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结合双面胃后固定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结合双面胃后固定术的49例.在Nissen胃底折叠术完成后,将折叠部的最上部的前壁、后壁固定在弓状韧带上.记录该组患者的术前资料、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早期以及1年随访时并发症、早期复发率等.结果 无转变成开放手术,患者无院内死亡,随访中无食管周围疝形成.47例患者症状均已改善,1例患者复发而行再次手术,早期复发率2.1%.患者满意度为(92.6±9.2)%.结论 腹腔镜下Nissen胃底折叠术结合双面胃后固定术能有效地预防食管周围疝形成,并将成为外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行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应用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8月~2009年12月对57例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椭圆形补片行开放式腹膜前置入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 和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36~112min,平均为45.8mim,术后疼痛轻微,大多可忍受,未应用麻醉镇痛药物.近期并发阴囊水肿4例,尿潴留6例,皮下积液2例,无切口感染等.本组57例均获随访,随访6~54个月,2例术后有异物感,其余无慢性疼痛,无复发患者.结论 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方式较简便、经济、易掌握、补片置入更加符合力学原理、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异物感和慢性疼痛轻微,是一种较理想、值得推荐的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普外三科)2007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137例老年乳腺癌患者(≥65岁)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并进行分析,其中行根治术3例,改良根治术68例,保留乳房乳腺癌切除术45例,乳腺单纯切除术21例;术后内分泌治疗94例,其中单纯内分泌治疗58例,其他为联合放化疗进行,放疗28例,化学治疗63例;其他9例.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11例,分别为:皮下积液5例,切口延期愈合4例,肺部感染2例.随访5~65个月,死亡15例,其中与肿瘤有关的死亡11例,死于其他原因的4例;其他122例仍健在.1年生存率99.2%(124/125),3年生存率85.3%(87/102).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并存疾病比例高,肿瘤临床分期相对较晚,放化疗耐受性较差,内分泌时间长,显效慢,手术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最主要方法,大多采用创伤较小的改良根治术或保留乳房乳腺癌手术.  相似文献   
5.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是最常见的内脏动脉瘤,约占全部内脏动脉瘤的60%,仅次于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位于腹部动脉瘤第3位[1].脾动脉起源变异合并脾动脉瘤甚罕见.自2002年9月至2009年9月我们共收治脾动脉瘤13例,其中有4例脾动脉瘤的脾动脉异位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磁性药物微球靶向性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胃或近端胃切除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方法24例行全胃或近端胃切除术的胃恶性肿瘤患者于术中放置细橡胶导尿管作为空肠造瘘管,术后48 h开始重力法输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至术后第14天停止。并从既往未行肠内营养的全胃或近端胃切除术的胃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10例作为对照。结果 胃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营养不良,全胃或近端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至术后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且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提前P<0.05。本组24例患者均耐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未出现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全胃或近端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地位,总结分析手术经验。方法对1994年1月-2005年12月十二年间该院施行联合脏器切除的47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脾脏切除14例,联合脾、胰体尾切除19例,联合部分横结肠切除5例,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联合肝左外叶不规则切除3例,联合双侧卵巢切除2例,联合胆囊切除1例,联合脾、胰体尾加部分横结肠切除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占2.1%,随访42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1%、34.9%和11.6%,中位生存时间为25.28个月。而同期随访的该院52例仅行姑息性手术(包括未联合其他脏器切除的姑息性胃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空场造瘘术等)或剖腹探查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2%、11.5%和0.0%(均P〈0.01)。中住生存时间为7.37个月。而与同期该院316例行标准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相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多(P〈0.05),住院天数相应较长。结论通过严格选择适应证,充分术前准备,加上良好的手术技巧和有效的术后处理,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挽救或明显延长一部分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筛选和克隆胃印戒细胞癌与正常胃黏膜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片段。方法 :采用mRNA差异显示法 (mRNAdifferentialdisplayPCR ,DD PCR) ,对比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mRNA的表达差异 ,克隆胃印戒细胞癌差异片段 ,经过RNA的斑点杂交、测序以及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 :胃印戒细胞癌与正常胃黏膜中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 ,发现与胃癌相关的差异表达条带 16条 ,其中 7条为缺失表达条带 ,9条为过度表达条带。对其中 4条差异表达条带进行克隆、测序 ,经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较和RNA的斑点杂交 ,表明确认其中 1条为GenBank/BLAST中尚未收录的片段。结论 :胃印戒细胞癌的mRNA差异显示证明 ,该EST序列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 克隆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基因,测定并分析其基因序列。方法 从人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Arresten基因;采用T-A突出端克隆,构建克隆载体pGEM-Arr,测定Arresten基因序列。结果 Arresten基因的克隆中,以特异引物Pr2为反转录引物的Arresten基因的扩增比用Oligo dT的效果好。其序列测定证实Arresten基因克隆成功。结果 Arresten基因需用适当方法克隆,是抗血管生成及肿瘤生成机制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