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意义。方法 176例LDH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7例。2组同时给予相同的脱水、消炎等常规治疗外,观察组给予冯氏脊柱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脊柱安慰手法治疗,疗程20天。治疗前后对2组分别进行症状学评价(ODI指数)、神经根刺激体征(RS)观察、结构力学紊乱体征(PS)量化评分和突出间盘组织椎管内占位情况的MRI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ODI指数、RS值和PS值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后观察组ODI指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R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S值治疗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测量结果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手法纠正"骨错缝"可促进LDH症状缓解,但症状改善与突出髓核的形态及结构学变化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手法治疗的重点在于恢复脊柱功能和建立代偿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DEAL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显示腰骶神经受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明显腰腿痛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正常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组,行腰骶神经根IDEAL序列冠状位薄层扫描和常规扫描,所有图像均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后处理,观察腰骶神经根的受压特点及其与突出椎间盘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40例中有92组腰椎间盘不同程度的疝出,而由此引起的神经根受压共81组,其中神经根侧隐窝段受压的概率显著大于椎管内段,但是任何部位的神经根受压好发生于同侧还是双侧受压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8)。另有4组神经根受压由增厚的黄韧带或骨质增生引起;有6组由神经根鞘囊肿引起。受压神经根的影像学表现为:(1)神经根局部缺损样压迹;(2)走行的改变;(3)形态的改变,包括局部肿胀,甚至截断样改变;(4)与邻近组织局部粘连,边界不清,边缘模糊;(5)局部脑脊髓间隙变窄或消失。结论 IDEAL序列能直观显示腰骶神经根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受压特点,能够对神经根受压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受压程度评估,对判断腰骶神经受压、损伤等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也能为临床早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利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脊柱三维重建软件模拟新医正骨疗法的拇指触诊法,重建棘突顶线,验证冯天有提出的棘突顶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因改装健康体检接受腰椎CT检查的军事人员18名,男性,年龄23-28岁,平均(24.94±1.08)岁。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用容积漫游法高分辨率模式进行三维重建腰椎,显示受检者腰椎棘突顶部形态。结果棘突顶部呈"山嵴"样骨性标志,呈一条直线,可显示棘突顶线。18名受检人员共90个棘突顶线,其中73个棘突顶线与脊柱中心轴线重合或平行,17个棘突顶线偏歪与脊柱中心轴线交角。下腰椎(L_4、L_5)椎体棘突顶线偏歪率较上腰椎(L_1、L_2、L_3)显著增高(P0.01);椎间盘发生明显退变(膨出或突出)节段较正常椎间盘所涉及的棘突顶线偏歪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①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成功的显示棘突顶线。CT三维重建棘突顶线为脊柱手法诊断、治疗、机理探讨、学术交流及方法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客观及标准化的影像手段。②棘突顶线偏歪与脊柱负荷增大、椎间盘退变、突出相关,进一步验证了冯天有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学说和椎体位移理论。  相似文献   
5.
