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病例介绍患儿男 ,4岁半 ,因皮肤淤斑1周入院 ,经血常规与骨髓细胞学检查 ,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后 ,患儿皮肤淤斑消退 ,血小板恢复正常。后出现发烧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 ,局部淋巴结红肿疼痛 ,白细胞升高 ,淋巴结穿刺活检示弓形虫感染。予阿奇霉素、乙胺嘧啶、磺胺嘧啶抗弓形体治疗 ,发烧减退 ,全身浅表淋巴结红肿疼痛逐渐好转 ,淋巴结穿刺活检抗弓形虫IgM阴性 ,患儿经治愈出院。2护理2 1高热护理 :予物理降温 ,冰敷、温水擦浴、调低室温。体温下降时 ,出汗较多 ,应及时擦汗和更衣 ,保持皮肤和床铺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体检成人肝脏受控衰减参数变化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无创定量检测肝脂肪变的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738例成人健康体检者应用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检测记录实施受控衰减参数(CAP),同时登记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及检测血清学(肝功能、血脂、血糖、尿酸、肌酐、血小板等)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筛选有意义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BMI、γ-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肌酐、年龄、B超结论 词、低密度脂蛋白、血糖与总胆固醇的偏回归系数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对CAP影响最大者为BMI,其余依次为B超结论词、三酰甘油、年龄、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其他因素未进入回归方程.结论体检成人肝脏CAP值受BMI、B超结论词、三酰甘油、年龄、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功能衰竭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78例肝衰竭患者的继发感染发生率、常见感染部位和常见菌株及其构成,感染对预后影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并发感染212例,感染率76.3%;其中医院感染47例(22.2%)。感染部位依次为腹腔(43.2%)、胆道系统(29.3%),呼吸系统(14.3%)和肠道(6.0%)。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39.3%)、大肠埃希氏菌(14.3%)、肺炎克雷伯菌(14.3%)、铜氯假单胞菌(10.7%)。278例肝衰竭总病死率33.8%,感染组病死率(41.0%),非感染组病死率(1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衰竭患者继发感染发生率高,感染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有效控制继发感染,是提高肝衰竭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肝功能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与ALT、AST、Alb、Glo、TBIL、Cr、BUN等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以CysC为因变量,以年龄、ALT、AST、Alb、Glo、TBIL和Cr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总体CysC水平为(1.05±0.40)mg/L,其中男性高于女性(P<0.05);年龄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r=0.069,P<0.05);HBeAg阳性者CysC水平低于阴性者,HBeAb阴性者低于阳性者(P<0.05)。CysC水平与ALT、AST、Alb、Glo和TBIL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1、-0.139、-0.286、0.320和0.181(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r、Glo、Alb和年龄依次进入回归方程(r=0.620,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CysC水平受肝功能影响,但主要影响因素仍是肾功能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的疗效及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因素. 方法 将102例ALT>2×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两组,用PEG-IFN α-2a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治疗,患者基本疗程12个月,6个月无治疗应答者停药.观察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6、12、18、24、30个月应答情况.观察ALT水平,HBV DNA载量及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对治疗应答的影响.结果 (1)HBeAg阳性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完全应答率及停药后6、12、18、24、30个月的完全应答率与HBeAg阴性组患者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HBeAg阳性组患者治疗前ALT>3×ULN者治疗结束时的完全应答率为78.8%,2×ULN<ALT≤3 ×ULN患者完全应答率为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40,P<0.05),而HBeAg阴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HBV DNA载量水平(低、中、高3个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完全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HBeAg阳性组患者治疗前肝组织炎症G3、G4组完全应答率为85.7%,G1、G2组患者完全应答率为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P<0.05),而HBeAg阴性组患者分别为81.8%和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1、S2组与S3、S4组的治疗完全应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EG-IFN α-2a对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应答.对肝组织炎症活动度高(G3、G4)和血清ALT高水平(>3×ULN)的患者,PEG-IFNα-2a治疗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赖春颜  伍美琳  廖珊 《中国热带医学》2009,9(7):1242-1242,1241
目的 观察双环醇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双环醇25mg口服,1d3次。对照组予维生素B、C,肝太乐等一般护肝药口服,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3个月末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V—RNA对数值下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降酶效果明显,且在人体内可能有协助抑制HCV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接受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平均每日脑脊液引流液量为(298+105)ml,儿童平均每日脑脊液引流液量为(176±93)ml,成人平均持续引流天数为(20+6)d,儿童平均持续引流天数为(20±14)d。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后患者的脑脊液WBC、RBC计数及蛋白定量呈下降趋势.脑脊液生化的葡萄糖、氯化物呈上升趋势;此外持续腰大池引流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颅内高压.减少甘露醇的应用剂量。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中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肠杆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配合GN鉴定卡和AST-GN13药敏检测卡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6株肠杆菌属细菌中阴沟肠杆菌占78.3%、产气肠杆菌占16.8%。标本主要来自痰267株(52.8%)、创面69株(13.6%)、尿液53株(10.5%)、血液47株(9.3%)。肠杆菌属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头孢替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最高,均高于95%,对头孢吡肟、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耐药率较低,均在5%-10%,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分别为0.8%和3.0%。结论肠杆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I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诊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1)收集54例ALT〉1.5倍正常值上限(ULN)抗HCV阳性患者血清。(2)54例患者血清分别作HCVcAg检测(EIA法)和HCV—RNA检测(PCR荧光定量法)。(3)比较HCVcAg的检测结果与HCV—RNA的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54例患者HCVcAg检测阳性21例(38.9%),HCV—RNA检测阳性31例(57.4%),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CVcAg与HCV—RNA同时阳性19例,HCVcAg阳性而HCV—RNA阴性2例,HCVcAg阴性而HCV—RNA阳性12例.HCVcAg阳性与HCV—RNA阳性符合率达90.5%(19/21)。结论:(1)用EIA法检测HCVcAg和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CV—RNA.二者有相当高的符合率,故前者亦可作为HCV感染的确证试验。(2)用EIA法检测HCVcAg诊断HCV感染值得作为现有方法的补充,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诊断率。其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更适合于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0.
龙辉  罗红涛  赖春颜  叶一农 《广东医学》2008,29(10):1672-1674
目的研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病理特征,探讨ALT水平、年龄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对6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ALT水平、年龄、HBeAg与肝脏病理G分级、S分期等,分别统计分析ALT水平、年龄与肝脏病理G分级、S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对于HBeAg阳性患者,不同ALT水平或不同年龄段的G分级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ALT水平越高或年龄越大,G分级越高(rp=0.786 9,rp=0.979 6);不同ALT水平的S分期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段的S分期之间的差异有显著(P<0.05),年龄越高,S分期越高(rp=0.892 9,P<0.05)。对于HBeAg阴性患者,不同ALT水平的G分级或S分期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段的G分级或S分期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年龄越高,G分级或S分期越高(rp=0.786 9,rp=0.784 0,P<0.05)。结论ALT低水平患者存在不程度的疾病活动,疾病活动的程度与ALT水平不一致,而与年龄、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