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2005年8月公布了Marlkin等进行的用睾酮替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研究。该试验是迄今为止所公开的、在CHF患者中进行的最大的替代治疗。之前有研究表明在男性CHF病人中睾酮的缺乏可导致肌肉萎缩,异常的能量消耗、消瘦、抑郁、疲乏等并发症。睾酮替代治疗是否为CHF的临床治疗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似乎存在一些质疑。已知的合成类固醇的心脏毒性和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减少了该治疗的接受度。作者认为,目前是支持用各学科交叉的途径治疗CHF的时候。姑息治疗的概念应当适用于CHF患者,而不仅仅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病人。睾酮替代治疗慢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自身心律、左束支起搏、右室心尖部或右室流出道起搏时心电图的形态和QRS波群时限等,找寻左束支起搏心电图的特征表现。方法选取拟行左束支起搏42例患者,记录标准12导联体表心电图,通过测量,分别比较自身心律、左束支起搏及右室心尖部/右室流出道起搏时QRS波群时限、电轴、形态及ST段的差异。结果自身心律与左束支起搏相比,QRS波群时限无统计学差异(P=0. 49),但与右室心尖部/右室流出道起搏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0. 000)。左束支起搏组,V1导联呈特征性"M"或"r SR"的比例为76. 19%;a VR导联亦可呈特征性"M"或"r SR"表现,比例为78. 57%。对于自身心律为右束支阻滞者,左束支区域起搏仅V1导联呈"M"或"r SR",a VR导联呈QS型,而无特征性"M"或"r SR"表现。与经典的右束支阻滞心电图比较:左束支起搏ST段和T波改变无规律性。结论左束支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和电轴与自身心律相比无显著差别,V1及a VR导联均可见特征性"M"或"r SR"表现,右束支阻滞患者仅V1导联呈特征性表现,但依靠心电图的特征性"M"或"r SR"改变判断起搏位点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21岁,发现心动过缓4年,病程中反复出现活动后心悸,多次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异搏。根据2016ESC指南建议,该患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明确,且无可逆病因,起搏器植入指征明确。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径38 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3 mm,室间隔厚度10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62%,三尖瓣少量反流。予以DDD起搏器植入。起搏器植入过程中主要依靠术者经验、X线及腔内心电图粗略定位。先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30岁。因"反复气促10年"入院。7年前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无胸闷、胸痛及晕厥史,长期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和曲美他嗪。既往冠状动脉造影未见血管狭窄,未见理想间隔支,心导管测量左室-主动脉压力阶差155 mm Hg(1 mm Hg=0.133 kPa)。体格检查:心率68次/min,血压96/63 mm Hg,律齐。心界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 cm,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无周围血管征,  相似文献   
5.
成人与儿童关闭房间隔缺损后心室重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介入封堵房缺后成人与儿童在心室重构与心功能变化方面的差异。方法根据手术年龄将患者分儿童纽(年龄〈20岁)和成人组(年龄≥20岁)两组,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右室腔径以及Tei指数。结果右室/左室腔径比值在关闭房缺初期明显变小,这在儿童患者尤其明显,左室Tei指数在成人与儿童均出现迅速下降,但是右室Tei指数有一介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而右室Tei指数在成人中的上升过程表现更加明显。结论左右室对关闭房缺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适应能力并不一致,成人与儿童关闭房间隔缺损后心室重构过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防脑卒中和静脉血栓,长期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逐渐增加,而罕见的不良事件———抗凝药物导致的肝损害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可以作为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对任何实验室来说,正常范围为平均值±2 SD。ALT水平大于正常上限(ULN)3倍常作为药源性肝中毒的指标。对药物性肝损害病人来说,伴有胆红素水平升高(>2 ULN)预示预后不佳。在服用抗凝剂的病人中转氨酶升高可能报告不全。目前没有指南要求对使用抗凝药物的病人监测肝功能,也缺乏相关的实验与研究来评价这些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um pacing,RVS)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RVA)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分为RVA组(24例)与RVS组(21例)。随访术后不同时期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Tei指数变化。结果 RVA组术后LVEF与术前比较呈逐渐降低趋势,LVDd呈持续增大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S组术后LVEF、LVDd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i指数在术后均持续增大,术后1天、12月与24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心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4 h平均脉压(PP)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36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24 h平均脉压水平各分为3组进行比较。结果:24 h平均脉压与年龄、左心室重量指数、动脉僵硬度指数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脉压升高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吴镜  蔡琳  燕纯伯  王伟  唐炯  邓晓奇  余秀琼 《华西医学》2009,(10):2609-2612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按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标准将116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82人)与非冠心病组(34人),测定晨尿白蛋白/肌酐浓度值(ACR),比较两组患者尿ACR并分析ACR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ACR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的;ACR与冠脉计分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ACR水平升高,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密切相关,且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独立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全身麻醉下导管射频消融术后认知功能变化,为进一步全面提高中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下导管射频消融术的中老年心房颤动患者52例,记录其导管射频消融术结果,并比较其术前及术后3 d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画钟测验(CDT)、形状连线测验(STT)、华山版Stroop色词测验(SCWT)结果。结果 (1)所有患者成功完成导管射频消融术,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3 d出院且出院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2)所有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3 d MMSE、ADL、CD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3 d长沙版MoCA评分高于术前(P0.05)。(3)所有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3 d STT-A连接错误次数、提示次数、第一分钟达到数,STT-B耗时、提示次数、第一分钟达到数,耗时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3 d STT-A耗时长于术前,STT-B连接错误次数多于术前(P0.05)。(4)所有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3 d华山版SCWT-A错误数、华山版SCWT-B错误数、华山版SCWT-C错误数及耗时、正确数干扰、耗时干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3 d华山版SCWT-A耗时、华山版SCWT-B耗时长于术前(P0.05)。结论中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全身麻醉下导管射频消融术后部分认知功能尤其是执行功能有所降低,但整体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改变,而全身麻醉应用于中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