酯(7)、白瑞香素(8)、双白瑞香素(9)、3-O-咖啡酰奎尼酸(10)和腺苷(11)。化合物1、6、8、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3和9活性显著。体内抗氧化活性实验证实化合物9(28μmol/L)能显著延长线虫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的寿命(P<0.0001),且可显著降低线虫体内ROS水平(P<0.001),增强线虫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化合物9显示出一定的大肠杆菌抑制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0 m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川射干总异黄酮苷元有效部位的工艺条件。方法:正交试验确定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总异黄酮吸附条件,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以分离苷与苷元,酸水解苷及大孔吸附树脂除酸。结果:总异黄酮苷元的含量在59%~63%之间;得率为3.59%。结论:该工艺简便、合理、可行,具工业化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紫花地丁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法及溶剂萃取法相结合提取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和人工谱图解析,鉴定化学成分。结果:紫花地丁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鉴定出39个化合物。包括17个饱和烷烃,9个倍半萜,2个单萜,7个酯,1个链烯烃,1个醇,1个脂肪酸和1个饱和酮。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紫花地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香附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香附中1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为该药材质量控制和优质资源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香附药材中Na、Mg、K、Ca、Mn、Fe、Ni、Cu、Zn、As、Se、Sr、Cd、Pb的含量,运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香附药材中上述14种无机元素的平均含量依次为168.62、753.71、6938.33、24.31、14.69、197.77、0.60、2.43、26.89、0.21、0.06、5.64、0.05、0.32 mg/kg。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203%,可以反映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山东、江西、山西、湖北、云南所产香附的无机元素含量综合得分排在前5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个产地样品共聚为5类,呈现出按产区聚类的特点;从无机元素角度分析,华东、华中、华北、西南产区香附的质量优于华南产区样品。结论:香附药材中富含Na、Mg、K、Ca、Mn、Fe、Cu、Zn、Sr等人体必需元素,含有少量Ni、As、Se、Cd、Pb元素;不同产地香附药材无机元素的含量差异与所在地理片区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见血清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反相C_(18)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并采用~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见血清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兰素(1)、(S)-4-isopropyl-3-oxo-3,4-dihydro-1H-pyrrolo[2,1-c][1,4]oxazine-6-carbaldehyde(2)、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3)、(4S)-4-(2-methylbutyl)-3-oxo-3,4-dihydro-1H-pyrrolo[2,1-c][1,4]oxazine-6-carbaldehyde(4)、5,7-dimethoxycoumarin(5)、liparacid C(6)、原儿茶酸(7)、kurameric acid(8)、见血清苷K(9)、nervosineⅠ(10)、(6S,9R)-roseoside(11)、dihydrovomifoliol-O-β-D-glucopyranoside(12)、见血清苷C(13)。结论:其中,化合物1~5、1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精养生饮对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小鼠以及氢化可的松制备的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黄精养生饮(5、2.5、1.25、0.625 g/kg),开展碳粒廓清实验、血清溶血素测定实验和迟发性变态反应实验,通过测定小鼠的脏器指数、碳粒廓清吞噬指数、血清溶血素和耳廓肿胀度,综合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湖北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根茎的转录组学分析,对影响不同品种黄精多糖含量的关键酶基因进行筛选和验证,并进行氨基酸序列的深入分析,丰富黄精属植物的转录组数据并为其多糖生物合成机制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了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黄精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根据Nr、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的注释分析比较3种黄精转录组的差异,筛选出多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对关键酶基因表达量进行聚类分析并与多糖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对筛选出的8个关键酶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验证,结合测序结果进一步筛选出多糖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进行同源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预测模体(motif)、保守结构域、蛋白序列等电点与相对分子质量,并使用同源建模法构建三维蛋白结构。结果 通过Nr数据库的注释发现3种黄精与芦笋的基因同源性最高,GO数据库注释结果表明这3种黄精在结合功能、催化活性、代谢过程和细胞组分上差异显著,而KEGG通路注释结果说明这3种黄精在淀粉与蔗糖代谢通路和半乳糖代谢通路上差异显著,根据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Real-time PCR验证实验、表达量情况与氨基酸序列的结构与功能预测推测出显著影响不同品种黄精多糖含量的关键酶为β-果糖苷酶(sacA)。结论 sacA可能是黄精多糖含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黄精多糖主要为果聚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川明参药效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川明参药效活性部位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常压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A),2,6-二甲氧基苯甲酸(B),丁二酸(C),豆甾醇(D),大黄酚(E),8-羟基-5-甲氧基补骨脂素(F),香单酸(G),豆甾醇葡萄糖苷(H).结论:化合物B,C,E,G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