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应用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寻找PD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影像学生物标记。方法将2014年7月~2017年5月 就诊于我院的23例确诊为PD的患者行头颅MRI及ASL检查,其中早期13例,中晚期10例;应用基于体素分析(VBA)技术观 察不同分期PD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特征;并用三维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分析不同分期P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的全脑平 均脑血流量特征。结果方差分析显示早期、中晚期P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全脑平均脑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 VBA分析发现,静息状态下,与正常对照相比,早期PD组的rCBF减低区主要分布于右侧枕上回和右侧额上回(P<0.001),中晚 期PD组的rCBF减低区主要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P<0.001);中晚期与早期PD组相比,表现为右侧中脑黑质、双 侧胼胝体等皮层下rCBF减低(P<0.001)。结论应用VBA的ASL技术发现,P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CBF发生改变,并且中晚 期与早期患者相比rCBF也有不同,提示此技术能够为找寻PD早期诊断和病程追踪的影像学生物标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原发进行性冻结步态(primary progressive freezing gait,PPFG)是神经变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病3a内主要表现为步态冻结,随后出现姿势不稳,通常对多巴胺药物无反应~([1])。特征性表现为行走过程中突然出现短暂性步态受阻。特别是在开步、转身或障碍物回避时,是导致患者跌倒以及病残的常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目前国内外无PPFG合并白癜风的报道。本报道通过对1例以  相似文献   
3.
<正>臂丛神经支配上肢、肩周、胸上部和外侧部骨骼肌的运动及感觉,是一组重要的外周神经,并且走形复杂。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会导致上肢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致残率高,而且难以恢复。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病例汇报如下,并将其机制进行探讨。1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农民。因右手麻木3 y,加重伴活动不灵6 m入院。患者于3 y前受凉后出现右手麻木,无肢体活动不佳,无头痛头晕,无双下肢疼痛,未诊治。此后右手麻木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NA-155)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大脑皮层组织中的表达,初步阐明miRNA-155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每组24只。脑缺血/再灌注组通过Longa等改良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分离血管。采用TTC染色评估各组大鼠脑缺血梗死体积,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层组织中miRNA-155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24、48和72h时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缺血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5),并且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脑缺血梗死体积逐渐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24、48和72 h时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皮层组织中miRNA-15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随着灌注时间延长,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大脑皮层组织中miRNA-155高表达,其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 PSD)发病率逐年增高,有关PSD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除卒中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外,PSD的发生还与小血管病变、遗传因素等有关,但确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文章对PSD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患病率与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1])。PD的神经病理学特征包括黑质和腹侧被盖区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受损及缺失~([2]),神经细胞内胞质包涵体-路易小体沉积~([3])。Braak将PD的病理过程分为6期~([4]):1期嗅球以及前嗅核变性,可出现嗅觉障碍;2期退行性变逐渐进展累及低位脑干,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睡  相似文献   
7.
网膜素是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能够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与代谢综合征、炎症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循环网膜素水平是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独立预测因素,表明网膜素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调控。网膜素可能通过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分泌以及抗炎作用发挥着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文章将对网膜素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病理作用以及网膜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