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先天性小耳畸形颞部高分辨率CT(HRCT)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表现。方法 对61例临床诊断先天性小耳畸形(69耳)患者颞部HRCT行MPR及CPR,观察其表现。结果 69患耳中,53耳外耳道骨性闭锁(53/69,76.81%),66耳(66/69,95.65%)锤骨畸形,55耳(55/69,79.71%)砧骨畸形,27耳(27/69,39.13%)镫骨畸形。60耳(60/69,86.96%)见不同程度面神经管(FNC)畸形,包括17耳(17/60,28.33%)FNC位于鼓室段低位,其中14例单侧小耳畸形FNC鼓室段低位,患侧FNC鼓室段上缘与水平半规管内端垂直距离[1.40(1.20,1.50)mm]大于对侧[0.80(0.60,0.80)mm,Z=-4.533,P=0.001]。57耳(57/60,95.00%)FNC乳突段前位,其中45例单侧小耳畸形FNC乳突段前位,患侧FNC乳突段中点至膝状神经窝前缘连线的垂直距离[7.10(5.70,8.50)mm]小于对侧[11.00(10.00,12.10)mm,Z=-7.531,P=0.001];2耳(2/60,3.33%)FNC迷路段-乳突段缺如;1耳(1/60,1.67%)FNC鼓室段-乳突段缺如;5耳(5/60,8.33%)见FNC鼓室段裂缺,3耳(3/60,5.00%)FNC明显纤细,7耳(7/60,11.67%)见FNC乳突段分叉畸形。结论 颞部HRCT及MPR、CPR能清晰显示先天性小耳畸形外耳道、各听小骨、听骨链及FNC畸形,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 (HRCT)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技术诊断外伤性听力镫病因的价值。方法 对104例经手术证实外伤性听骨链异常致听力镫患者(共109耳)采集颞骨HRCT,并以MPR显示听骨、CPR显示听骨链,观察听骨链镫表现。结果 HRCT结合MPR及CPR对锤砧及砧镫关节脱位、半脱位和听骨骨折的检出率均为100%。109耳中,53耳(53/109,48.62%)存在锤砧关节脱位(44耳)或半脱位(9侧),24耳存在(24/109,22.02%)镫关节脱位(20耳)或半脱位(4耳);其中29耳(29/109,26.61%)同时存在锤砧及砧镫关节脱位;1耳(1/109,0.92%)锤骨颈骨折合并锤砧关节半脱位,1耳(1/109,0.92%)砧骨短突骨折合并锤砧关节脱位,1耳(1/109,0.92%)钻镫骨骨折。结论 HRCT结合MPR显示听骨及CPR显示听骨链可有效诊断外伤性听骨链镫,为明确外伤性听力下降病因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量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宽径及T2信号强度并探讨其与年龄、体重及身高的变化关系。资料与方法选取217例无泌尿系统症状(临床表现为无尿路刺激、无排尿困难、无并发症之一)的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7组:第1组(20~29岁,n=22),第2组(30~39岁,n=29),第3组(40~49岁,n=47),第4组(50~59岁,n=45),第5组(60~69岁,n=37),第6组(70~79岁,n=22),第7组(80岁及以上,n=15)。MRI测量轴位外周带的五点及七点处宽径;测量闭孔内肌、臀肌、外周带的T2信号强度,并计算外周带的相对信号强度,即外周带分别与闭孔内肌、臀肌的比值。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上述MR测量值的变化特点。结果正常组前列腺的外周带宽径左侧为(1.15±0.25)cm,右侧为(1.16±0.23)cm。不同年龄段前列腺的外周带左右宽径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外周带分别与闭孔内肌及臀肌的T2信号强度比分别为4.97±1.33、2.80±0.68。结论外周带宽径随年龄的变化有先变大后减小趋势,T2信号强度随年龄增大有先增高后减低趋势,可出现局灶性信号减低。外周带左右宽径、体积及相对T2信号强度与身高、体重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PET/CT表现,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对肺癌、乳腺癌、胆管细胞癌等患者进行PET/CT检查发现的肾上腺转移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上腺转移瘤30例,检出33个转移灶,单侧27例,双侧3例。影像学特征:肾上腺肿大,浅分叶,密度不均匀;PET显示肿大的肾上腺有18F-FDG示踪剂的高摄取,浓聚程度(SUV值3.4~6.4),延迟扫描后(3.9~10.1)。结论:PET/CT对检出肾上腺转移瘤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寻找PD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影像学生物标记。方法将2014年7月~2017年5月 就诊于我院的23例确诊为PD的患者行头颅MRI及ASL检查,其中早期13例,中晚期10例;应用基于体素分析(VBA)技术观 察不同分期PD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特征;并用三维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分析不同分期P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的全脑平 均脑血流量特征。