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其对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做电烧伤大鼠模型,制备电烧伤大鼠血清,同时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作为对照。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正常大鼠血清和电烧伤大鼠血清中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 Flt-1含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和电烧伤血清组,ELISA法检测2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和s Flt-1含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烧伤血清组、正常血清+阻断剂组和烧伤血清+阻断剂组。取培养3 h、6 h的THP-1细胞,加入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行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检测。结果:大鼠电烧伤后血清VEGF水平较正常大鼠显著增加,s Flt-1水平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电烧伤血清诱导THP-1细胞分泌VEGF,s Flt-1水平随之减少。电烧伤血清可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s Flt-1可抑制电烧伤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结论: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单核细胞分泌VEGF,从而促进单核-内皮细胞黏附。阻断VEGF的生物学效应,可有效抑制单核-内皮细胞的黏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治疗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采用控温控压电烫仪在3只普通家猪背部对称制造深Ⅱ度热力烧伤模型,每只猪背6个创面(共18个),左右对称创面视为一对,共9对创面随机分为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常规换药组。造模24 h后两负压组分别给予持续及间歇封闭负压治疗,压力值均为-125 mm Hg(1 mm Hg=0.133 k Pa),常规换药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于治疗后当天、第3、6、9、14天,分别测量创面面积并计算愈合率;取创面组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及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记录最终创面愈合时间。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结果 (1)治疗后第3天,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8.51±4.38)%、(14.26±5.98)%,均高于常规换药组(3.86±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52、40.139,P﹤0.05、=0.001),治疗后第6天,两负压组分别达(24.74±3.25)%、(20.55±3.43)%,仍高于常规换药组(13.41±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3、3.432,P﹤0.05、=0.004),治疗后第9天,其愈合率分别达(49.81±3.88)%、(46.96±3.16)%,均高于常规换药组(34.29±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3、4.541,均P﹤0.05)。(2)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愈合时间分别为(11.67±0.52)d、(11.50±1.05)d,均短于常规换药组(13.00±0.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5、3.055,P=0.016、0.008),两负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0,P=0.739)。(3)治疗后第3天,常规换药组创面炎症细胞浸润较两负压组重,其高峰持续到第9天,第14天逐渐消退。(4)治疗后第3天,持续负压组和间歇负压组细胞PI明显升高,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3、9.080,均P﹤0.05),治疗后第6天分别达高峰,仍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9、5.557,均P﹤0.05),治疗后第9、14天,3组细胞PI无明显差异。(5)治疗后第3、6天,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均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9、14天,3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9、1.711,P=0.218、0.205)。结论与常规换药相比,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能加快创面坏死组织清除,促进创面炎症反应消退,加速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供实验研究的大鼠单侧肢体高压电击伤模型。方法采用自制电击伤装置,设定电压1KV,选择电击时间0.01s(A组)、0.1S(B组)、1S(C组),分组对大鼠右侧后肢电击,观测各组大鼠肢体创口大小、深度、肉眼及镜下创面变化、转归。结果电击伤后肢体即形成数倍于小电极板而积的创口,并在3d内渐进性扩大(P〈0.01);伤后7d,创口损伤趋于稳定,各组创口面积、损伤程度及伤后10d创口深度比较均为C组〉B组〉A组(P〈0.01),HE染色示血管、肌肉等组织损伤程度沿电流走形分布,距电击部位越近损伤越重,各组血管损伤范围明显大于其他组织。结论本模型复制成功,大鼠肢体形成损伤稳定,可复制性好;在不同时间电击作用下,各组肢体组织损伤程度及转归不同,适用于不同目的肢体高压电击伤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热应激蛋白70在烫伤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烫伤大鼠脑组织热应激蛋白70(HSP70)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 3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10%、30%及60%烫伤面积实验组。实验组烫伤后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各处死2只取脑组织送检,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HSP70表达。结果 正常未烫伤大鼠脑组织无明显表达。各实验组脑组织伤后2-4小时开始出现不同程度阳性表达,随着实验大鼠烫伤面积的增大,其表达有逐步增强的趋势,但1例烫伤面积60%、伤后23小时死于休克大鼠表达明显减弱。表达阳性细胞的着色部位主要为神经细胞的核内及胞浆。伤后早期(4小时以前)以核内表达为主,伤后晚期(24小时)则多表达于胞浆。海马神经细胞及小脑蒲肯野细胞有较典型表达。结论 HSP70的产生作为对付不利环境因素损害的一种自然保护机制,可能在热力烧伤后的机体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 K/Akt)通路在缺氧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1)常规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取部分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置于气体成分体积分数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常规培养;缺氧组:置于气体成分体积分数1%氧气、5%二氧化碳和94%氮气的三气培养箱中进行缺氧培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和缺氧处理3、6、24 h的内皮细胞中Akt活化状态(以pAkt/Akt值表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2)另取部分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培养方法同前,正常对照+阻断剂组:用含50μmol/L的LY294002(PI3 K/Akt阻断剂)的培养液常规培养内皮细胞;缺氧+阻断剂组:用含50μmol/L 的LY294002的培养液缺氧处理内皮细胞。