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究丹参多酚酸对脑梗死大鼠神经血管微循环及缺血侧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10 mg/kg组和丹参多酚酸低、高剂量组(10、25 mg/kg)。制备大鼠中动脉缺血模型,通过神经功能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以及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检测脑血流量,鉴定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各组大鼠按照分组进行给药,尼莫地平组ig尼莫地平10 mg/kg,丹参多酚酸组ip 10、25 mg/k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连续治疗7 d,1次/d。取脑组织分别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伊文思蓝含量测定评估血、脑、脊液屏障结构完整性,免疫荧光染色测量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丹参多酚酸25 mg/kg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占比明显减低,脑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且缺血侧CD31相对表达明显减少;伊文思蓝含量以及VEGF与Ang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能够明显促进神经血管微循环重构,加速缺血区血流恢复,最终减轻缺血性卒中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VEGF与Ang1蛋白表达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2.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为社区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对社区康复的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的795例患者按治疗依从与否进行自然分组,研究组(n=177)为治疗依从性差者,对照组(n=618)为较好的治疗依从者;调查观察2年。比较两组社会心理因素的差异及与病情的相关,分析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间存在着社会心理因素的差异:研究组的家庭气氛较差、家人对患者关心程度低、与邻居及同事的关系不好、较常得不到经济及情感上的支持、家庭经济较差(P&;lt;0.05~0.01);两组现有病情和社会功能与家人对患者的态度、家庭经济、在经济及情感上的支持、家庭气氛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r=0.084~0.273.P&;lt;0.05~0.01),社会影响与各社会心理因素呈负相关(r=0.09l~0.285.P&;lt;0.05~0.01),且均以研究组的相关性更明显;家人对患者的态度差、家庭气氛不良,得不到经济和情感上的支持、病程长是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易感因素。结论:社区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具有女性构成比高、教育程度低和病程长的特点。必须重视精神分裂症的社区防治和康复,积极改善社会心理因素,对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与阿米替林对照,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自杀相关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伴自杀相关症状的抑郁症随机分组,研究组35例予艾司西酞普兰10~20 mg/d治疗,对照组33例以阿米替林75~250mg/d治疗,均辅以心理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8周末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和调查自杀相关症状,4周末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想死(97.1%)、尝试自杀(91.4%)、自杀观念(88.6%)、自杀计划(80.0%)、绝望(71.4%)、自杀行为(54.3%)等症状检出率与对照组相近(分别为97.0%、97.0%、90.9%、87.9%、72.7%、54.5%,x2=0.00~0.94,P>0.05);两组检出率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1周末研究组绝望(37.1%)、自杀计划(45.7%)和自杀观念的检出率(48.6%)已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为63.6%、72.7% 、75.8%,x2=4.77、5.12、5.32,均P<0.05).4周末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4%)显著低于对照组(62.9%,x2=21.95,P<0.01).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自杀相关症状的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136例精神分裂症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政雄  罗明强 《新医学》1997,28(4):179-180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方法:符合CCMD-2标准的精神分裂症136例,在入院1周内完成EPQ、EPRS、SANS、SAPS等量表和自制调查表的评定,以IHA法测得弓形虫抗体阳性18例。结果:①本组病人弓形虫感染率为13.2%;②弓形虫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一般资料背景资料、临床特点等的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③两组病人病前的性格倾向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弓形虫感染率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较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系卫矛科(Celastraceae)雷公藤属植物。前曾报道从福建泰宁县产雷公藤根皮中分得四种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其中Ⅰ~Ⅲ经鉴定与文献报道的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内酯醇(Triptolide)和二醇(Tripdiolide)一致。化合物Ⅳ为一种新二萜内酯,本文将简要报道其分离和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6.
弓形虫感染的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政雄  罗明强 《广东医学》1997,18(2):105-106
精神分裂症的弓形虫感染率在8.37%-51.75%之间,较一般人群感染率(3.13%-6.9%)为高[1-3]。1959年Buemtell提出弓形虫感染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之一。为了解伴弓形虫感染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点,我们分析了弓形虫抗体阳性的精神分裂症者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的相关关系。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于1994-1995年住本院石住院部且符合CCMD-2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36例,以(IHA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法测得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18例为研究对象,弓形虫感染率为13.24%,与文献[3]报道相符。1.2方法:每一病例…  相似文献   
7.
苯二氮Zhuo类药物的精神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分区化管治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对278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分区化管治,分析管治前后的治疗情况、病情变化、依从性、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并与79例未实施分区化管治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结果 分区化管治4年效果显著,研究组每年新参与的康复人数(年增长率20.5%~72.0%)和治疗依从性(从29.1%提高到6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而复发/恶化率逐年对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全劳力从2.9%提高到38.1%)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社会影响(从36.3%降到0%)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分区化管治模式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队伍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明显提高康复效果,减少资源浪费,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液流变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复方丹参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病作用。方法 对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组30例以抗精神病药加复方丹参,对照组90例单以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4周后检则血液流变学12例指标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全血粘度(300s^-1和1.0s^-1、低切还原粘度、RBC刚性指数、RBC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都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脑血流量则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除全血粘度有显著改善外其它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BPRS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丹参对精神分裂症有辅助治疗作用,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高粘滞血症和提高BPRS减分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