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2.
正邪理论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模型之一,其中蕴含有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基因突变相关,抑癌基因与癌基因在分子层面上的行为可以作为一种症状纳入正邪理论体系中。分析抑癌基因与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表现出的正邪关系,有利于将现代医学的研究结论与中医基础理论相联系,从而扩充正邪理论的内涵,以期为肿瘤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乳腺卵巢双原发癌(double primary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DPBOC)为女性生殖系统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常见的一种类型。乳腺、卵巢均为性激素调节器官,两者有着相似的内分泌调节机制。由于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多为早期,预后佳,再患原发性卵巢癌的风险较普通女性增高。对散发性乳腺癌或卵巢癌的研究已相对成熟,而DPBO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由于缺乏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的筛查手段,其难以与转移性肿瘤相鉴别,因此较少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综述DPBOC的发病机制、与乳腺癌卵巢转移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对此类疾病进行深入探讨,使临床医师重视第二原发癌器官的早期监测,对高危人群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尽可能延长双原发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BRAF基因突变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其中BRAFV600E突变型预后相对更差,在临床治疗上更为难治,相对生存期约1年半。本文分析门诊治疗的一例BRAFV600E突变型五线化疗21个月后进展,因生活质量下降明显,不愿继续标准化疗,中医治疗意愿强烈,改用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阿帕替尼及小剂量替吉奥(S-1)使病情快速进展转为稳定,继而长生存。累计总生存期54个月。该治疗方案46例单臂临床研究报道已发表,具有安全性及可靠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指南》是我国首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中医诊疗指南,相较于传统西医诊疗指南,着重规范了中医药在转移性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凸显了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案。本指南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诊疗部牵头,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全国15家医院,参与指南起草的18名相关代表共同制定,于2022年7月28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参与指南起草的肿瘤专家对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提出了4条共识性推荐意见,主张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诊疗的优势和特色,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的病理分期、基因分型、发展趋势,以最新国际临床指南为参照,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临床需求,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有计划地、合理地将西医常规治疗与临床验证有效的中医各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以降低西医常规治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获益。本指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辨证分型、改善生命质量的中医药、延长生存期的中医药、中医药治疗后疗效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当前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医诊疗能力,并为从事中医诊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医务人员提供推荐意见及指导。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已被证实与子宫颈癌的发病相关。分析miR-496与SFMBT1的相互关系,阐明miR-496在子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预测并验证miR-496的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miR-496 mimics对SFMBT1表达的影响。使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析SFMBT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iR-496和SFMBT1对He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观察miR-496在BALB/c裸小鼠移植瘤模型中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相比癌旁正常组织,SFMBT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mRNA(1.69±0.23 vs 1.00±0.12)以及蛋白(1.73±0.28 vs 1.00±0.15)均呈高表达,miR-496能通过特异性结合SFMBT1的3’-UTR抑制SFMBT1的mRNA(0.81±0.07 vs 1.00±0.15)以及蛋白表达(0.26±0.02 vs 1.00±0.14);细胞实验中相比对照组,miR-496 mimics处理组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1.39±0.10 vs 2.01±0.09)、迁移(40.50±3.17 vs 28.42±1.21)和侵袭能力(15.03±1.67 vs 25.71±2.56),但相比miR-496 mimics处理组,miR-496+SFMBT1处理组迁移(33.21±2.66 vs 19.28±1.50)和侵袭能力增强(30.11±2.73 vs 15.03±1.67)。子宫颈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发现,相比对照组miR-496组裸小鼠中移植瘤体积、重量均明显降低。miR-496组裸小鼠中病变程度、SFMBT1表达和Ki-67增殖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R-496通过靶向调控SFMBT1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王磊  翟嘉威  唐末 《中国肿瘤》2022,31(3):221-227
摘 要:微生物群滋养性免疫通过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真菌的定植和异常扩张,在维持人体肠道微生物稳态、正常肠上皮细胞完整性及重塑宿主免疫系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稳态的破坏及致病微生物的异常扩张所介导的炎症微环境及免疫功能异常已被反复证实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全文就微生物群滋养性免疫在抑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解释其中关键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496是否通过靶向mTOR影响宫颈癌HeLa细胞的周期、增殖、迁移、侵袭以及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手术的74例宫颈癌患者的肿瘤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qPCR、WB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 miR-496 和 mTOR 在 mRNA 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利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496的靶基因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将HeLa细胞按转染物不同分为对照组、miR-496 mimic组和miR[1]496 mimic+pMIR-mTOR组,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iR-496和mTOR对HeLa细胞增殖、周期、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将对照组、miR-496 mimic组HeLa细胞接种至BALB/c裸鼠皮下构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模型,21 d后处死小鼠,剥离小鼠肿瘤组织并称取瘤质量,免疫荧光法和WB法检测miR-496过表达对移植瘤组织中mTOR和Ki67表达的影响。结果:在宫颈癌组织中,miR-496呈低表达,而mTOR mRNA和蛋白呈高表达。miR-496能够靶向结合mTOR mRNA的3’-UTR。与对照组和miR-496 mimic+pMIR-mTOR组相比,miR-496 mimic组HeLa细胞的miR-496水平和S期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而增殖水平、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均P<0.01)。成功构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接种21 d后,miR-496 mimic组移植瘤质量、移植瘤组织中mTOR和Ki67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miR-496在宫颈癌组织中呈低表达,miR-496过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mTOR抑制HeLa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大复方祛邪胶囊是基于明代医家李中梓治疗积聚的名方——阴阳攻积丸研制而成,文章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其对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为揭示经典名方阴阳攻积丸的临床价值和现代机制提供借鉴。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等数据库筛选祛邪胶囊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靶标垂钓,取药物靶点的并集。通过TTD、OMIM、Drugbank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结直肠癌的靶点,取并集。取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并依据化合物的Degree值筛选,建立"中药-成分-靶点"数据库,依据核心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与前期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构建祛邪胶囊治疗结直肠癌的活性成分127个,靶向254个核心基因,核心基因的PPI网络包含248个节点,共有5个核心网络。富集分析显示祛邪胶囊可能主要通过调控RNA聚合酶的启动、DNA转录、翻译、蛋白的激活和增殖、凋亡、耐药、炎症反应等过程介导HIF-1α、PI3K/Akt、TNF、FoxO、Toll样受体等多个信号通路,其中凋亡、免疫方面的调节及FoxO信号通路得到本团队前期研究的验证。结论:祛邪胶囊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与介导凋亡、免疫及FoxO信号通路方面有关,此外还可能调控HIF-1α、PI3K/Akt、TNF、Toll样受体等多个信号通路,体现了祛邪胶囊治疗结直肠癌成分多、调控通路和靶点复杂的特点,同时展现了古人"反激逆从"和"温阳通下"论治肿瘤的理论魅力和临床价值,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