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因469K/E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AIS)的相关性.方法 对345例脑梗死患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分析ICAM-l基因469K/E多态性,并根据基因型分两组,即ICAM-1基因EE+KE型组(n=139)和KK型组(n=206),比较两组AIS发病率、脑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等指标的差异,以评价AIS的危险因素.结果 EE+KE型组AIS、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KK型组(P<0.0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性别、吸烟、脑血管病家族史、总胆固醇、糖尿病后,EE+KE型组患AIS的风险是KK型组的3.64倍(P<0.01).而在回归中引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自变量后,EE+KE型患AIS的风险下降(OR=3.13,P=0.04),进一步引入高血压病自变量后,ICAM-1基因型与AIS间不再存在相关性(P=0.24).结论 ICAM-1基因EE+KE型是AI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通过改变HDL-C和血压水平影响AIS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1年9月急性牙髓炎患者1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均给予全身治疗和口腔保健。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根充法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充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近期疼痛发生情况及远期治疗效果、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为(1.93±0.84)分;参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52±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2%;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4%;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合并IAE 5例,参照组合并合并IAE 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一次性根充方法应用于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且治疗后半年内、1年内的有效率均比较高,而2年内治疗效果相当。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根充法,都需要积极预防IAE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在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诊疗中的作用并分析阻生牙的相关情况。方法通过CBCT观测79例患者共84颗埋伏牙的位置、生长方向、牙根情况, 根据测量结果将阻生牙分类并制定治疗方案。结果 84颗埋伏牙, 中切牙51颗, 侧切牙9颗, 尖牙24颗, 尖牙和侧切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中切牙(均P<0.05);以位置分类, 高位16颗, 中位30颗, 低位38颗, 不同阻生位置的牙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低位构成比较高;依生长方向分类, 平行15颗, 倒置18颗, 侧向51颗, 不同牙冠生长方向的牙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侧向阻生发生率最高。牙根弯曲41颗, 牙根发育未完成67颗。CBCT对埋伏牙生长方向的诊断正确率为98.81%(83/84), 且可以准确观测到牙根的位置、发育程度、弯曲程度。结论埋伏阻生牙在颌骨内的位置和生长方向大多数为低位侧向牙槽嵴方向, 以低位近中唇侧最为常见;CBCT能够正确诊断和精确定位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的空间位置、生长方向、牙根弯曲及牙根发育情况;依据CBCT对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临床上十分常见,一般症状多,体征少.我院于1998年以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例椎动脉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并作对照组研究.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47岁,主因头痛15d收入院.15d前劳动时出现头痛,以头顶部明显,为胀痛,卧位时症状好转,当地县医院给予20%甘露醇脱水治疗,症状无好转,且站立时头痛剧烈,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体健.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颅神经(-),颈部抵抗(+),四肢肌力V级,双侧Kernig's sign(+),双侧Babinski's sign(-).辅助检查,头颅CT,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磁共振动脉成像左侧椎动脉血流信号缺失,右侧大脑后动脉起始于脑基底动脉环,磁共振静脉成像未见异常.入院当天腰椎穿刺,脑压测不到,用5mL注射器抽出脑脊液,外观呈淡红色,常规示大量红细胞,脑脊液蛋白为0.5g/L.诊断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遂给予卧床、补充生理盐水、氟美松10mg静脉滴注,1次/d,症状逐渐缓解.住院10d腰椎穿刺,测脑压正常(1.274kPa),外观呈无色透明,头痛症状消失,患者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不同给药途径对脑动脉瘤栓塞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价值。【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脑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术中使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扩脑血管,观察组患者经动脉微导管推注法舒地尔进行扩血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S100蛋白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S100蛋白以及血清NSE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05),治疗后尼莫地平组脑脊液S100蛋白以及血清NSE均显著高于法舒地尔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法舒地尔组总有效率(91.9%)显著高于尼莫地平组(75.7%)( P <0.05)。法舒地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尼莫地平组(18.9% vs 43.2%,P<0.05)。【结论】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都具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能有效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减少脑损伤,且法舒地尔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1988~1997年共收治脑叶出血102例,其中有癫痫发作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岁,临床发作类型: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14例,由部分发作者单位: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展到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8例,其它类型发作8例...  相似文献   
8.
椎-基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临床表现多样,较易误诊。现报告VBD致脑积水1例如下。1病例男,58岁。因"头痛头晕半年,加重伴智力下降、走路不稳1个月"于2011年1月20日入院。患者半年来反复发作头痛、头晕,测血压高,最高达180/110 mmHg(1 mmHg=0.133 kPa),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每日2次治疗,头痛稍好转。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伴智力下降、走路不稳。查体:神志清楚,记忆力下降,脑神经、四肢肌力正常,双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器、血管封堵器及血管缝合器的止血效果。方法 890例神经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平均随机分为3组:动脉压迫器组、血管封堵器组及血管缝合器止血组,观察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创口处理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血管缝合器与动脉压迫器相比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创口处理时间均缩短,动脉压迫器组止血时间(20.96±2.47)min,血管缝合器止血时间(3.63±1.02)min,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缝合器与血管封堵器相比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创口处理时间均缩短,血管缝合器创口处理时间(4.68±0.67)min,血管封堵器创口处理时间(5.85±0.97)min,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缝合器用于神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较少、止血效果较好、舒适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临床上以急性、感染性、对称弛缓性肢体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为主要特征。现就该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疾病分型及病理1916年,Guillain等~([1])指出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和腱反射消失是本病特征,后被命名为LandryGuillain-Barré综合征,简称吉兰-巴雷综合征。19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