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构建人瘦素基因cDNA克隆 ,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瘦素基因cDNA ,获得片段 (6 40bp)连接至 pUC19载体 ,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以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所克隆的人瘦素cDNA含全长的人瘦素基因编码区 ,仅 2 87位的腺苷酸被鸟苷酸代替 ,导致 96位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改变为编码精氨酸的CGA ,其意义尚待阐明。【结论】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成功地构建了人瘦素基因cDNA克隆。  相似文献   
2.
用β细胞株NIT-1来研究球型脂联素对高糖损伤β细胞分泌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显爪球型脂联素可恢复部分β细胞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高糖诱导NAD(P)H氧化酶组分p47phox表达增加,但未能改善高糖诱导的胰岛素mRNA水平下降及胰岛素分泌缺陷.  相似文献   
3.
β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但长期高血糖如何损害β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参与β细胞的"葡萄糖毒性"[1].球型脂联素(globular adiponectin,gAd)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可能是通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相关机制[2],而NAD(P)H氧化酶途径是β细胞中活性氧簇(ROS)产生增加的重要途径之一[3].本实验探讨gAd对高糖诱导胰岛β细胞株NIT-1ROS的产生是否有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4.
用β细胞株NIT-1来研究球型脂联素对高糖损伤β细胞分泌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显爪球型脂联素可恢复部分β细胞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高糖诱导NAD(P)H氧化酶组分p47phox表达增加,但未能改善高糖诱导的胰岛素mRNA水平下降及胰岛素分泌缺陷.  相似文献   
5.
新型口服降糖药及口服降糖药新剂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明彤 《药品评价》2008,5(4):160-163
迄今口服降糖药仍然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传统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药物、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改善糖代谢,如促进胰岛素分泌、减少肝糖输出、延缓胃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等。但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无论采取现有的何种治疗手段,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都逐年升高,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随着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针对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近年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新型口服降糖药,本文对此以及口服降糖药的新剂型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7.
背景:目前已知血管紧张素Ⅱ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核因子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有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抑制核因子κB活性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mRNA表达的关系。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材料:实验于2000-03/04在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51只纯种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方法:①对其中39只大鼠进行造模,采用链脲佐菌素溶于枸橼酸缓冲液穴0.1mmol/L,pH=4.5雪,按60mg/kg腹腔内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空腹血糖维持在13.9mmol/L以上则模型制备成功。随机将造模后39只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穴n=17,未给予其他干预措施,正常饲养雪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核因子κB活性抑制剂)干预组眼n=22,腹腔内注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剂量20mg/kg),2次/d演。其余12只为正常对照组,未造成糖尿病模型,正常饲养。②各组饲养18周后取出肾脏,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检测核因子κB活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Ⅰ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37℃水浴后的血管紧张素Ⅰ水平减去4℃检测的血管紧张素Ⅰ水平则为肾素活性。③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经正态转换后再作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Ⅰ,Ⅱ含量和肾素、核因子κB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大鼠各脱失1,6,13只,进入结果分析11,11,9只。①核因子κB活性: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P<0.01),正常对照组与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相近。②肾组织肾素活性:3组相近。③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Ⅰ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组(P<0.01)。④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近,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活性增加,抑制核因子κB活性后可导致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肥胖症患者应用奥利司他减轻体重治疗对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肥胖症患者入选为期24周的随机双盲研究,分为奥利司他组39例和安慰剂组20例,在轻度低热卡饮食及增加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分别服奥利司他120mg或安慰剂1片,每日3次,观察体重及血清瘦素水平的改变.结果经治疗24周,奥利司他组的体重由(79.3±1.8)kg降为(72 9±1.8)kg,安慰剂组相应为(80.6±2.6)kg、(79.0±2.9)kg,奥利司他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1).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59,P<0.05),而与治疗方法无关.结论奥利司他可作为减轻体重的辅助药物,并通过减轻体重降低血清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C1q抗体水平,探讨血清C1q抗体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28例Graves病患者(GD组)、34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CLT组)和27例正常对照(CON组)血清C1q抗体水平.[结果]CON组、GD组和CLT组血清C1q抗体水平分别为:3.130(2.773~3.833) U/mL、4.625(2.888~11.798)U/mL和3.125 (2.750~4.625) U/mL.GD组的C1q抗体水平显著高于CON组(P<0.05),阳性率也显著高于CON组(46.4% vs 7.4%,P< 0.05);C1q抗体水平与TRAb水平呈正相关(r=0.436,P=0.029).CLT组C1q抗体与TT4水平呈负相关(r=-0.351,P=0.045).[结论]本研究Graves病患者血清C1q抗体水平显著升高,与TRAb呈正相关;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C1q抗体水平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载有抵抗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经尾静脉注射构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对照组,取肝脏组织切片行PAS糖原染色半定量观察肝糖代谢的变化;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以磷酸化AMPK/总AMPK的比值代表AMPK激活程度;以实时 PCR检测肝组织糖异生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重组腺病毒注射第5 d,获得血中抵抗素高表达构建了高抵抗素血症动物模型,糖原染色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肝糖原含量较正常对照及病毒对照组降低,分别为0.78±0.06 vs 0.93±0.13、0.89±0.05(P<0.05);高抵抗素血症组肝AMPK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及病毒对照组下降, 磷酸化AMPK/总AMPK比值分别为0.78±0.06 vs 0.93±0.13、 0.89±0.05(P<0.05)。高抵抗素血症小鼠G6Pase和PEPCK 的mRNA表达升高,高抵抗素血症组、对照组及空载病毒组G6Pase分别为2.136±0.857 vs 1.353±0.490、 1.250±0.770 (P<0.05);高抵抗素血症组、对照组及空载病毒组 PEPCK分别为3.54±0.90 vs 2.75±0.78、 2.63±0.67(P<0.05)。结论: 抵抗素可能通过抑制肝脏AMPK活性,增加肝糖异生关键酶的表达而影响机体肝糖代谢,降低肝糖储量,参与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