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通过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及直肠排粪造影检查评价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对200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进行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与直肠排粪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肛肠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能准确地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为临床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的质量。方法:①以(中文标题:心肌梗塞or心肌梗死)and(全部检索条目:中医or中药or中西医结合)的检索式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年限为1978年1月至2004年11月。②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获取文献的相关研究特征资料,并加以评价,意见不同者通过讨论解决。结果:①共检索到1621个文献。②经两次筛选,最终共有252篇文献入选评价。③临床研究文献存在遵循标准的程度不足、研究设计缺陷较明显(特别是随机、盲法和统计学方法)、观察指标选择不尽理想(特别是缺乏远期预后指标)等问题。对提到“随机”的文献进行Jadad评分,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3~5分)只有1篇。而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质量评分结果,也没有1篇得分超过6分(总分是12分)。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应加强对循证医学原则的重视,同时探讨能够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药早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5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按照住院期间是否接受辨证论治中药汤剂治疗分为中药治疗组(1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个队列,并对所有病例的年龄、性别、梗塞部位、并发症、既往相关病史等方面逐项统计,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所有事件(死亡及其他重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以死亡为终点事件,治疗组的生存曲线在观察期间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6);以所有事件为终点,治疗组的生存曲线在观察期间任何时点也都高于对照组(P=0.048)。【结论】治疗组免于发生包括死亡在内的重大事件的概率在任何观察时点都比对照组高。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动脉的血运重建,开创了AMI现代治疗的新纪元,减少了AMI患者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了预后,但AMI仍是冠心病主要的死亡原因,相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一年内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仍在18%左右。相关冠状动脉局部病变的介入治疗为目前成熟并普遍推广应用的技术,但对介入治疗后的心肌组织无复流现象,尽管近年来进行机械、药物干预的许多尝试,仍无理想的干预对策,原因在于AMI作为一种应激损伤引起的机体病变的复杂性,包括内皮功能障碍、高凝状态、氧化应激、微血栓形成等,使心肌组织无法得到理想灌注,心肌细胞不能恢复正常的代谢状态。传统中医药包括益气、活血、解毒等的单味或复方中药,可作用于AMI后应激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如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内皮细胞功能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复杂成分和效应关系,复杂效应和患者预后关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现代中医药防治AMI的疗效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受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目前研究发现CD40/CD40配体(CD40L)系统及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炎性反应过程进而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而CD40-1C/T单核苷酸多态性可通过调控该系统及血清sCD40L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易感性。本文对CD40-1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使用中药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以1996年1月~2002年4月因AMI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渡过急性期(28d)且资料完整的所有患者(共162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发生联合终点事件(死亡和重大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进行比较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使用中药汤剂患者无事件生存率高于未使用者(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前壁梗死、心功能减低、心律失常和糖尿病史与联合终点事件的风险呈正相关,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中药汤剂呈负相关,其中中药汤剂的相对危险度RR为0.093(95%CI=0.029~0.294,P<0.001)。结论年龄、心力衰竭、前壁梗死、梗死后心律失常、糖尿病史是AMI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早期应用中药汤剂和ACEI制剂是AMI远期预后的保护因素,初步从回顾性研究的角度为中医药治疗AMI提供了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采用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的侵入性治疗策略能否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ISCHEMIA研究显示,在服用药物和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侵入性治疗并不能进一步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而对有胸痛的患者,侵入性治疗可以改善其症状,但症状较轻者获益不明显.该结论在指导现代医学临床决策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参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评价NT-proBNP、超声心动参数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0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的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检查。检验不同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值越大(r=0.498,P〈0.05);NT-proBNP水平与中医证型亦有相关性,即NT-proBNP水平按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顺序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5)。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EF)在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与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56.2%)〉气虚血瘀水停证(37.0%)〉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9%);心功能Ⅲ级患者中气虚血瘀水停证(52.5%)〉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34.4%)〉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13.1%);心功能Ⅳ级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5.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19.2%)〉气虚血瘀水停证(15.4%)。结论NT-proBNP、超声心动EF值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证型由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转化,心功能呈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候分布及与心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5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状况及其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北京地区5家三级甲等中医院的AMI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中医证候、心功能状态等进行调查,以Acces2000为基础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72例AMI患者按照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寒凝、痰浊8个基本证候要素进行辨证,其中虚证以气虚最多(371例,64.9%),实证以血瘀最多(505例,88.3%)。根据患者证候虚实不同,可归纳为4个证型,即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虚痰瘀互阻、气阴两虚血瘀。经秩和检验表明,四证型间心功能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7.9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气虚、阳虚、阴虚均与心功能不全相关(P〈0.01),而血瘀、痰浊与心功能不全无明显相关性(P〉0.05)。有气虚者心功能以Ⅰ、Ⅱ级为主(分别为38.5%和39.9%),有阳虚者心功能以Ⅲ、Ⅳ级为主(分别为37.2%和27.9%),两组心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83,P〈0.01)。结论AMI临床表现以虚实夹杂为主,心功能不全与中医证候要素气虚、阳虚、阴虚有关,且阳虚者心功能较气虚者差。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参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评价NT-proBNP、超声心动参数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0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的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检查。检验不同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值越大(r=0.498,P0.05);NT-proBNP水平与中医证型亦有相关性,即NT-proBNP水平按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顺序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5)。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EF)在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与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56.2%)气虚血瘀水停证(37.0%)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9%);心功能Ⅲ级患者中气虚血瘀水停证(52.5%)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34.4%)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13.1%);心功能Ⅳ级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5.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19.2%)气虚血瘀水停证(15.4%)。结论NT-proBNP、超声心动EF值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证型由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转化,心功能呈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