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肝病在我国人群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肝病在治疗中难度系数大、易复发,从而成为临床中治疗系数比较大的疾病之一。在对肝病进行治疗时,西医的治疗不仅花费大,并且所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多,因此,中医治疗肝病成为临床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从中医的角度而言,之所以造成肝病的原因是阴虚,所以,在我国中医治疗肝病的临床中,疏肝养阴法是应用较多的主要方法。本文主要对疏肝养阴法对肝病的治疗进行探索,并结合其真实案例进行陈述,从而为临川推广该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腔内联合宫旁插植治疗(IC/ISBT)和腔内后装治疗(ICB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体外照射放疗(50 Gy/25 f)后肿瘤消退不明显且宫旁受侵的局部晚期(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ICBT组和IC/ISBT组,每组50例。然后进行CT,将图像传至Oncentra Brachy Therapy计划系统,行靶区勾画,采用模拟退火逆向优化方式进行计划设计,比较ICBT组和IC/ISBT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复发或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C/ISBT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为96.0%,高于ICBT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98.0%,高于ICBT组的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的肿瘤复发或转移率为4.0%,低于ICBT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为38.0%,与ICBT组的4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14.0%,低于ICBT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30.0%,与ICBT组的2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照射后肿瘤消退不明显、宫旁受侵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IC/ISBT治疗方式,可取得较好的宫旁控制率和近期疗效,且能够降低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环境性升压因素作用与遗传个体的产物。是导致心、脑血管疾患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成人期的高血压始于少年儿童时期。因此,早期明确相关高危因素,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干预,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该文汇总讨论了儿童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原缺氧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态系统包括正常微生态区系的全部微生物系统,消化道作为开放式腔道其内部寄居着多种微生物,各菌群间按一定比例组合,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形成生态平衡。高原环境对微生态的改变是一个复杂的、且相互关联的过程。肠道微生态改变的研究是目前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高原环境下肠道微生态改变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 例1 女,27岁,农民。左大腿内侧燙伤后遗留瘢痕24年,每年热天发痒、疼痛,抓破后渗出,经治疗好转。半年前,瘢痕发痒、红肿、疼痛、溃烂逐渐扩大,经多方治疗无效,门诊以“瘢痕癌变”收入院。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损见左大腿内侧约40cm×18cm的瘢痕,中段有10cm×17cm大小溃疡面,边周呈堤状肉芽增生,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少年及儿童血压高值人群饮食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50名13~17岁正常高值血压的青少年实施健康知识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指导、有氧运动等非药物护理干预6个月,并进行干预前后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血压值及代谢指标等项目的 观察比较.结果 干预前、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血压、体重指数及各代谢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高血压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缺氧环境大鼠肠道微生态变化情况。方法建立急进高原缺氧模型大鼠共60只,随机选30只为3848米组A,其余30只为4767米组B,取同期正常生长大鼠30只为对照组C,分别对3组大鼠行粪便直接涂片革兰染色、菌群检测及粪便pH值测定,同时检测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急进高原缺氧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失调,A组失调率为53%,B组失调率为87%,与C组(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进高原缺氧模型大鼠粪便pH值失调,A组失调率为53%,B组失调率为80%,与C组(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缺氧组大鼠肠组织TNF-α和IL-6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缺氧与肠道菌群改变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高原缺氧可导致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和细胞因子浸润,且随着海拔增高,菌群失调和细胞因子浸润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2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妇产科的急性出血、妇科肿瘤及血管畸形等。1990年法国Ravina等[1]首先开始研究UAE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1991年第1次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被引入子宫肌瘤的治疗中,目的是为减少子宫切除术中的出血,却意外地发现UAE后肌瘤明显缩小,引起各国医学家的兴趣,1995年UAE首次被认为是可以替代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法。经过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