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6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分析20例直背综合征患者有15例初诊为先天性心脏病,1例诊为心肌病。本征临床症状以心悸为主,占58.3%,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主观症状,20例患者在心底部或心前区均可听到Ⅱ—Ⅲ/Ⅳ级收缩期杂音,呈喷射性、易变性,坐位或吸气时减弱,卧位或呼气时增强。X线检查具有诊断价值。本文24例患者胸椎轴线均变直,正常生理性弯曲消失,胸椎前后径/横径比值变小在0.30—0.41之间。本文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音图、心排血量测定等多种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结果表明单纯直背综合征患者左室功能无明显异常改变,预后良好,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信号叠加技术从体表记录老年人心室晚电位(VLPS),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电变化,分析老年人不同病因、不同程度室性心律失常与VLPS的关系,旨在探讨VLPS在老年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一、临床资料男91例,女26例;年龄60~89岁。临床诊断见表1。本文应用美国ART公司HA-100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95例确诊为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者的眼球结膜微循环,眼底血管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显示:1.随着眼球结膜微循环障碍级数的增加,眼底血管阳性检出率也随着增加:微衢环障碍Ⅰ级组为22%,Ⅱ级组为22%,Ⅲ级组为55%。眼球结膜微循环变化与眼底血管变化基本一致,然而在98例具有不同程度微循环障碍者中有58例眼底血管仍无变化(阴性),说明眼球结膜微循环变化较眼底血管变化更早。2.球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细胞感染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细胞感染模型。方法 以柯萨奇B3m病毒感染新生SD大鼠的培养心肌细胞,观察感染后细胞病变、搏动情况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培养液中心肌酶的改变,测定DNA含量。结果 培养的SD大鼠搏动心肌细胞感染柯萨奇B3m病毒后,逐步出现细胞病变,细胞停止搏动,电镜下可国胞线粒体肿胀,肌原纤维紊乱,Z线模糊,髓质体增多,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细胞受阻于G1期。结论 该模型可作为体外研究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AF)患者内向整流钾电流(Ⅰk1)重构的分子基础.方法将46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接受换瓣手术患者分为三组,窦性心律组(SR组)18例,阵发性房颤组(PAF)7例,慢性房颤组(CAF)21例.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心房组织Kir2.1mRNA表达.结果和窦性心律组相比,Kir2.1mRNA在慢性房颤组中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风湿性心瓣膜病伴房颤患者Kir2.1mRNA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是Ⅰx1上调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I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的关系。方法 :对139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 ,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有无LVH ,同时作 2 4h动态血压监测 ,采血用PCR法检测AT 1R基因A 116 6C多态性。6 3例正常人作基因频率检测。结果 :①EHLVH(+)与LVH(- )两组动态血压指标除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 (SBP、DBP)、平均动脉压 (MA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外 ,2 4h及白天平均SBP、DBP、MAP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②EHLVH(+)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LVH(- )组 ,LVH(+)组AC或CC基因型明显高于LVH(- )组 ;③ 6 3例正常人C等位基因频率C为 4 %。结论 :AT1R基因A 116 6C基因多态性与EHLVH明显相关。东方人与西方人AT1R基因频率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7.
1995年前射频消融(RFCA)治疗各类心动过速120例,总成功率97.5%。采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或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保持随访的共108例,随访时间6~35个月,复发3例,心动过速复发率2.8%。复发的3例经分析与消融放电时间太短、未能造成稳定性损伤有关。59例术后1~3个月二维超声心动图复查未发现因RFCA而造成心脏结构、舒缩功能和射血分数等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风心病 )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心房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 ,TGF β)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的改变。  方法  4 2例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分为二组 ,其中窦性心律组 2 0例 ,慢性房颤组 2 2例 (≥ 6个月 ) ,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组织 (约 10 0mg) ,通过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测定心房组织中TGF βmRNA的相对含量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心房组织中TGF β的定位和蛋白相对表达量。  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 ,慢性房颤组TGF β1 mRNA相对含量增加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两组间TGF β2 mR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TGF β1 、TGF β2 在两组患者心房组织中主要表达在心房肌细胞。与窦性心律患者相比 ,慢性房颤患者的心房组织的TGF β1 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TGF β2 的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TGF β1 分子重构可能是房颤时心房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女性患者血清性激素动态变化(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雌激素(EH)对女性冠心病(CHD)的发病有保护作用。但有关女性CHD性激素(SH)变化的资料不多,进行系列SH变化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本文探讨绝经后CHD妇女系列SH的变化以及各SH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1 对象:①CHD组:30例,年龄61.1(45~72)岁,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有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28例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CT)心肌扫描及活动平板两项检查均阳性者。②对照组:30例,年龄60.5(46~69)岁,体检未发现心肝肾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活动平板和(或)ECT心肌扫描阴性。所有对象均不吸烟,已绝经一年以上。三个月内无急性应激情况,未服用激素类药物,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0.
自1979年1月开始,我们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较严密的监护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病死率从40%降至11.3~20%。现将1979年1月至1982年11月收治的62例分析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2例中,男48例,女14例;年龄25~89岁。全部病例均经心电图与血生化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塞。梗塞部位:前间壁29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