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3岁,因“间断牙龈出血近3年,鼻衄2年余”于2015年1月27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牙龈出血,量少,可自行停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衄,量不多,冷水冲洗及按压后出血停止,患者未予重视。后因鼻衄次数增多,于2013年2月15日在外院住院。血常规:WBC 5.65×109/L, Hb 131 g/L, PLT 81×109/L;凝血酶原活动度(PA)48%;生化:ALT 71 U/L, AST 89 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154 U/L, T-BIL 21.7μmol/L,D-BIL 6.9μmol/L, ALB 29.3 g/L,胆碱酯酶(CHE)3191 U/L;HBsAg(+),HBV-DNA 1.55×103 I-U/ml。骨髓穿刺活检示粒细胞和巨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有成熟受阻表现。胃镜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部B超示肝实质弥漫性病变,门静脉轻度扩张,脾脏较大。初步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补充新鲜血浆改善凝血,异甘草酸镁、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药物保肝,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病情好转于3月5日出院。3月14日复查发现 D-二聚体明显升高(878 mg/L),4月22日升高至1171 mg/L,FIB-C 则由2.06 g/L 降至1.88 g/L。腹部增强CT示肝右下叶小片状略低密度,建议除外肝癌;门静脉充盈缺损,考虑瘤栓可能性大;肝硬化,脾大;食管胃底及脾门区静脉曲张。2013年4月26日就诊于北京军区总医院。查HBsAg(+),HBsAb(-),HBeAg(-), HBeAb(+),HB-cAb(+)。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近6年来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10例晚期肝病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了解SBP及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解决RNA干扰(RNAi)抗HBV作用时间短暂的问题.方法:构建腺病毒/重组腺相关病毒(Ad/rAAv)杂合体病毒,恢复rAAv的定点整合,并借助定点整合的rAAV持续表达shRNA(shon hepairRNA),实现RNAi抗HBV的持久性.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各目的基因片段均成功克隆入穿梭质粒中pAd/rAAv酶切鉴定表明同源重组成功,病毒包装与滴度测定结果表明,Ad/rAAV杂合体痛毒包装成功.结论:利用Ad、AAV和HBV各种元件的特点,彼此互补,克服其不足,构建Ad/rAAV杂合体病毒,作为抗HBV的shRNA表达框的载体,为解决RNAi抗HBV作用时间短暂的问题作了一些技术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蜂毒素基因置于甲胎蛋白(AFP)转录调控元件(rAFP)驱动之下,构件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蜂毒素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生长及AF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蜂毒素基因置于rAFP之后,用细菌内高效同源重组法将目的基因重组入腺病毒质粒中,将腺病毒质粒用PacⅠ酶切线性化后,用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进行腺病毒的包装.携有蜂毒素基因的腺病毒感染肝癌细胞后,RT-PCR实验观察蜂毒素基因是否发生转录;MTT法测定蜂毒素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AFP.结果:RT-PCR实验表明蜂毒素基因转染肝癌细胞后可以被转录;蜂毒素基因在rAFP的控制下,可以特异性的抑制AFP阳性肝癌细胞的增殖,并降低其AFP的生成量.结论:蜂毒素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的生长及AFP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其恶性度.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破坏为特征,组织学上表现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BEC)的破坏,常伴随门脉炎症细胞的浸润,包括T细胞(CD4+、CD8+)、B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本病主要发生在40~60岁女性,男女比为1∶6~1∶12。〈br〉 研究显示,PBC为一复杂性疾病,非单一因素决定,考虑为具有遗传素质的个体在一定环境因素的触发下导致疾病的发生,T细胞及细胞因子、自身抗体等免疫因素在PBC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子模拟学说为PB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但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仍无定论。  相似文献   
6.
miR-122是一种专一表达于肝脏的miRNA,在生理状态下参与精子发生、肝细胞发育、肝细胞表型、分化代谢,以及肝细胞应急应答等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在病理状态下,miR-122有促进HCV复制和翻译的作用,还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抑癌基因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监测方法.方法 对9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的伤口引流管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连续监测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 96例细菌培养阴性;CRP浓度在术后迅速增高,在术后2 d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术后患者均无感染.结论 常规监测引流管引流液细菌培养及CRP的水平是早期发现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Nibert  AT  龚丽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953-954
重症监护护士常发现自己处于伦理挑战中,但在基础教育中他们几乎从未受过应对这些敏感问题的准备。该文提供一个家人在场心肺复苏(CPR)的病例研究,使学习重症监护课程的学生在作伦理决策时得到宝贵的经验,为将来处理不可避免的两难选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人甲胎蛋白(AFP)基因的转录受控于5'-侧翼序列的三种调控区域,即启动子、增强子和沉寂子.AFP启动子是一个典型的肿瘤特异性的启动子,非常适宜于肝细胞癌(HCC)基因治疗,但由于它作用比较弱,在决定胎儿肝脏和HCC的AFP表达水平上,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增强子.如何增强人AFP转录调控序列的转录活性,是当前HCC靶向基因治疗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对该三种调控区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携蜂毒素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栽体,探讨AFP启动子驱动的蜂毒素基因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采用细茵内高效同源重组法构建携蜂毒素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栽体,X-gal染色测定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的转染效率,MTT法测定蜂毒素基因转染对AFP阳性、阴性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具有较高的转染率,MTT法证明携AFP启动子和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后,AFP阳性肝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而对AFP阴性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无明显影响;含巨细胞病毒启动子和蜂毒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则对AFP阳性及阴性肝癌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结论:AFP启动子驱动的蜂毒素基因在体外可特异性地杀伤AFP阳性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