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爱梅  彭雁忠 《广东医学》2001,22(11):1012-1012
为探讨急性阑尾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变化 ,我们于 2 0 0 0年检测了2 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和 17例正常人血浆TNFα的含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男 17例 ,女 6例 ;年龄 2 1~ 4 8岁 ,平均3 4 5岁 ,并排除了合并症。17例正常人表 1 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术后与正常人血浆TNFα含量、白细胞计数及腋温比较 x±s例数TNFα(pg/ml) WBC(× 1 0 9/L) 腋温 (℃ )正常人 1 7   89.36± 2 3 .1 8   5 .5± 1 .2   36 .3± 0 .5急性阑尾炎术前 2 3 2 33 .41…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核糖核酸(RNA)对实验性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家兔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在不同阶段进行肝内核糖核酸含量测定和用光镜、电镜观察肝组织相应的变化。结果:感染血吸虫后,肝内RNA含量减少,光镜下肝细胞变性坏死与胶原纤维分布明显增多。经RNA治疗后,肝内RNA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套快速、灵敏和特异的人抗黏液蛋白A(MxA)基因启动子中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88/-123位多态性检测体系,为合理应用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方法 对经IFN-α治疗的患者进行HBV DNA、HBV基因分型及MxA基因启动子中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88/-123位多态性位点检测,确定基因多态性与IFN-α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条件优化实验,建立MxA基因启动子中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88/-123位多态性荧光PCR检测体系,并通过与DNA序列分析法检测结果的对比,验证荧光PCR检测体系的灵敏性及特异性,从而对该体系的临床适用性进行初步评估.采用卡方检验计算P值、回归分析法计算对比率和95%可信区间.结果 MxA基因启动子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中-88位为G/T杂合型和-123位为C/A杂合型者皆为IFN-α敏感型,-88位为G/G纯合型和-123位为C/C纯合型者为IFN-α不敏感型.与DNA序列分析的金标准相比,荧光PCR检测的符合率为99.65%.结论 荧光PCR检测体系,可灵敏、快捷地检测患者MxA基因多态性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PEg-IFNα-2b)治疗低水平HBsAg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就诊,HBsAg<500 IU/mL且开始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析在治疗第24周、第48周HBsAg清除率及相关疗效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88例患者,在0~48周达到HBsAg清除有45例,其中应答组与未应答组性别、HBsAg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HBsAg清除的45例中,24例使用PEg-IFNα-2a治疗,21例使用PEg-IFNα-2b治疗,两组HBsAg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5);治疗第24周时新增HBsAg清除患者25例,经多因素分析,基线HBs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991,95%CI=0.983~1.000,P=0.042);治疗第48周时新增HBsAg清除患者10例,经多因素分析,第24周HBsAg下降率有统计学意义(OR=1.063,95%CI=1.077~1.123,P=0.027)。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sAg<500 IU/mL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sAg 清除率明显高于基线水平高者;PEg-IFNα-2a、PEg-IFNα-2b疗效无差异。治疗过程中第24周HBsAg下降幅度可预测治疗48周时HBsAg清除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志贺氏菌(Sh)、O139霍乱弧菌(O139VC)和空肠弯曲菌(CJ)的多联实时荧光PCR定量方法。方法根据Sh的ipaH基因序列、O139VC的wbfR基因序列、CJ的c基因序列的开放读码框(orf),分别利用ABI primer experess 2.0和DNAStar中的Primer Select软件设计出数对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筛选出最佳的各组引物和探针组合,对引物、探针的浓度、Mg2 浓度、Taq酶的用量、反应条件等进行优化,从而建立了检测临床标本中Sh、O139VC和CJ的多联荧光PCR反应体系和检测方法。结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均达到100copies/ml。结论多联实时荧光PCR方法可同时定量地检测临床标本中Sh、O139VC、CJ,结果显示快速简便,准确高效,有利于上述病原菌所致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时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肝纤维化时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动态改变.方法3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病理组.于感染血吸虫尾蚴后第70,100,130天,每组随机选6只取血和肝分别作血浆ET含量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结果正常组各阶段间ET和HYP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组血浆ET含量和肝HYP与肝胶原纤维分布面积百分比均随着病程延长而增加.结论结果提示肝纤维化时血浆ET含量的增加可能参与了肝组织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时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 N Fα) 的动态变化。【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感染组。于感染尾蚴后第70 ,1 00 ,130 d ,每组随机选6 只取血和肝,进行免疫、生化、病理观察。【结果】感染组血浆 T N Fα、透 明 质 酸( H A) 、肝 组 织 羟 脯 氨 酸( H Y P) 、肝胶原纤维含量、肝胶原纤维分布面积百分比均 显著高 于正 常组( P < 0 .0 1) , 血浆 T N Fα与血浆 H A 、肝组织 H Y P、肝胶原纤维含量、肝胶原纤维分布面积百分比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T N Fα参与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兔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雁忠  詹春华 《湖南医学》1999,16(4):256-257
目的 研究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时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感染组。于感染尾蚴后第70、100、130d,每组随机选6只取血和肝,进行免疫、生化、病理观察。结果 感染组血浆TNF-α、有质酸(H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交原纤维含量、肝胶原经每人发是分比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乐TNF-α与血浆HA、肝细胞HYP、肝胶原纤维含量、肝胶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家属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CHB患者家属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以提高乙肝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问卷的方式,对211例乙肝患者家属接种乙肝疫苗的态度和需求进行调查,在我们成立的乙肝病友俱乐部给予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针对性地认知干预.结果 94.31%的患者家属了解乙肝疫苗的作用,90.99%的家属认为有必要接种乙肝疫苗,100%的家属希望从医务人员处获得预防知识.结论 医务人员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认知干预,重视这一易感染群体的乙肝预防工作,阻断乙肝的传染,提高乙肝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