均于培养3 h后收集内皮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对Akt活化状态与细胞凋亡率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1)正常对照组细胞和缺氧处理3、6、24 h的内皮细胞pAkt/Akt值分别为0.67、0.79、0.34和0.35;正常内皮细胞和缺氧处理3、6、24 h 的内皮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1±0.21)%、(4.57±0.85)%、(6.93±0.58)%、(9.96±2.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6,P=0.030)。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比较,缺氧处理3、6 h的内皮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2.70,P=0.360、0.054);缺氧处理24 h的内皮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P=0.008)。(2)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阻断剂组、缺氧组、缺氧+阻断剂组培养3 h后细胞凋亡率为(2.39±0.50)%、(5.77±1.21)%、(3.76±1.05)%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微波对深Ⅱ度烫伤大鼠感染创面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120只Wistar健康清洁级大白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大鼠,A组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B组红外线照射治疗组,C组微波照射实验组。每组又分5个时相点,每时相点8只大鼠。建立大鼠深Ⅱ度烫伤感染实验模型,3组大鼠创面分别应用NS、红外线及微波照射行包扎疗法,于造模后1d、3d、5d、7d、10d5个时相点进行创面痂下细菌计数、组织活检、血培养及创面愈合情况分析。结果C组微波照射治疗,各时相点痂下细菌计数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C组痂下细菌计数与B组比较,1d、10d时相点P〈0.05,3d、5d、7d时相点P〈0.01,与A组比较,各时相点均为P〈0.01。C组创面上皮增生活跃,愈合快,各项检测指标及疗效明显优于A组,优于或近似于B组。结论微波用于实验烫伤大鼠深Ⅱ度感染创面抗菌作用强,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自制-80%冻干猪二道皮(类似仿猪真皮)覆盖Ⅱ度烧伤创面,改进传统的换药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取小型健康白色家猪的新鲜皮,经常规清洁剃毛,以电动取皮机去脂,制成去表皮刃厚猪二道皮,经处理后放入-80%冰箱冻存备用。临床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共42例,以猪二道皮覆盖创面,B组为对照组共76例,以10%磺胺嘧啶银霜油纱布传统方法交敷创面。结果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A组平均(10.67±2.08)天,B组(13.1±1.73)天(P〈0.01);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A组平均(20.8±2.03)天,B组(23.20±2.60)天(P〈0.01)。结论与传统的换药方法相比,以猪二道皮覆盖烧伤创面,能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疤痕和畸形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正>医院感染是医疗保健机构所面临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在病原体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要素,然而在实践中许多病房需要清洁的物体表面仅有40%~50%被进行过擦拭~([1]),且执行消毒的效果有差异~([2])。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医院内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虎黄烧伤搽剂对大鼠深Ⅱ°烫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虎黄搽剂组、SD-Ag对照组和NS对照组,造模后于创面涂药,分别进行组织学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愈合面积测定。结果:虎黄搽剂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和残留面积缩小,与NS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学检查也表明该搽剂能促进毛囊和皮脂腺再生,促进创面愈合,且优于阳性药对照组磺胺嘧啶银(SD-Ag)糊剂。结论:虎黄搽剂对大鼠深Ⅱ°烫伤创面有明显缩短愈合时间、缩小创面面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臭氧气浴干预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病理变化及局部组织中细胞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_3(TGF-β_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0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臭氧气浴实验组和常规换药对照组各40只。建立背部深Ⅱ度烧伤模型,伤后3 d、7 d、14 d和21d,2组创面分别取材检测。创面常规换药,对照组的创面以生理盐水清洗和碘伏油纱包扎,隔日换药1次;臭氧气浴实验组在换药前将大鼠放入清洁泡沫盒内,打开臭氧发生器开关,以输出浓度为50 mg/L的臭氧熏蒸创面20min,关闭开关,再行创面常规换药,隔日1次,直至愈合。各时点每组大鼠创面打开时取1次创面中心组织标本,然后实验组行生理盐水棉球轻拭创面和臭氧气熏蒸,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棉球轻拭创面后再分别取材1次。标本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观察,结合图像数据分析及ELISA法检测2组创面组织中细胞因子PDGF、TGF-β_3和TNF-α含量。结果:创面大体观察可见,臭氧气浴实验组的创面平整,边缘清晰,炎性反应轻,肿胀和渗出程度均较对照组弱,创面愈合率高于常规换药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微镜下观察HE染色组织可见臭氧气浴实验组的创面各时点炎性反应程度比常规换药对照组轻,而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增生数量明显优于常规换药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臭氧气浴实验组各时点烧伤大鼠的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中PDGF和TGF-β_3表达量均高于常规换药对照组,而TNF-α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臭氧气浴疗法干预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能改善局部病理变化,促进与创面愈合相关的细胞因子PDGF和TGF-β_3表达,同时减轻炎性介质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