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CT双能量成像在肺内非小细胞肺癌、结核、炎性结节等不同肺结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温州市人民医院经常规体检或CT检查收治的疑似肺内实性结节患者95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小细胞肺癌组(n=42)、结核组(n=33)、炎性结节组(n=20),所有患者均行CT双能量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评估患者CT影像形态学特征(血管受累、病灶钙化、淋巴结增大、结节边缘、部位、强化特点),同时测量比较CT双能量成像相关定量参数[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of arterial phase,NICAP)及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of venous phase,NICVP)、能谱曲线斜率(K40~100keV)]。分析比较三组肺结节病变间CT双能量成像相关定量参数的差异。评价CT影像特征、CT双能量成像相关定量参数兼备诊断肺实性结节的效能。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非小细胞肺癌、结核、炎症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等诊断效能指标。结果 三组肺结节病变的血管受累、病灶钙化、淋巴结增大、结节边缘、部位、强化特点等CT征象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结节多呈血管受累、淋巴结增大、结节边缘呈毛刺/分叶状、发病于两肺下叶、强化不均匀;结核组结节多呈病灶钙化、结节边缘不光整,发病于两肺上叶、强化不均匀;炎性结节组结节多呈边缘不光整、发病于两肺下叶、强化均匀。三组肺结节病变的NICAP、NICVP、K40~100keVap.、K40~100keVv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呈炎性结节组>非小细胞肺癌组>结核组的顺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CAP、NICVP、K40~100keVap.、K40~100keVvp.均可用于鉴别诊断炎性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核(P<0.05)。NICAP+NICVP+K40~100keVap.+K40~100keVvp.评价炎症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核的ROC曲线AUC、敏感度及特异性等诊断效能指标均较高。结论 CT可清晰地描述非小细胞肺癌、结核及炎症的形态学特征,但三种肺结节病变在形态学特征存在重叠,因此鉴别诊断的价值有限。CT双能量成像定量参数分析为非小细胞肺癌、结核及炎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可提高临床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5T MR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8月至2015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第三临床学院收治肝癌患者39例,共75个病灶,均行微波消融治疗,比较肝癌微波消融术后≤7d,8d至3个月,4~6个月,7~12个月MR表现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7d,消融区域主要表现为T1WI高信号区周边围绕环形低信号,T2WI中心区域等低信号,周围条带状高信号。随着随访时间延长,T1WI等高信号逐渐减低,T2WI呈均匀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消融区多数呈环状强化,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低至无强化。本组患者共发现11例肿瘤局部进展,10例表现为肿瘤边缘结节,1例表现为病灶增大,T2WI序列呈稍高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增强后3D-VIBE有中度以上的动脉期强化,DWI成高信号、ADC值减低。结论 1.5T MR能在肝癌微波消融术后早期评估手术疗效,及时发现术后残留病灶与术后并发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温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临床怀疑腭裂或有腭裂家族史的69名孕妇,同期采取二维超声、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ing,MRI)对胎儿腭裂进行产前诊断,依据最终随访结果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诊断胎儿腭裂与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分别为0.709和0.765;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腭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05%、92.96%、94.12%和74.29%;MRI则分别为85.37%、92.96%、94.59%和81.25%。上述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相当(P>0.05)。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半量化评分对胎儿腭裂风险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和0.914,诊断临界值分别为2.5分和3.0分。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腭裂具有一定的定性、定量诊断价值,可替代MRI对胎儿腭裂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MR表现。结果6例线粒体脑肌病的脑部病灶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病变主要累及颞叶、顶枕叶灰白质,甚至基底节区、脑干,大部分呈对称分布,呈多发性,游走性,与血管支配区分布不一致,还可见基底节钙化和脑萎缩。DWI显示病变多表现为ADC值升高。结论线粒体脑肌病的脑部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检查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价值,结合肌肉活检可明确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