结果方差分析显示早期、中晚期P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全脑平均脑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 VBA分析发现,静息状态下,与正常对照相比,早期PD组的rCBF减低区主要分布于右侧枕上回和右侧额上回(P<0.001),中晚 期PD组的rCBF减低区主要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P<0.001);中晚期与早期PD组相比,表现为右侧中脑黑质、双 侧胼胝体等皮层下rCBF减低(P<0.001)。结论应用VBA的ASL技术发现,P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CBF发生改变,并且中晚 期与早期患者相比rCBF也有不同,提示此技术能够为找寻PD早期诊断和病程追踪的影像学生物标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共同性斜视儿童大脑皮层厚度改变.方法 经筛选和严格匹配后,对26例原发性儿童斜视及28例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学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进行高清MRI,采用Freesurfer软件计算2组受试者个体的皮层厚度指标,并进行逐顶点的组间比较,获得组间差异脑区.结果 与正常发育的对照组儿童相比,斜视组儿童存在参与立体视觉、高级视觉-注意相关脑区皮层、注意和执行控制相关的高级认知功能脑区皮层以及岛叶和扣带环路等皮层变薄.结论 儿童共同性斜视不仅是外周眼外肌的病理状态,也可能具有中枢起源的神经解剖基础,特别是视-运动和视觉-注意的高级视觉加工、注意和执行控制相关的高级认知功能脑区,以及到岛叶-扣带边缘环路的解剖改变,这些改变可以解释儿童共同性斜视的临床证候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骨骨巨细胞瘤(GCT)的CT、MRI征象,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颅骨GCT的CT、MRI表现, 5例患者均行普通CT平扫,2例行CT增强扫描;3例以颞骨破坏为主的病例,均行颞骨MRI平扫、增强扫描及HRCT扫描及听骨链、面神经计算机重建.结果 5例均单侧发病, 右侧4例、 左侧1例.CT平扫显示广泛的膨胀性骨质破坏、残存骨嵴及骨包壳.肿瘤信号多变,在T1WI呈低-等信号;在T2WI肿瘤呈不均匀的高信号,病灶周边T2WI呈现特征性的低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结论 颅骨GCT的CT平扫显示广泛的膨胀性骨质破坏不伴硬化边、残存骨嵴及骨包壳,T2WI病灶周边低信号是本病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颞骨HRCT扫描及听骨链、面神经CPR重建为术前评估听小骨、面神经受累情况,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MRI对脉络膜裂神经上皮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临床证实的脉络膜裂神经上皮囊肿的MRI表现,其中3例同时行磁共振增强扫描,8例曾行CT检查。结果21例脉络膜裂神经上皮囊肿均位于脉络膜裂内,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梭形及边界光滑锐利的脑脊液样信号影,囊壁及其内外均无异常软组织信号,囊肿周围无水肿征象,囊肿大小约为0.5 cm×0.7 cm×1.0 cm~1.8 cm×2.0 cm×2.3 cm,平均0.7 cm×1.0 cm×1.4 cm,3例行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结论MRI是诊断脉络膜裂神经上皮囊肿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微囊藻毒素亮氨酸精氨酸(MC-LR)是水华爆发时微囊藻属、鱼腥藻属等蓝藻产生的一种对人类有致癌性的藻毒素。MC-LR可对雄性动物生殖系统产生毒性,导致不育,主要表现为诱导细胞凋亡、破坏细胞骨架、干扰DNA损伤修复途径或损伤血睾屏障(BTB)功能等。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是生精小管中与生精细胞直接接触的体细胞,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抑制因子调节免疫反应以维持睾丸免疫稳态,亦可与邻近生殖细胞形成BTB,为各级生精细胞提供营养、支持和保护作用的微环境。MC-LR可引发睾丸Sertoli细胞炎症、诱导细胞凋亡、破坏BTB完整性,进而造成睾丸生精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经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患者67例钼靶影像,评价该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重要性。结果:67例经全数字化钼靶摄影诊断乳腺癌患者中,病理证实64例,诊断符合率为95.5%,其中肿块型41例,成簇分布恶性钙化型13例,结构紊乱6例,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影4例,病理结果不符3例。结论:全数字化钼靶乳腺摄影是目前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最有效和可靠的检查方法,简单方便又经济,对乳腺癌早期诊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