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HBeAg(+)、HBsAg(+)慢性无症状携带者和单纯HBsAg(+)携带者血清中FIL2R,结果:两者血清中FIL_2R均明显高于抗-HBs(+)及抗-HBs(-)的健康人(P<0.01);而健康人血清中FIL_2R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LightCycler实时监测PCR定量分析血清HBV 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验LightCycler实时监测PCR(real-time detection PCR,RTD-PCR)对血清中HBV DNA定量检测的灵敏性和可重复性,探讨HBV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的关系。方法 HBV定量按深圳匹基公司乙肝PCR荧光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对乙肝标志物已明确的773例血清中HBV DNA定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时监测PCR对血清中HBV DNA定量检测的灵敏性高,可检测低至1000拷贝/ml血清;可重复性好,批间误差<20%;各种标志物类型的血清HBV DNA含量分布情况表明,HBV血清标志物中HBeAg与HBV DNA含量有明显的关系,一般HBeAg阳性血清HBV DNA含量较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例外。结论 LightCycler实时监测PCR对血清中HBV DNA定量检测灵敏性高可重复性好;仅根据HBV血清标志物往往不能确定乙肝患者HBV DNA复制水平的高低,HBV DNA定量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地高辛素探针原位杂交技术研究52例慢性HBV感染者肝内HBV DNA分布,发现在病毒高复制期,HBV DNA阳性肝细胞以弥漫性分布为主,肝细胞HBV DNA表型为胞浆型和核型,在病毒低复制期肝内HBV DNA阳性肝细胞以小叶聚集分布为主,多分布于灶性坏死和碎片状坏死区,在病毒非复制期,HBV DNA阳性肝细胞以局灶性分布为主,表型多为包涵体型和核型。提示在漫长的HBV感染过程中,肝内HBV DNA阳性肝细胞的分布经历弥漫性—小叶聚集性—局灶性的演变过程,该过程反映肝组织内HBV的清除模式。HBeAg(+)的慢性HBV无症状感染者肝组织病变轻可能是由于HBV DNA易装配为完整的病毒排出肝细胞的结果。说明免疫活性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主要是含有HBV DNA的肝细胞。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地高辛素探针原位杂交技术,并用于肝病和肝癌分子病理学的研究。我们发现慢性乙型肝炎与肝轻微病变52例中43例,肝硬化6例中5例,12例肝癌中10例癌周组织,8例癌组织内可检测出HBV DNA。上述结果揭示了慢性HBV感染与肝癌的分子病理联系。结果还发现原位杂交与转移杂交或PCR检测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地高辛素探针原位杂交技术可广泛用于消化系疾病分子病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以酶联免疫试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体,按病毒氨基酸序列C区合成一个36-寡肽,将其作为试剂抗原包被固相,以捅获待检血清的相应抗体,以酶标抗入IgG将其检出。输血后非甲非乙肝炎32例检出抗体20例(62.5%),其中发病1个月内的13例中检出8例。特异性由抑制试验确定。17例阳性血清可用聚合酶链反应检出病毒。结果表明,完善这一系统可能发展为试剂盒。  相似文献   
6.
7.
应用ELISA对141例住院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DAg,抗-HD-IgM及抗-HD检测,发现1例HDAg与抗-HD-IgM均为阳性,4例抗-HD-ISM单项阳性,抗-HD全部阴性。证实广州地区HDV感染率较低(3.55%)。5例HDV感染者中,2例为慢性迁延型肝炎,3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HDV感染似未加重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恒河猴实验感染新型无包膜DNA病毒(TTV)的组织嗜性。方法:实验感染的恒河猴在病毒血症期间杀死5只,取组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进行病毒半定量,并用原位杂交、负义探针斑点杂交和杂交/核酸保护试验,检查复制型病毒DNA分子。结果:肝、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血清病毒含量(电泳带密度)依次为50.1%、31.0%和18.9%,相对比为2.65:1.64:1.00。肝、脾、胃、小肠各段及其淋巴结、PBMC、结肠和血清均可检出病毒,但正链病毒DNA(假定的病毒复制中间体),只稳定存在于肝、脾、小肠和淋巴样细胞中。结论:这一病毒具肝、小肠和淋巴样细胞嗜性,可解释其多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9.
1材料和方法收集潜伏期病人粪便,st0.01mol/LPBS液制成20o粪提取液,静脉(10mU只)和灌胃(20mU,qW种恒河猴,再以阳性报粪便经0传优.以一只猴淮阴性粪便法并行检测对照.每日收集粪便和隔日血液标本1周,继每周粪便,每月血液一次6个月.2只灌胃的猴在第48手术,第78杀死,另2,R$4t种后6个月时手术,收集胆汁、肝脏和上中下3处空伍组织.rtPCR检测猴血液和粪便,原位杂交检测活俭或杀死税的空助和肝内的病毒.2结果与讨论静脉接种猴4-7d后血液检出病毒,几乎同时粪便也检出病毒。口服接种猴当B粪便检出病毒,可能是排出的接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65例慢性HBV无症状感染者进行了临床—病理—病毒学研究,结果表明:肝内HBV DNA存在游离型、游离—整合型和整合型三种分子状态,或肝内HBV感染发展的三个时相。表达于血液的HBV感染过程为:处于传染时相的病毒携带,非传染时相的抗原携带,以及病毒清除后仅残留于肝内的基因组携带。游离型HBV DNA是病毒的复制状态,表达为HBeAg、HBcAg和血清HBV DNA;血清HBsAg水平与之呈平行关系,但难以划分传染与非传染时相的界限值;抗HBe亦不是否定血液传染时相的标志。表明病毒感染状态的大多数参数,在不同肝组织病变间无明显差别,可能由于慢性无症状感染者的低免疫应答性以及病变可能主要是对长期感染的组织反应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