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1岁.因慢性咳嗽1年余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阵发性连声咳,白天夜间均咳,无明显季节性.伴咳大量白黏痰,入睡后明显,易引起咳嗽,严重影响睡眠,偶感咽痛.无反酸、烧心感;无胸闷、气喘;无鼻塞、鼻痒、流涕等.查体:咽无明显异常,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双肺均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外院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肺功能检查示正常;鼻窦CT示左侧鼻窦少许炎症、上颌窦囊肿、筛窦少许炎症;鼻咽镜示慢性咽炎改变;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但关于AR患者下气道炎症国内仍缺乏研究。文中评估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上、下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水平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选取80名正常人(对照组)和101名单纯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AR组)行鼻灌洗及诱导痰涂片计数嗜酸性粒细胞个数。AR组鼻灌洗液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AR组鼻灌洗液与诱导痰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较对照组为高(P<0.01),AR组鼻灌洗液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之间存在相关性(r=0.31,P<0.01)。结论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上、下气道嗜酸性炎症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鼻腔与下气道的炎症特征,探讨根据炎症特征对NAR进行分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6月就诊的NAR患者117例,同期选取16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经皮肤点刺实验、鼻部和肺部症状视觉模拟量化评分(VAS)、鼻灌洗检测、诱导痰检测、血常规、鼻激发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炎症相关指标检查,评价鼻腔及气道炎症特征。根据鼻部及气道炎症特征对NAR进行分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AR患者鼻灌洗、诱导痰、血嗜酸性粒细胞EOS、鼻激发和支气管激发阳性率均显著增高(P均<0.01)。鼻灌洗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存在明显相关性(r=0.531,P=0.000),鼻激发与支气管激发等级存在相关性(r=0.190,P=0.040)。117例NAR患者中,鼻EOS增高39例(33.3%),鼻激发反应性增高50例(42.7%),EOS及激发均无异常28例(23.9%)。依上述特征,将NAR分为非特异型(A组)、EOS增高型(B组)和高反应型(C组)3组。结论 NAR患者鼻部以EOS增高及高反应性为主要炎症特征的全身炎症疾病,与下气道各炎症相关指标的增高以及血EOS增高存在明显的一致性。根据鼻部炎症特征提出的NAR分型方法有充分的临床和实验室依据,为NAR的诊断提供了更为科学和临床实用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NAR发病机理以及根据NAR类型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下气道炎症相关指标,探讨不同程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对下气道影响的程度及差异。方法 入选PAR患者266例,其中轻度组(165例)、中-重度组(101例),另选健康正常组136例,均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BPT),比较三组受试者对下气道影响的程度和差异。结果 ①三组间FeNO及FeNO阳性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9.07±24.29 vs 25.81±18.68 vs 9.01±10.01,P<0.01;66.19% vs 33.33% vs 8.82%,P<0.01);②两组鼻炎患者痰EOS比例及痰EOS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1±9.11% vs 4.02±7.10%;40.59% vs 35.57%,P>0.05),与正常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1±9.11% vs 0.48±1.28%, 4.02±7.10% vs 0.48±1.28%;40.59% vs 1.47%,35.57% vs 1.47%,P<0.01);③中-重度组BPT阳性率与轻度组、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85% vs 4.24%,14.85% vs 1.23%,P<0.01 ),轻度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4% vs 1.23%,P>0.05)。结论 ①不同程度PAR患者下气道炎症存在差异;②研究证实,中-重度PAR患者呈现出更高水平的下气道异常,针对此类患者,可能暗示未来罹患哮喘(BA)的风险,耳鼻喉及呼吸科临床医师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国内2013年颁布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VAP指南)的质量,了解当前指南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更新该指南和开发其他循证指南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 利用指南质量评价工具AGRE EⅡ评价指南质量.结果 VAP指南六个领域得分情况为:范围和目的79%,参与人员68%,制定的严谨性70%,表达的明晰性81%,应用性40%,编辑独立性0%.结论 国内2013年颁布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指南质量中等,仍需在指南报告规范和应用性、编辑独立性方面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7.
