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中医病名为"肠郁"。郭朋教授根据IBS生理、病理特点,以疏肝健脾法调和肝脾,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疗效。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经典案例介绍等几个方面对郭教授治疗IBS经验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IBS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郭瑞  唐旭东  欧宇阳  曾恩锦  郭朋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210-121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中医病名为"肠郁"。郭朋教授根据IBS生理、病理特点,以疏肝健脾法调和肝脾,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疗效。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经典案例介绍等几个方面对郭教授治疗IBS经验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IBS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药从脾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从脾论治FD的所有文献,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相关数据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 1. 5)",采用中药频次分析、属性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整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49篇文献,含364首方剂。使用频次排名前四味的中药分别为白术、甘草、茯苓、党参;药性以温为主,药味多为辛、苦、甘,归经以脾、胃经最多;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为白术-甘草,关联度最高的为甘草,茯苓,党参→白术,核心处方为四君子汤。结论:从脾论治FD以健脾益气为基础,调理气机为要,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4.
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以清明为要,也以通常为本。若不完全性肠梗阻为心气不足、肠失传导者,可给予炙黄芪8 g,当归12 g,防风5 g,肉苁蓉15 g,柏子仁15 g,党参15 g,葛根9 g,生姜10 g,大枣10 g以温补同施,使心气充足,肠通便顺;若不完全性肠梗阻为心阳不足、寒凝胃肠者,可给予生地黄10 g,太子参10 g,麦冬15 g,芒硝6 g,玄参15 g,生姜10 g;参附汤加味先行温化心阳之寒气,干姜甘草汤健运中土通宿便,用玄明粉、瓜蒌子润肠,故患者便通痛缓;若不完全性肠梗阻为心肺不足、肠失濡润者,可给予生地黄10 g,太子参10 g,麦冬15 g,芒硝6 g,玄参15 g,生姜10 g,补心阴、养心阴类中药助心行血,使清者清、浊者浊,助通肠腑行令,生地黄、太子参,同补心肺,肺气通,肠腑行,补心阴助肠润,芒硝泻下,共行上润下通、水运舟行之功。  相似文献   
5.
痞证是临床常见内科病证,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而在《伤寒论》中则创建了纲领性的辨证论治体系。目前,关于痞证如何分类的理论研究仍存在诸多争议,主要围绕痞证内涵划分、"泻心汤"痞证与类似证区分等问题展开。本文通过梳理《伤寒论》及历代医家论述痞证的相关条文,对痞证的源流、传承发展及辨治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和探究,发现《伤寒论》中并无明显以痞证内涵或泻心汤证及主症对痞证进行区别划分之意,而对于痞证的核心病机认识却具有潜在的统一性,即升降失调、气机逆乱,治疗则以"通降"为基础大法、兼顾他症、随证治之,并由此初步确立了"通降"治疗痞证的基本准则。后世多位医家在此基础上,创新补充,灵活变化,极大丰富了通降治法的内涵和痞证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腹泻在中医属于泄泻的范畴,但泄泻在临床上有必要分不同的亚型进行施治。功能性腹泻属于“濡泄”的范畴,湿胜是本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脾虚是关键病机,其基本病位在脾,而与胃、肝、肾、大小肠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功能性腹泻初起以除湿为主,久病要健脾燥湿,后期须温运脾肾、固涩敛肠,并辨证地结合调胃、治肝等法,以达到更长效的治疗目标,从而降低本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腹泻(Functional diarrhea,F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参苓白术散为经典中医健脾方剂,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作用。唐旭东教授认为,FD以脾虚为病机根本,脾虚湿盛为病机关键,治疗时应明确病机演变规律,治病求本,以"通"为用,健脾益气,故临床辨证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FD,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国医大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国医大师验案良方·脾胃卷》《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等9部著作以及CNKI中收录记载的首批国医大师治疗胃脘痛的医案处方。运用Microsoft Excel2016进行中药频数、性味归经统计,通过SPSS Clementine 12. 0软件所提供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SPSS 19. 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75首方剂,含230味中药。使用频数排名前五味的中药分别为甘草、白芍、半夏、白术、茯苓。排名前三位的药性分别为温、平、微寒,药味为甘、苦、辛,归经为脾、胃、肺经。按功效分类,使用频数排名前三位的药物为理气药、补气药、消食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置信度、支持度均最高的为白术→党参-茯苓,体现出国医大师以四君子汤为底方益气的治疗特点;共得到12条强关联药对,最常用的药对为白芍-甘草。因子分析共提取出9个公因子。结论:国医大师治疗胃脘痛以调理气机、益气补虚为主,善用芍药甘草汤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