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clear cell chondrosarcoma, CCCS)是软骨肉瘤中罕见的特殊类型,1976年由Unni等[1]首次报道,目前国内外也有个案报道[2-7].CCCS属低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长骨骨端[1-2].肿瘤主要由透明细胞组成,伴有反应性新生骨和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因此,容易与软骨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软骨肉瘤和转移性透明细胞癌混淆.本文报道一例胸椎CCCS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免疫组化特征,并结合文献探讨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APP术式。 结果25例患者TAPP手术均获得成功,均为腹膜前修补,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52.74±8.26)min。术中出血量为2~7 ml,平均(5.14±0.87)ml。术后留置导管患者1例,4 d后拔除导尿管,恢复自主排尿;出现阴囊血清肿患者2例,其中未处理10 d后自行吸收1例,经穿刺抽吸1次后治愈1例;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切口疼痛;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痛、肠梗阻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均于术后1~2 d开始下床活动,平均(0.93±0.51)d,住院时间为3~6 d,平均(3.17±0.78)d。所有患者均随访5~36个月,平均(16.79±4.36)个月,未出现补片感染、再次复发、持续性疼痛等情况。 结论TAP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48岁,体检发现右下肺包块,无咳嗽和胸痛病史.胸部X线、CT示:右下肺见大小为8 cm×7 cm×5 cm的肿块,边界清楚,考虑肺癌.四肢未见明显包块,无手术史.行肿块切除术,肿块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李正金  田林波  赵立仙  毕磊  潘云 《海南医学》2010,21(15):99-100,93
目的探讨腮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腮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的临床资料、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合文献讨论。结果镜下见病变以大量增生胶原纤维为背景,其间分布不规则增生的导管和腺泡成分,呈模糊的小叶状结构,部分导管扩张呈囊状,结构类似乳腺纤维囊性病。部分扩张的导管上皮呈大汗腺样化生,部分上皮细胞呈合体细胞样,其胞质内含丰富、粗大的强嗜伊红颗粒,部分上皮呈泡沫细胞样,局部见平滑肌增生成结节状,间质中散在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腮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是一种罕见疾病,镜下病变复杂多样,需与慢性硬化性涎腺炎、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腺泡细胞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72岁。发现右附睾包块 3d入院。遂行手术切除,术中见右侧附睾头部一个约 3.5cm× 3cm× 1cm囊肿,分界清楚。病理检查:附睾头部灰白色类圆形囊肿一个,大小 3.8cm× 3cm× 1.5cm,囊壁薄,内壁光滑,内容物为清亮液体。镜检:囊壁为薄层纤维组织,由单层扁平或低立方上皮被覆,细胞分化良好无异型性,内壁亦无乳头形成。   病理诊断: (右侧 )附睾浆液性囊腺瘤。   讨论:附睾肿瘤很少见,其中 80%为良性,国内外报告以平滑肌瘤及腺瘤样瘤多见。而浆液性囊腺瘤仅占良性肿瘤的 40%~ 90%。本例组织结构和细胞均无异型,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氟罗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用氟罗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9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且老年患者更易发生。结论临床应重视氟罗沙星注射液的抗菌效应及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舌前部外胚间叶软骨黏液样瘤(ectomesenchymal chondromyxoid tumour, E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ECT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界限清楚,无纤维性包膜,呈单个分叶状结节。肌纤维和神经束内陷于肿瘤内。在黏液或软骨样背景下,肿瘤由短梭形至卵圆形细胞组成,细胞温和,偶见胞核增大、不典型性。未见核分裂象及组织坏死。免疫表型:GFAP和CD56弥漫中~强阳性,S-100和SMA部分阳性,CK7、CK20、CKpan、CD68、p6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结论 ECT是一种发生于舌前部的罕见良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明确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排除其他黏液性或软骨性疾病后方可确诊。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7例胃肠道外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7例胃肠道外间质肿瘤中,1例位于前列腺,1例为腹膜后,5例为肠系膜。镜下6例为梭形细胞为主型,1例为上皮样细胞为主型。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呈CD117+(6/7)、CD34+(7/7)、dog1+(7/7)、波形纤维蛋白(Vim+)(7/7),平滑肌肌纤蛋白(SMA)、S100蛋白、结蛋白(Des)均阴性。结论胃肠道外间质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需要与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等鉴别,CD、dog和CD联合运用能提高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