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患者碘海醇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行增强CT检查(静脉注射碘造影剂碘海醇)的老年患者74例,其中A组26例(于造影前48h和造影后48h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600mg,2次/d),B组25例(于造影前48h和造影后48h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600mg,1次/d);对照组23例(于造影前48h和造影后48h口服安慰剂,1次/d)。造影前和造影后48h,检测3组患者血尿素氮(BUN)、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记录对比剂肾病发生率,造影前和造影后48h以及5d时,检测24h尿蛋白(PRO)、24h尿β2-微球蛋白(β2- MG)、24h尿微量白蛋白(UmAlb)。结果 A组无CIN发生,B组发生CIN5例(20%),C发生CIN6例(26.09%),A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均P<0.05)。3组患者造影前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影前比较,3组患者造影后48h BUN、SCr、Ccr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与B组、对照组比较,A组造影后48h BUN、SCr、Ccr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与造影前比较,3组患者造影后48h、5d时PRO、Umalb、和β2- MG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A组造影后48h及5d、B组造影后48h的PRO、Umalb、和β2- MG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600mg(2次/d)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碘海醇肾损害。  相似文献   
2.
方国英  闻飞英 《中外医疗》2011,30(1):65-65,67
目的 为了解临床医生对药物使用禁忌证掌握情况,使之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适应证安全使用药物,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按患者病程记录情况,对我院各个病区病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药物禁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临床有超药品说明书上规定适应证使用情况.结论 超药品说明书使用药物,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病理变化常集中于结肠至直肠间的消化道黏膜,以非特异性炎症及溃疡形成为主。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UC的发生发展与遗传、环境和自身异常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1,2]。根据急性发作期UC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及重度,氨基水杨酸制剂是轻中度UC患者的主要药物,重度或控制不良的轻中度患者可加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给药方式多为口服和/或保留灌肠[3,4]。  相似文献   
4.
张圣苗  闻飞英  方建  袁新跃  陈宏远 《中药材》2022,(12):2925-2931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QAMS)法检测金鳝消渴颗粒中13个成分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及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对金鳝消渴颗粒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Kromasil^(■)KR100-5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12批金鳝消渴颗粒中梓醇、地黄苷D、益母草苷、麦冬甲基黄烷酮A、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丹酚酸B、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_(A)、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的含量,采用统计学软件对12批样品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上述13个成分分别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8%~100.17%(RSD≤1.69%)。统计学分析显示12批样品聚为3类,批次间呈现一定差异;梓醇、丹酚酸B、姜黄素、麦冬甲基黄烷酮A是影响金鳝消渴颗粒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金鳝消渴颗粒质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严重脓毒症是重症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不少研究表明,血乳酸升高是脓毒症患者组织灌注受损和细胞无氧代谢的重要标志,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且多中心研究也显示,早期乳酸清除率能反映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的代谢紊乱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性,是该类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严重脓毒症患者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早期动态变化,探讨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6.
闻飞英 《海峡药学》2012,(10):264-265
目的分析临床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各种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148例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48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为108例,占72.97%,居首位;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见,共94例,占63.51%;ADR发生的年龄段以≤10岁较多,占25%;148例ADR中139例为静脉滴注,占93.92%。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普遍存在,应加强ADR监测,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用于预防老年患者碘海醇造影致肾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静脉注射碘海醇行增强CT检查的老年患者74例根据患者检查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A组(A组,n=26)、治疗B组(B组,n=25)和对照组(C组,n=23),A组患者于造影前48h和造影后48h口服NAC600mg,每日2次;B组患者于造影前48h和造影后48h口服NAC600mg,每日1次:C组患者于造影前48h和造影后48h口服安慰剂,每日1次。结果:本组共发生造影剂肾病(CAN)11例(14.9%),A组CAN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造影后48h。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造影后28h,5d和7d,A组24h尿蛋白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600mg,每日2次可有效预防碘海醇造影所致老年患者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化疗性静脉炎是指滴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外周静脉的血管壁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无菌性炎性反应[1]。本次研究使用中药方剂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富阳市人民医院接受外周静脉化疗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32~71岁,平均(49.53±8.62)岁。乳腺癌28例,胃癌19例,肺癌17例,结肠癌16例,均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类型。排除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