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孤儿核受体Nur77在Aop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AopE-/-小鼠左肾动脉和左颈总动脉联合部分结扎建立颈动脉易损斑块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斑块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斑块中Nur77蛋白的表达。同时,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主要成分7-酮胆固醇(7-ketocholesterol,7-KC)或者游离胆固醇(FC),以及炎症介质(LPS、IL-1β)等条件刺激下,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Nur77蛋白表达变化。结果:AopE-/-小鼠颈动脉易损斑块局部有Nur77蛋白高表达,而oxLDL及其组成成分(7-KC和FC)以及某些炎症介质(如LPS、IL-1β等)均能在RAW264.7细胞中诱导Nur77蛋白表达上调。结论:孤儿核受体Nur77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破裂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与形态学差异,分析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镜像后交通动脉瘤病人(均为一侧破裂,一侧未破裂)的临床资料,均行3D—DSA检查,建立数值模型。将16个动脉瘤按是否破裂分组,分析破裂组与未破裂组之间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特征。结果破裂组动脉瘤平均擘面切应力(WSS)明显低于未破裂组(P〈0.05);而低壁面切应力面积(LSA)比率和体颈比值明显高于未破裂组(P〈0.05)。剪切震荡指数(OSI)、动脉瘤直径、大小比率、血管角度和动脉瘤倾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后交通动脉瘤可能是研究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理想模型,血流动力学与形态学在判断动脉瘤破裂风险方面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3.
有学者[1]报道了肥厚型心肌病发展为左室扩张,临床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样的典型征象.但国际上对此病症命名尚未统一,如扩张型心肌病样的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性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期等,笔者较认同后者.因为此类报道极少,现将我科2004年12月发现的1例肥厚型心肌病进展为左心室扩张和心力衰竭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有学者报道了肥厚型心肌病发展为左室扩张,临床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样的典型征象。但国际上对此病症命名尚未统一,如扩张型心肌病样的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性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期等,笔者较认同后者。因为此类报道极少,现将我科2004年12月发现的1例肥厚型心肌病进展为左心室扩张和心力衰竭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起源于三尖瓣环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方法。方法:对33例经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诊断为三尖瓣环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和总结其消融方法和心电图特征。结果:在33例患者中,21例起源于三尖瓣环间隔部,消融成功率80.9%(17/21);12例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消融成功率91.7%(11/12)。消融间隔部室性心律失常有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有时需要至瓣膜下消融才能成功。三尖瓣环游离壁室性心律失常的QRS波时限明显长于三尖瓣环间隔部室性心律失常[(159±17)ms对(122±4)ms,P<0.01)]。三尖瓣环游离壁室性心律失常的V 1导联多呈rS型,而三尖瓣环间隔部室性心律失常的V 1导联则多呈QS型。三尖瓣环游离壁室性心律失常胸前导联QRS波的移行≥V 4导联,而三尖瓣环间隔部室性心律失常的QRS波的移行大多≤V 3导联。结论:射频消融能够有效治疗起源于三尖瓣环的室性心律失常。三尖瓣环游离壁和间隔部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具有完全不同的心电图特征,可有效指导消融导管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5 3岁。因乏力 ,近日食欲不佳 ,左上腹不适数天来院就诊 ,自述在此之前以胃病口服用药治疗 ,结果疗效不佳。门诊行B超检查 ,提示 :肝胆、双肾无异常 ,脾脏体积增大 ,形态欠规则 ,脾内下方可见一不规则混合回声光团 ,大小约 16 5× 89mm。肿块边界较清 ,内部回声不均 ,强弱不等 ,并可见圆点状及索状强回声 ,肿块呈筛网状结构 ,错综复杂 ,脾静脉正常。B超诊断 :①脾肿大 ,②脾脏实质占位性病变 ,考虑脾血管瘤可能性大 ,应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次日 ,在本院行CT扫描所见 :平扫脾脏体积增大 ,其后部见一肿块 ,密度不均 ,高低不…  相似文献   
7.
基于功能MRI(fMRI)的功能连接(FC)分析可用于研究大脑功能异常。全脑FC模式具有高度特异性,可如指纹般视为个体识别标记,进而诊断疾病并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对全脑FC模式及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对于大肠癌的化疗,目前国内外仍做为大肠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尤其对中晚期病人仍不失为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就此给予综述,仅为读者提供参考。 目前大肠癌的化疗基本上分为二种,一是治愈切除病例的化疗,另一是非治愈切除病例和晚期无法手术切除病例的化疗。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1].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糖尿病亚型中发病率最高的.相较于正常人,T2DM 更容易出现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甚至痴呆等并发症,目前研究证据表明,在 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的WHO病理分型与CT表现的相关性,以提高其CT诊断及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66例TETs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均经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免疫组化检查并进行WHO组织病理分型,分析TETs各种组织学类型的CT特征。结果:66例TETs中男39例,女27例,年龄6~77岁。病理分型:A型5例(7.6%),AB型15例(22.7%),B1型13例(19.7%),B2型10例(15.2%),B3型10例(15.2%)及胸腺癌13例(19.7%)。A、AB、B1型胸腺瘤均呈圆形或类圆形,而80.0%的B3型胸腺瘤及92.3%的胸腺癌呈不规则形;大部分(92.4%)胸腺肿瘤呈中度强化。80.0%B3型胸腺瘤及100%胸腺癌有包膜破坏并侵犯邻近结构;40.0%的B3型胸腺瘤及61.5%的胸腺癌出现心包和(或)胸膜腔积液;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增加,周围结构受侵的发生率亦随之升高,分别为15.4%(B1)、40.0%(B2)、80.0%(B3)及100%(胸腺癌)。TETs组织学分类与侵袭危险度CT分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s=0.736,P〈0.01)。结论:不同WHO病理分型的TETs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TETs的CT特征反映了其侵袭危险性及组织病理学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