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内多发性胶质瘤的CT与MRI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颅内多发性胶质瘤(MCG)CT与MBI特征,探讨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CG15例,其中CT检查4例,MRI检查7例,CT+MRI检查4例。对其临床及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共检出病灶34个,病灶主要分布于额叶、颞叶、顶叶。CT平扫病灶大多呈低密度或等密度,MR T1WI大多表现为低或等信号(96.1%),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100%);瘤周多为轻度或中度水肿及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大多表现为明显不均匀或花环样强化。结论 MCG具有一定的CT与MRI特征,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其在影像学诊断上仍需与转移瘤、多发性硬化、多发性淋巴瘤鉴别。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PET-CT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提示为乳腺癌的56例患者行PET-CT检查,检查范围包括乳腺癌原发病灶、区域淋巴结及全身脏器;完成常规扫描后,再应用特殊的乳腺扫描方式对乳腺部位重复扫描,然后进行PET图像投射采集及CT薄层扫描,分析两次PET-CT检查图像结果,并与手术后/或者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6例乳腺癌患者中PET-CT诊断为Ⅰ期4例,Ⅱ期31例,Ⅲ期6例,Ⅳ期15例;Ⅰ~Ⅱ期35例中,PET-CT提示腋下淋巴结转移34例,同侧乳内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Ⅲ~Ⅳ期21例中,肺转移8例,肝转移8例,骨转移11例(成骨型5例、混合型6例),脑转移1例。手术后/或者穿刺病理提示:原位癌2例,微小浸润型导管癌21例,浸润型导管癌33例;腋下淋巴结转移31例(31/34),诊断准确率91.2%。结论 PET-CT检查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与特异性,特别是在区域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灶诊断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有良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比分析脑内、外海绵状血管瘤(CA)的CT、MRI影像,进一步提高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颅内CA患者的CT、MRI影像,其中脑内型37例,脑外型6例.CT平扫/增强为30/18例,MRI平扫/增强43/20例.结果脑内型CA:CT平扫为混杂颗粒状稍高密度(22/25),3例呈高密度出血灶;MRI平扫可表现为Zabramskin Ⅰ型(11.9%)、Ⅱ型(83.4%)、Ⅲ型(4.7%),多呈短或等T1、稍长T2混杂信号且周边常伴明显短T2信号环;增强扫描病灶轻、中度强化或无强化.脑外型CA:6例全部位于鞍旁区.CT平扫为等密度(2/5)或稍高密度(3/5);MRI平扫为等T1或稍长T1、明显长T2信号;增强均明显强化,呈"揉面团"样,可为特有的渐进性、向心性强化.结论颅内CA无论脑内型还是脑外型多数都具有典型的CT、MRI表现,少数脑内型CA以出血为首发表现,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探测宫颈癌术后复发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仪器为Siemens Biograph Sensation 16 PET/CT.56例病理证实宫颈癌患者,禁食4~6h,静脉注射18F-FDG 60min后进行PET/CT检查,采集方式为3D模式.由放射学与核医学各一位医生对其图像进行判定,与同期CT、SCC比较,并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判断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经过病理和随访观察56例患者中有33例发生复发或(和)转移,18F-FDG PET/CT对复发性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1%(27/29)、88.9%(24/27)、90.0%(27/30)、92.3%(24/26)和91.1%(51/56)、CT分别为69.7%(23/33)、82.6%(19/23)、85.2%(23127)、65.5%(19/29)和75.5%(42/56);SCC诊断效能分别为80.6%(25/31)、92.0%(23125)、92.6%(25/27)、79.3%(23/29)和85.7%(48/56).结论 PET/CT显像对宫颈癌复发的检测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术后患者SCC升高的情况下,18F-FDG PET/CT有助于探测隐匿性复发或转移病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神经元逐渐发生变性凋亡所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长,且进行性加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大多不明。由于同其他很多疾病和病症相重叠,所以其临床和病理表现复杂,加之缺乏特异的生化、病理及影像学特征,国内外对该组疾病认识仍然不足。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MRI和MRS对该组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认识不断加深,其中MRS作为目前唯一无创性研究活体组织器官、组织代谢、生化变化及化合物定量的分析方法,广泛用于神经和精神病学研究,倍受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压性脑积水(NPN)病因不同,以分流手术治疗最有效,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一。结合我院1998~2003年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治疗NPN18例,就影响分流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9.
腹腔乳糜漏是胃肠道肿瘤术后少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腹部肿瘤根治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约为7.4%[1]。胃癌D1、D2根治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为1.99%[2],而胃癌D2以上术式发生率可达5.7%~11.8%[2-3]。结肠直肠癌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为1.0%~3.6%[4]。乳糜漏的危害在于高流量时可丢失大量的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和维生素(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迅速出现消瘦和严重的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而致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去卷积法肝脏CT灌注成像时对比剂剂量和注射流率对灌注参数值的影响.方法 对8只实验兔采用配伍组设计:处理因素为注射流率,分别为0.5 ml/s、1.0 ml/s、1.5 ml/s;配伍因素为对比剂剂量,分别为0.5 ml/kg、1.0 ml/kg、1.5 ml/kg.将灌注扫描数据传入工作站,利用Perfusion 3中的肝脏灌注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各灌注值.结果 对比剂剂量对主动脉、门静脉和肝实质增强峰值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比剂注射流率对主动脉、门静脉的增强峰值时间有显著性影响(P<0.05);注射流率和剂量对肝血流量(HBF)、肝动脉指数(HAF)、肝血容量(HBV)、毛细血管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去卷积法肝脏CT灌注成像可以定量研究肝脏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稳定,对对比剂剂量和注射流率要求相对不高,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