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胰腺癌患者3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12例,正常胰腺8例,以4.0ml/s的速度团注造影剂50ml后8s,采用Siemens Bodyperfusion体部灌注成像序列,对选定部位相邻两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结束后追加造影剂50ml(2ml/s)进行常规胰腺扫描,扫描分为动脉期、胰腺期,分别为注射造影剂后25s、45s.动态增强图像用Siemens Perfusion CT/VA11A软件处理,生成256色彩色灌注图,测量血流量、血流容积、无血管血流量、组织强化峰值、灌注起始时间和峰值时间值.结果:胰腺癌的血流量、血流容积、强化峰值较急性胰腺炎、正常胰腺低(P<0.01);灌注起始时间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胰腺癌较急性胰腺炎灌注峰值时间长(P<0.05),与正常胰腺无差别;彩色灌注图直观、方便,在病变的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如果要定量分析,仍需测量灌注值.采用Siemens Perfusion CT/VA11A软件得到的正常胰腺灌注值为(0.84±0.32)ml/(min·ml).结论:胰腺癌的血流量、血流容积、强化峰值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急性胰腺炎、正常胰腺的普遍下降;彩色灌注图直观、方便,在病变的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est-bolus法、K空间中心填充法及并行采集技术在颈部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对87例可疑颈部动脉病变的患者行3DCEMRA,步骤为:(1)确定扫描延迟时间:用Test-bolus法测量对比剂到达主动脉弓的峰值时间,扫描数据采用K空间中心填充法,得到扫描延迟时间=峰值时间.(2)用GRAPPA并行采集技术缩短扫描时间.(3)3DCEMRA扫描.(4)对图像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法三维重组,将图像质量分为3个等级,Ⅰ级为动脉信号均匀,显影清晰,静脉几乎不显影;Ⅱ级为动脉信号均匀,显影清晰,静脉轻度显影(信号强度小于动脉信号);Ⅲ级为动脉信号不均匀,静脉明显显影(信号强度等于或高于动脉信号).评价图像质量及病变显示情况.结果 以2 ml/s的流率注射对比剂,到达主动脉弓的峰值时间为11~28 s,平均为19 s.87例患者颈动脉图像质量分级:Ⅰ级者82例(94.25%),Ⅱ级者5例(5.75%),Ⅲ级者0例.87例患者中15例(17.24%)显示颈部动脉无异常.72例(82.76%)共186个血管段有病变,其中动脉轻度狭窄占26.88%(50/186),中度狭窄占23.12%(43/186),重度狭窄占41.94%(78/186),椎动脉迂曲占1.61%(3/186).结论 利用Test-bolus技术、K空间中心填充法确定最佳扫描延迟时间,用并行采集技术缩短扫描时间,能获得高浓度、高分辨率、大范围的高质量颈动脉图像,对颈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门脉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在门脉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患者行CEMRA检查,其中肝癌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6例,门脉血栓形成3例。肝脏局灶性结节1例,无肝脏疾患者4例,用团注实验剂量法测定门脉峰值通过时间,确定扫描时间,Gd-DTPA用量为30ml,所有图像均用MIP法重建后观察门脉系统是否闭塞、狭窄及有无侧枝循环,结果:门脉峰值通过时间为30-40s,CE-MRA对门脉系统各种病变显示清楚。结论:CEMRA是一种有效的门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团注(Bolus)技术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最佳延迟时间设定中的作用和意义。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患者326例分三组进行比较,第一组87例采取经验值设定延迟时间;第二组109例运用智能跟踪技术启动扫描;第三组130例采取Test Bolus技术,根据测得目标血管的时间一密度曲线设定延迟时间。结果:第一组图像质量优22例、良38例、差27例;第二组图像质量优62例、良44例、差3例;第三组图像质量优120例、良8例、差2例;Test Bolus技术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经验值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智能组,腹主A组无显著差异(P〉0.05),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用Test团注测试扫描技术设定延迟时间能得到优质的CTA原始图像,有利于多层螺旋CT取得更好的三维血管重建图像。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MRI分期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癌磁共振成像(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80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盆腔MRI检查,MRI的成像序列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脂肪抑制T2加权像、弥散加权成像,以及钆喷酸葡胺增强T1加权像.观察肿瘤的位置、信号特征及侵犯范围.将MRI所见与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 MRI对宫颈癌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8.73%.对宫旁侵犯判断的准确率为92.50%,特异度为91.18%,敏感度为100%.MRI与病理诊断的差异主要与宫旁浸润的评价差异有关.结论 MRI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是宫颈癌诊断中重要的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对原发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原发肾上腺皮质癌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分别作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5例患者作了化学位移成像(CSI)序列扫描。结果 MRI对原发肾上腺皮质癌的定位、定性的准确性分别为89%和100%。原发肾上腺皮质癌典型表现为肿瘤体积较大(〉5.0 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或侵犯周围结构,信号不均匀,内有不规则坏死区或出血灶,增强后肿瘤呈不均一明显强化;83%(15例)肿瘤见侵犯周围结构和(或)远处转移。与同相位图像比较,反相位图像上5例肿瘤的信号强度无明显下降。结论 MRI能很好地确定肿瘤的起源,观察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以及下腔静脉受侵情况,对原发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