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了解马尾口岸港区媒介生物分布情况及对居住区媒介生物分布的影响,为媒介生物控制以及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马尾口岸地理分布和港口类型,随机抽取4个港口和1个居民点实施为期1年、每月1次的调查,按照《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鼠、蚤、蚊、蝇、蜚蠊、蜱、螨、蠓8种媒介生物监测方法。结果(1)港区平均鼠密度(2.18%)、总染螨率(9.33%)、染蚤率(2.84%)及平均蝇密度[94.06/(笼.日)]明显低于居住区[分别为5.59%,28.95%,6.67%及149.5/(笼.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蚊、蜚蠊密度港区与居住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未捕获到蜱、蠓。(2)鼠、革螨、蝇、蚊在港区与居住区的种群组成基本一致。(3)居住区的各媒介生物优势种与港区不同。(4)135份肺和肝标本,经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原阳性标本10份,阳性率为7.4%,阳性标本60%来自居住区;鼠疫抗体均阴性。结论(1)各媒介生物种群组成均属福建省普遍存在的种类,未发现新的品种,(2)居住区媒介生物的种群构成受港区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1998年福州马尾港鼠密度调查及鼠疫F1抗体检测的结果,此次调查共捕鼠217只,鼠种分为2目2科3种。优势种群为褐家鼠,鼠形动物密度为4.8%,经放射免疫沉淀法检测血清中F1抗体均为阴性。这些数据的获取,为今后马尾港的鼠疫监测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马尾口岸媒介生物的构成情况,为媒介生物控制以及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马尾口岸地理分布和港口类型,抽取4个港区和1个居民点实施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共捕鼠形动物226只,鼠密度2.75%,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4种,臭鼩鼱为优势种群,其次是褐家鼠;带螨鼠35只,共检获革螨283只,总染螨率为15.49%,经鉴定隶属1科2属3种;带蚤鼠9只,共检获蚤25只,总染蚤率为3.98%,经鉴定隶属1科1属2种;鼠肺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原135份,阳性12份,携带率为8.89%,阳性鼠主要为成年雄性褐家鼠;共捕获蝇类24047只,经鉴定隶属4科14属19种,年平均密度为100.2只/笼·日,以大头金蝇为优势蝇种;共捕获成蚊74只,平均蚊密度为2.47只/人工小时,隶属2属3种;共捕获蜚蠊1284只,年平均密度为0.546只/盒,成虫若虫比例为1:1.68,蜚蠊成虫隶属2科3属6种;蜱、蠓未捕获。结论基本了解马尾口岸媒介生物构成情况;马尾口岸居民区存在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马尾口岸供水点和出入境船舶管网末梢生活饮用水(以下简称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保障船员饮水安全,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11月之间,对马尾口岸供水点和出入境船舶进行现场调查,并对管网末梢饮用水进行采样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马尾口岸供水点和出入境船舶饮用水水质不佳,供水点全部指标合格的水样只有9.09%,其中混浊度、铁和余氯合格率较低;出入境船舶余氯合格率2.46%,浑浊度合格率61.97%,铁合格率63.38%,细菌学指标合格率较低。结论应采取措施,加大对供水点和出入境船舶饮用水卫生监督力度,提高饮用水水质,并逐步完善对饮用水卫生进行科学评价、合理干预、有效监督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福州海港口岸不同生境和季节蝇体表和体内携带病毒状况,为防治蝇媒传染病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方法 2007年7月—2008年6月在福州海港口岸,随机抽取8个不同类型的监测点7个不同生境,实施为期1年的成蝇监测。捕获成蝇按照7个生境分类,采集成蝇体表和体内样本进行病毒检测,包括:病毒分离;病毒荧光PCR检测:甲型肝炎病毒(HAV)、戊型肝炎病毒(HEV)、轮状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EV71、通用肠道病毒(未分型)。结果蝇体表病毒检测均为阴性;体内病毒分离阳性率22.03%;体内病毒荧光PCR检测阳性率13.56%,其中柯萨奇病毒阳性率1.90%,轮状病毒(A组)阳性率5.08%,通用肠道病毒(未分型)阳性率6.78%,肠道病毒EV71、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阴性;办公室外、杂物间、食堂和2007年7月检出阳性比最高。结论蝇体内携带不同病毒,不同生境和季节蝇体内病毒分离和荧光PCR检测结果不同,应重点关注阳性比较高的生境和季节,采取相关措施,予以重点防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马尾造船厂8大类医学媒介种群构成及分布,为口岸媒介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进行调查,鼠类用鼠笼法,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原检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鼠疫抗原检测用反向间接血凝法。结果全年共捕鼠形动物161只,鼠密度7.2%,臭鼩鼱为优势种;鼠肺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原126份,阳性5份(4.0%),阳性鼠主要为褐家鼠;鼠肝检测鼠疫抗原均阴性。全年捕获蝇类13 463只,密度384.7只/笼·日;螨类96只,鼠体总染螨率3.1%;蜱类11只,鼠体总染蜱率2.5%;蚊117只,成蚊平均密度为4.9只/人;蜚蠊115只,密度为0.2只/盒。结论鼠、蚊、蝇等密度超标,需在高峰季节采取控制措施;在鼠体上截获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应重视鼠密度和HFRSV病毒的检测,随时掌握其鼠间及人群HFRS流行动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马尾港居民区登革热传播危险程度及白纹伊蚊孳生习性,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帐诱蚊法调查当地成蚊优势种群。采用 WHO 推荐方法,7~9月每月2次,10~12月每月1次在福州马尾区两个新村居民屋内外不同环境采集容器中伊蚊幼虫,以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及布雷图指数评估幼虫密度。[结果]在马尾区白纹伊蚊是优势种群,未发现埃及伊蚊;马尾区总体容器指数20.5%,房屋指数7.8,布雷图指数11.41。相较于洲尾新村,罗星塔新村房屋指数与布雷图指数都高,存在显著性差异;白纹伊蚊幼虫孳生主要分布于户外,各种容器类型中,花盆、蓄水缸、盆类等积水容器孳生幼虫的阳性率较高。[结论]该地区登革热媒介蚊种为白纹伊蚊;幼蚊密度已超过安全阈值,一旦该地区有登革热传染源,可引起登革热传播和流行。应及时制定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掌握马尾口岸鼠形动物种群特征及其体表寄生病媒昆虫种类以及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病原携带情况,评估马尾口岸鼠间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现状及其对人群的潜在危害,为口岸采取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对马尾口岸五个监测点(兴闽码头、中钢码头、青州堆场、大裕堆场、罗星塔新村)用鼠笼捕活鼠并收集其体表寄生病媒昆虫进行分类鉴定,同时采其肝、肺进行实验室检测鼠疫抗体和流行性出血热抗原。[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226只,经鉴定录属2目2科3属4种,月平均密度为2.8%,优势种为臭鼩鼱(50.9%),其次为褐家鼠(36.7%),成年鼠的雌雄比值为1.09∶1;鼠体表检出蚤和革螨寄生病媒昆虫两类,总染蚤率4.19%,总蚤指数为0.12;总染革螨率为15.5%,总革螨指数为1.25;从捕获鼠形动物采到135份肝、肺样本中,经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原阳性样本10份,阳性率7.4%。9份来自褐家鼠,1份来自黄胸鼠。鼠疫抗原均阴性。[结论]本次调查表明马尾口岸鼠形动物密度和寄生虫指数较低;鼠间有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而无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