肺泡蛋白沉着症肺功能检查特点:附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肺泡蛋白沉着症(PAP)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其肺功能检查特点的报道也极少,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肺功能检查在PAP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呼吸疾病研究所经肺组织病理(过碘酸雪夫反应阳性)确诊的27例P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给予肺通气和弥散功能测试,其中12例进行了肺容积测试.比较了10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的患者在灌洗前、后肺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27例患者入院后的基础通气肺功能情况:用力肺活量(FVC):(79.67±16.2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83.94±16.07)%,一秒率(FEV1/FVC):(89.20±5.50)%;最大呼气流量(PEF):(107.64±17.73)%;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49.27±21.83)%;DLCO与肺泡通气量比值(DLCO/VA):(69.92±20.11)%.肺总量(TLC):(80.60±19.56)%;残气容积(RV):(86.03±38.10)%;残总比(RV/TLC):(32.73±9.48)%;功能残气量(FRC):(84.91±28.08)%.27例患者基础肺功能下降的异常率:FVC:55.6%(15例);FEV1:44.4%(12例);FEV1/FVC:0%(0例);PEF:3.7 %(1例);DLCO:88.9%(24例);DLCO/VA:70.4%(19例).12例患者肺容积的异常率:TLC下降者占50%(6例);RV下降者占41.7%(5例),升高者占16.7%(2例);RV/TLC升高者占50%(6例);FRC下降者占33.3%(4例).10例进行BAL治疗的患者术后肺功能改善率:FVC:5.47%;FEV1:5.50%;DLCO:31.07%;DLCO/VA:20.35%.灌洗前后DLCO及DLCO/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1,-3.159;P=0.006,0.012).结论 PAP的肺功能检查以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肺弥散功能障碍为常见,尤其为弥散功能障碍.PAP经BAL治疗后肺弥散功能有显著性改善.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为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整理并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确诊的123例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相关免疫组化指标。结果123例乳腺癌患者中,青年组(≤35岁)女性乳腺癌占7.3%,中年组(>35~60岁)女性乳腺癌占67.5%,老年组(>60岁)女性乳腺癌占25.2%。青年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老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型:全部乳腺癌中有非特殊类型乳腺癌101例,特殊类型乳腺癌22例;青年组乳腺癌9例全是非特殊浸润癌,而>中年组非特殊浸润性乳腺癌占81.9%,老年组非特殊浸润性乳腺癌占77.4%,青年组非特殊浸润性乳腺癌占比明显高于中、老年组,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指标青年组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VEGF)-C/VEGF-D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88.9%,高于中年组的77.1%和72.3%,以及老年组的70.9%和67.7%,但各组间VEGF-C/VEGF-D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60岁是女性乳腺癌发病高峰,青年组女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及VEGF-C/-D表达阳性率均高于中、老年组,其恶性程度更高,临床处理需注意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塞病(BD)合并肺部病变特点,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分析1999—2012年收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确诊BD合并肺部病变12例患者临床、实验室、影像和病理资料。结果肺动脉瘤是BD常见肺部病变,分中央和周围两类型,咯血是肺动脉瘤常见表现;肺动脉内血栓、肺梗死和胸腔积液亦见BD肺部病变。部分患者出现贫血、炎症指标增高。影像学中央型肺动脉瘤可见肺门影增大,周围型见外周结节影。12例均经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7例咯血均停止;5例中央型肺动脉瘤治疗后,3例瘤内血栓消失,1例瘤体缩小;肺动脉内血栓治疗后未见新发血栓;胸腔积液吸收。结论肺动脉瘤为BD常见肺部病变,咯血为肺动脉瘤常见临床表现,胸部增强CT是诊断肺动脉瘤安全有效方法。肺动脉内血栓形成、肺梗死和胸腔积液也见于BD肺部病变。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的观察和护理,制定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制定避孕节育的健康宣教措施.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18例B超提示胎盘前置状态要求引产的患者采取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或利凡诺引产.结果 多次妊娠史、经产妇及多产妇是发生前置胎盘高危人群,2次剖宫产后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的患者更易并发产后出血.结论 多次妊娠史、经产妇及多产妇,剖宫产史是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加强避孕节育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