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铁成 《抗癌之窗》2014,(10):27-29
手术切除是乳腺癌治疗历史中出现最早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乳腺癌根治术有近12年的历史,近30年来乳腺癌的手术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乳腺癌保乳术、保留腋窝的手术、肿瘤整形手术等新方法、新技术逐渐开展。但治疗乳腺癌是只要切了就可以吗?还需要做其他的治疗吗?这要从人类对乳腺癌的认识说起。乳腺癌根治的概念来自德国病理学家Rudolf Virchow(1821-1902)对死后的乳腺癌患者的解剖观察,他认为乳腺癌开始时可能属于局部病变,然后沿筋膜平面和淋巴管道播散,通过外科就能够治愈。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十二指肠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45例十二指肠癌的诊治方法及预后作用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十二指肠癌确诊率为95%(20/21),十二指肠X线低张造影检出率为96%(22/23),腹部B超及CT的检出率分别为29%(13/45)及73%(19/26),5例行核磁共振(MRI)检查,4例显示肿瘤。手术治疗44例,肿瘤切除率为53%(24/45),根治性切除率为42%(19/45)。根治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9%、26%,肿瘤未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仅为5个月。结论 联合应用纤维十二指肠镜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能较理想地诊断各段十二指肠肿瘤。B超、CT及MRI均能判断梗阻性黄疸者的梗阻部位,且有助于检出转移瘤。手术切除肿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外科医师使用手术器械缝合组织的方法已延续了近200年.作为最成功的手术器械之一,吻合器在现代外科中的使用已十分广泛,胃肠管手术的所有人工缝合都可以通过吻合器进行,胃肠管吻合器被认为是20世纪下半叶手术器械领域最重要的进展[1].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在进行食管肠管吻合、低位直肠癌保肛等手术时都愿意使用吻合器.使用直线闭合器进行的胃肠管闭合手术是黏膜黏膜对合,临床实践表明,这种黏膜黏膜对合也能顺利愈合,对传统的胃肠管吻合的"浆膜浆膜对合"观念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胰体尾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胰体尾腺癌的临床特点、肿瘤行为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6年8月我院腹部肿瘤外科收治的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108例胰体尾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84%(91例)为导管腺癌。46%(50例)出现同时性远处转移,血行转移40%(43例)以肝转移为主(41例,38%),种植转移19例(18%)。54%(58例)切除了肿瘤,Ⅰ、Ⅱ、Ⅲ、Ⅳ期病人手术切除率分别为100%(5例)、100%(33例)、5%(1例)和38%(19例),差异显著(χ^2=56.80,P<0.001)。和未切除肿瘤的病人相比,手术切除病人的男性比例(53%:72%,χ^2=3.92,P=0.048)显著较少,出现上腹痛(66%:84%,χ^2=4.78,P=0.029)、体重下降(22%:42%,χ^2=4.78,P=0.029)和种植转移的比例(0:38%,χ^2=26.74,P<0.001)显著较低。I、Ⅱ、Ⅲ、Ⅳ期病人中位生存分别为35(11~73)、14(1~83)、6(2~25)和4(1~20)个月,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0.07,P<0.001)。Ⅲ、Ⅳ期胰体尾腺癌手术切除后中位生存8(2~25)个月,显著长于未切除病人的4(1~13)个月(χ^2=17.06,P<0.001)。结论胰体尾腺癌手术时出现同时性远处转移的几率大。男性、上腹痛、体重下降、种植转移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降低。Ⅲ期病人虽然手术切除率较Ⅳ病人为低,但是术后生存无显著差异;对Ⅲ、Ⅳ期胰体尾癌而言,原发灶能够切除的病人术后生存期较长。  相似文献   
5.
恶性肠梗阻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MBO)指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文献报道的晚期肿瘤合并MBO的发生率约为5%~43%。最易出现MBO的前三位肿瘤分别为卵巢癌、结直肠癌、胃癌。除腹腔内的原发性和转移性病灶外,恶性肿瘤治疗本身也可以引起MBO。非肿瘤因素(如术后肠粘连、放疗诱导的肠腔狭窄、腹内疝等)导致的肠梗阻约占所有MBO的3%~48%。多数MBO患者处在无法治愈的晚期或者终末期,临床治疗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局部复发的外科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者中,有30%~50%的患者只出现单独的盆腔脏器衰竭;盆腔局部复发为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复发肿瘤不能切除,患者只能接受结肠造瘘、化疗等姑息性治疗,疼痛、出血、肠瘘、尿瘘、肠道尿道梗阻等症状常使患者痛不欲生。因此,直肠癌术后盆腔内局部复发是肿瘤治疗领域最有挑战性的难题之一,通过良好的局部控制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肝转移的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转移,指瘤细胞离开肿瘤原发部位、迁移到其它组织器官并且克隆化生长。肿瘤转移经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步骤:瘤细胞脱离原发肿瘤、浸润周围组织、进入循环系统、逃逸免疫反应、进入远处的毛细血管床并且滞留、激活新生血管形成,最后在远处部位克隆化增殖。就大多数结直肠癌而言,肝脏是主要的转移发生部位,进展期病人肝转移的发生率在50%~70%左右。即使接受最有力的全身化疗,诊断后病人的中位存活期只有4~6个月。超声检查、血清CEA(癌胚抗原)水平、原发灶层素染色评估基底膜形成等方法是目前常用的预测肝转移的检查方…  相似文献   
8.
OK432(力尔凡)是由溶血性莲球菌Su株经青霉素处理、冷冻干燥制成的菌苗,在日本常用于癌的免疫治疗.OK432(力尔凡)主要通过免疫增强发挥其治疗作用.OK432(力尔凡)的治疗作用由免疫细胞介导和细胞因子介导.OK432(力尔凡)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能够杀死IFN-γ或者TNF-α处理的癌细胞.OK432(力尔凡)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对自体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通过CD11b/CD18和ICAM-1之间的反应实现的.OK432(力尔凡)诱导的单核细胞能够杀死自体瘤细胞,OK432(力尔凡)抑制肿瘤生长的主要机制.OK432(力尔凡)刺激淋巴细胞后,显示出LAK细胞活性,这种激活的淋巴细胞甚至对抗NK细胞的瘤细胞都显示出活性.  相似文献   
9.
迷信犯罪是利用迷信手段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本文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民俗信仰问卷、简易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对这类犯罪的30例(称研究组)及对照组进行检测。发现研究组有如下心理特征:个性内向(E分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情绪稳定性(N)、精神病质(P)及掩饰(L)等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信鬼神;而躯体化症状前者较后者多得多,但前者与癔病并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远端胆管癌外科治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远端胆管癌外科治疗的并发症、术后生存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2年间外科治疗的 2 3例远端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患者其术前症状持续的时间 ( 0 .5 0± 0 .18)个月显著短于无手术并发症的患者 ( 1.2 9± 0 .2 3 )个月 (P <0 .0 5 )。总体术后中位时间生存 18( 1~ 70 )个月 ,17例 ( 73 .9% )生存 1年以上 ,5例 ( 2 1.7% )生存 3年以上 ,2例 ( 8.7% )生存 5年或 5年以上。是否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时是否出现远处转移与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首发症状持续时间可能和外科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是治疗远端胆管癌的有效手段。手术时出现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