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重组酶聚合酶核酸扩增技术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的方法.方法 基于耶尔森氏菌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及探针;通过对不同温度的检测来优化反应温度;通过对不同菌株的DNA模板进行检测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通过对不同稀释浓度的样本DNA模板进行检测来确定灵敏性;通过模拟样品进行应用评价.结果 基于鼠疫耶尔森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环指蛋白RNF181与Hippo/YAP对脑胶质瘤SHG44细胞恶性程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体外培养,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过表达RNF181,对比分析RNF181 过表达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细胞干性和体外侵袭及转移能力;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RNF181及Hippo/YAP的表达,明确RNF181与Hippo/YAP的关系;最后通过免疫荧光共定位分析RNF181和YAP在SHG44细胞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后SHG44中RNF18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1.95±0.06、0.39±0.06,明显高于对照组1.05±0.03、0.23±0.06和Negative组1.03±0.04、0.24±0.07;YAP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2.63±0.12、0.71±0.06,与对照组1.02±0.04、0.29±0.05和Negative组1.03±0.05、0.31±0.07比较,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免疫荧光和Transwell 实验证实, RNF181过表达组细胞数、细胞增值率及SHG-44穿膜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egativ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表明RNF181和YAP在SHG44细胞核内共表达。结论 RNF181过表达增加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可能是通过Hippo/YAP信号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Enterprise支架与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28例共133枚复杂动脉瘤,Enterprise支架治疗67例(68枚),Solitaire支架治疗61例(65枚),比较两组术后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12个月血管造影随访结果。结果 Enterprise支架治疗组和Solitaire支架治疗组术后30 d内患者临床并发症有血栓形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和脑出血,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月血管造影随访结果示两种支架栓塞率及再通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nterprise支架和Solitaire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均良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大鼠不同组织中端粒长度变化及其与IA大小相关性。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25),即对照组和IA组,手术造模。术后6个月,采集SD大鼠组织标本,包括血液、皮肤、肌肉组织、心肌、主动脉、脾脏及肾脏的组织标本。血管铸型观察颅内动脉瘤发病情况。提取各标本基因组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算端粒长度,并将不同部位组织的端粒长度与IA形成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A组共有20只(80%)大鼠形成了动脉瘤,其中17只(68%)形成了Ⅱ期或Ⅲ期瘤体,5只(20%)为多发动脉瘤,共形成28处瘤体。IA组大鼠心肌组织和主动脉组织端粒长度增加,血液中细胞端粒长度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组大鼠中,仅脾脏组织和骨骼肌组织端粒长度呈负相关(r=-0.515,P<0.05),心肌组织端粒长度与IA大小呈正相关(r=0.585,P=0.014)。结论 在IA大鼠体内,外周血细胞端粒长度缩短,主动脉组织端粒长度增加,心肌细胞端粒长度增加且与IA大小呈正相关;端粒长度在不利因素作用下的变化趋势及程度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ABCD2 评分及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的预测价值,并分析改良ABCD2评分及CTA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98例TIA的临床资料及CTA资料。采用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的同时,附加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检测结果进行评分,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根据头颈CTA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正常或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结果 698例TIA中,7 d内166例发生脑梗死;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呈现递增趋势(P<0.05)。责任血管重度狭窄组7 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而中度狭窄组明显高于正常或轻度狭窄组(>P<0.05)。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责任血管重度狭窄率、多支血管病变比例均呈现递增趋势(>P<0.05),而3组病变血管位于前循环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改良后ABCD2评分及CTA检查对TIA的脑梗死风险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血管内治疗的25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7例患者共261枚动脉瘤,其中259枚动脉瘤顺利栓塞,2枚动脉瘤未能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栓塞211枚,Ⅱ级37枚,Ⅲ级11枚。术中出现脑血管痉挛13例、动脉瘤破裂再出血5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3例、弹簧圈部分脱出至载瘤动脉2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Ⅳ级患者3例和术中动脉瘤破裂再出血患者1例死亡。237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42月,改良Rankin评分0~2分229例,3~5分8例;9例动脉瘤复发和2例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均再次栓塞治疗,其余患者未发生动脉瘤复发和再出血,并且17枚Ⅱ级栓塞和5枚Ⅲ级栓塞的动脉瘤达到Ⅰ级栓塞。结论血管内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强化内科治疗(AMT)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EIT)对颅内前后循环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纳入AMT与AMT联合EIT对sICAS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包括30 d内和远期(≥12月)的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死亡。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993例sICAS。Meta分析显示:无论是前循环,还是后循环,两组30 d主要终点事件(P>0.05)、远期卒中(P>0.05)、远期TIA(P>0.05)风险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目前情况下,不论颅内前循环还是后循环sICAS,不推荐EIT作为初始治疗方法;对于AMT无效以及严重sICAS合并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病人,可考虑EIT;对于个体化定制EIT与最佳药物治疗,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过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 HIF-1α)对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恶性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HG44细胞,转染过表达HIF-1α入SHG44细胞,评估HIF-1α转染效率;对比分析HIF-1α过表达对SHG44细胞的增殖、干性、迁移和侵袭的影响;ELISA法检测肿瘤相关炎性反应因子(TNF-α,IL-10,IL-17和IL-1β),Western blot检测SHG44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炎性小体3(inflammasome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GSDMD、GSDME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明确HIF-1α对焦亡的关系。结果 HIF-1α过表达后SHG44细胞明显肿胀增多,细胞的增殖、干性、迁移和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炎性因子(TNFα,IL-10和IL-1β)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而肿瘤炎性反应抑制因子IL-17表达水平明显下降;HIF-1α过表达后焦亡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GSDMD、GSDME和TGF-β1)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HIF-1α过表达可能通过促进焦亡提高SHG44细胞的增殖、干性、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0.
董俊强  裴美娟  黄生炫  李学文  滕川 《武警医学》2021,32(12):1060-1064
 目的 探究环指蛋白187(ring finger protein 187,RNF187)过表达后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系U87,转染过表达RNF187入U87细胞,对比分析RNF187 过表达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细胞干性和体外侵袭及转移能力;最后通过检测RNF187及焦亡标志物,即炎性小体3(inflammasome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GSDMD和GSDME的表达,明确RNF187与焦亡的关系。结果 CCK-8、细胞克隆和Transwell 实验证实,RNF187过表达后U87细胞形态上肿胀肿大,且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较对照组增强,RNF187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2.24±0.16)高于其他两组;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RNF187过表达后焦亡相关标志物(NLRP3、ASC、GSDMD、GSDME)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RNF187在胶质瘤细胞表达增多,增加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可能是通过促进焦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