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加味参芪地黄汤对人激素敏感型LNCaP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加味参芪地黄汤干预LNCaP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葡萄糖摄取试剂盒、乳酸比色测定试剂盒测定葡萄糖摄取量、乳酸生成量;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leaved-ca...  相似文献   
2.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原始移位程度与骨折愈合后骨折对位质量的关系。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1例,男5例,女36例;年龄50—82岁。平均67.8岁。按Lidstrom分型:Ⅰ型3例,Ⅱ型12例,Ⅲ型11例,Ⅳ型15例。按Frykman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6例,Ⅴ型7型,Ⅵ型4例,Ⅶ型4例,Ⅷ型6例。粉碎性骨折加例。对愈合后的复位质量进行评估,并分别对LidstromⅠ-Ⅱ型和Ⅲ-Ⅳ型,FrykmanⅠ-Ⅳ型和Ⅴ-Ⅷ型,非粉碎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愈合后的复位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41例患者随访6个月,按Dienst复位质量评分,优3例,良21例,优良率为58.5%(24/41)。LidstromⅠ-Ⅱ型和Ⅲ-Ⅳ型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6.7%(13/15)和42.3%(11/26)(P〈0.01);FrykmanⅠ-Ⅳ型和Ⅴ-Ⅷ型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65.0%(13/20)和52.4%(11/21)(P〈0.05);非粉碎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1.0%(17/21)和35.0%(7/20)(P〈0.01)。结论:原始移位大的、粉碎性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后容易出现短缩和再移位,建议采用经皮穿针、外固定支架及开放复位内固定等方法恢复并维持桡骨远端的解剖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参芪地黄汤对去势后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去势后激素敏感且伴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加味参芪地黄汤组。对照组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加味参芪地黄汤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去势抵抗发生率、观察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骨转移情况、生存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最终统计纳入患者64例。加味参芪地黄汤组去势抵抗发生率为28.12%,新发骨及内脏转移病灶为18.75%,治疗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水平为(318.5±165.8)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1.87%、40.63%、(328.5±170.6)U/L(P均<0.05)。加味参芪地黄汤组中医症候评分:尿频尿不畅(1.64±0.66)分、食欲不振(1.41±0.39)分、神疲乏力(1.39±0.58)分、腰酸背痛(1.26±0.38)分、体重减轻(1.26±0.80)分、自我评价(1.54±0.6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05±0.51)分、(1.95±0.48)分、(2.59±0.68)分、(1.76±0.41)分、(1.88±0.75)分、(1.89±0.58)分,(P均<0.05)。治疗后加味参芪地黄汤组体力状况评分(卡氏评分,KPS)为(79.87±11.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0.45±12.16)分(P<0.05)。加味参芪地黄汤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数字评分(NRS)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对去势后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中医症候评分,增加现代药物治疗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疗效,降低新发转移病灶发生率,改善患者血清指标并减轻骨转移相关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肉瘤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前列腺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1992~2000年收治前列腺肉瘤6例,平均年龄34.4岁。占同时期前列腺恶性肿瘤的5.04%。其中平滑肌肉瘤4例,横纹肌肉瘤2例。1例行前列腺膀胱根治性全切和尿流改道术,3例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术前或术中辅以放疗和术后化疗3例,其中1例仅单纯前列腺全切手术治疗。另2例明确诊断未治。结果 手术患者4例中,2例分别随访48及26月元瘤存活至今,1例随访15月后失访,1例术后10月死于转移性肺癌,另2例均在4月内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完整彻底的肿瘤病灶切除手术和针对性辅助治疗的选择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浊化石汤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6例肾结石患者,采用消浊化石汤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结石截面积大小变化;观察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并综合判定临床疗效。结果:①辅助检查观察治疗前后结石截面积,结果显示患者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结石截面积由(0.42±0.43)cm~2缩小到(0.31±0.44)cm~2,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患者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判定总有效率达77.3%;③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进行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好转及痊愈情况较为显著。结论:消浊化石汤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缩小结石截面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炎列平冲剂联合法罗培南片治疗IIIA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IIA型慢性前列腺炎诊断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服用炎列平冲剂加口服法罗培南钠片)和对照组42例(单纯服用炎列平冲剂),一个疗程后,观测中医证候评分,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变化以及总体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内前后对比中医证候的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尿道涩痛、少腹疼痛和会阴不适通过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治疗前后明显改善;两组经治疗后评价总体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列平冲剂联合法罗培南片治疗IIIA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应用炎列平冲剂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全雄阻断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全雄阻断治疗基础上给予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全雄阻断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PSA、FPSA、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全雄阻断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近端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针药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将63例近端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针药复合麻醉,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采用腰麻,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分别于麻醉前、术中、术后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相关临床生化指标,术后评价临床镇痛疗效。结果治疗组麻醉前、术中、术后收缩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术后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中、术后同期比较,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与麻醉前比较,胰岛素、皮质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麻醉前比较,血糖、胰岛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中比较,胰岛素、皮质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与麻醉前比较,胰岛素、皮质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麻醉前比较,血糖、胰岛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中比较,血糖、胰岛素、皮质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中比较,胰岛素、皮质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比较,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1.2%、89.7%;组间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术后一般情况良好,对照组术后有8例患者出现穿刺点疼痛、腰酸、恶心、呕吐、头痛等。结论针药复合麻醉用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近端输尿管结石的麻醉效果良好,对生理活动干扰少,无明显的临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男童后尿道狭窄的手术径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男童后尿道狭窄各种手术径路的应用经验,提高男童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2例男童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的手术径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77.3%)手术治愈。单纯经会阴径路5例,治愈3例;经会阴联合切除耻骨下缘径路8例,治愈7例;经耻骨会阴联合径路9例,治愈7例。结论 男童后尿道狭窄的各种手术径路均存在一定的优缺点,经会阴联合切除耻骨下缘径路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和不破坏骨盆稳定性等优点,尤其适合于男童。  相似文献   
10.
低强度超声波对骨折愈合中胶原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波对骨折愈合中Ⅰ,Ⅱ型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双侧胫骨近侧皮质骨缺损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每日接受低强度超声波刺激,而对照组给与假刺激,于术后10,20,30天处死动物取标本(骨痂)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的血肿机化,吸收,软骨性骨痂和软骨内化骨明显早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查显示;实验组在20天时Ⅱ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在30天时I型胶原的表达也略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强度超声波通过增加骨痂内I、Ⅱ型胶原的合成来促进骨折的愈合,其中以Ⅱ型胶原的作用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