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AZ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具有凋亡调节作用的Bcl-2、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结直肠癌组织石蜡标本及其中50例癌旁组织的TAZ、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分析这4种蛋白的相关关系。记录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TAZ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TAZ、Bcl-2表达明显增强(均P<0.05);Caspas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Bax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TAZ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有关(均P<0.05)。肿瘤组织中TAZ与Bcl-2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与Caspase-3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Bcl-2与Bax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TAZ与Bax、Bcl-2与Caspase-3、Bax与Caspase-3无明显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TAZ蛋白可能作为肿瘤标志物,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可能与调控Bcl-2、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调和下调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中c-Met基因表达水平后,该细胞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电穿孔法将c-Met siRNA和重组表达载体pc DNA3.1-c-Met分别转染入肺癌A549细胞后采用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的肺癌细胞系。转染48 h后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c-Met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研究分别上调和下调c-Met基因表达水平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影响,移植瘤实验检测基因沉默和激进c-Met基因表达水平并联合放射射线照射对肺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c-Met下调组中肺癌A549细胞内c-Met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上调组中的表达水平则得到了明显升高。c-Met下调组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升高,c-Met上调组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降低(P0.05)。下调组中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抑制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上调组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下调组裸鼠移植瘤的平均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而上调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平均体积则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因沉默c-Met的基因表达水平能显著降低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明显提高移植瘤瘤体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选择直肠癌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合适b值,以利于DWI对直肠癌病灶的检出.方法:对63例直肠癌患者行多b值DWI检查(b值为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 s/mm2)及常规MRI平扫(T2 WI、T1 WI).测量不同b值时直肠癌的ADC值;计算直肠癌的信噪比(SNR)及膀胱的信号强度比(SIR);根据HE染色病理图片记录直肠癌的细胞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b值的增大,直肠癌ADC值及SNR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值≤1200 s/mm2时,DWI图像中直肠癌SNR均高于T2 WI图像(P<0.05).各不同b值的DWI图像中膀胱SIR均低于T2WI图像(P<0.05),随着b值的增大膀胱SIR逐渐减低,当b值≥1200 s/mm2时,膀胱SIR明显减低接近于1.不同b值时直肠癌ADC值与细胞密度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b=1200 s/mm2时,其相关度最高(r=-0.76,P<0.05).结论:直肠癌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中的合适b值应为1200 s/mm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幕上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7例幕上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均为单发;肿瘤表现为边界尚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的等或长T1信号及稍长或长T2信号,强化明显;肿瘤周围存在轻~中度水肿;肿瘤内部或其周边可见血管影.结论 幕上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CCAT1在人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并观察下调表达CCAT1对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检测人正常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及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TPC-1中CCAT1的水平,在TPC-1细胞中转染CCAT1 siRNA质粒,利用Transwell小室及划痕实验观察下调表达CCAT1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RAF、MUC15、RKIP蛋白的变化。结果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TPC-1中CCAT1的水平明显高于人正常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在TPC-1细胞中下调表达CCAT1后能够明显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显示下调表达CCAT1组TPC-1细胞的穿膜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划痕实验中下调表达CCAT1后细胞间距较对照组明显增大,提示细胞运动能力减弱。同时下调表达CCAT1可明显降低细胞中BRAF、MUC15的表达,增高RKIP蛋白的表达。结论人乳头状甲状腺癌中长链非编码RNA CCAT1较正常甲状腺细胞明显升高;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下调表达CCAT1可抑制细胞的侵袭、迁移运动能力,并且可能通过影响BRAF、MUC15、RKIP蛋白的表达发挥上述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基因表达情况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方法提取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和胃癌3组组织样本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扩增其hTERT基因,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3组组织样本中hTERT基因表达的阳性率;用亚硫酸氢盐修饰上述各组标本DNA,然后检测修饰后的hTERT序列:启动子区CpG位点,未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C)变为尿嘧啶(U);在启动子区不含CpG位点的位置,进行引物设计,然后利用PCR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序列与原序列比对,观察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 hTERT基因在胃癌组表达的阳性率最高,在癌前病变组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降低,而在正常胃黏膜组中不表达,3组组织样本hTERT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在胃癌组中最高,在胃癌前病变组中明显降低,而在正常胃黏膜中甲基化程度最低,3组组织样本hTERT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ERT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在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中依次升高,故hTERT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的变化可作为胃癌形成过程中肿瘤早期诊断的潜在分子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 enteropathy-associatied T-ce111ymphoma,EAT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EATL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Ⅰ型EATL主要由中等至较大的肿瘤细胞组成,核圆形或多角形,核仁明显。Ⅱ型EATL瘤细胞形态单一,体积中等或偏小,核圆形、深染,核碎屑和坏死常见。两种类型EATL背景中均可见组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且肿瘤细胞弥漫表达 CD3、CD43、TIA-1,不表达 CD4、CD5、CD20、CD79a。Ⅱ型EATL弥漫表达CD56和CD8,Ⅰ型EATL不表达CD56和CD8,Ki-67增殖指数均>70%,EBERs原位杂交阴性。7例获得随访资料,其中4例患者术后10个月内死亡,3例患者术后18个月内死亡。结论 EATL是一种罕见的源于肠道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侵袭性淋巴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慢性腹泻、腹痛、发热及腹部包块等症状,部分病例可发生肠穿孔。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2种组织中增殖相关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16、P21、细胞周期素(Cyclin)E1的表达,并对TAZ与这些增殖相关蛋白的关系和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62例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石蜡组织标本的TAZ、PCNA、P16、P21、Cyclin E1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些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淋巴结转移灶中TAZ、PCNA、Cyclin E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灶中阳性表达率(均P<0.05),P16、P21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原发灶(均P<0.05)。TAZ、PCNA、P16、P21、Cyclin E1在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5、0.450、0.335、0.376、0.281,均P<0.05)。在结直肠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TAZ与PCNA、P16、P21、Cyclin E1之间表达均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TAZ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转移过程中发生变化,但有一定规律,该蛋白可能通过调节增殖相关蛋白促进了结直肠癌进展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根治性手术患者85例为手术组,手术后确诊复发的患者35例作为复发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取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AZ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AZ的水平.结果 手术组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AZ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TAZ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复发组患者外周血TAZ水平明显高于手术组术前(P<0.05).手术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AZ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复发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AZ表达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和复发组患者肿瘤组织与外周血TAZ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监测TAZ水平对及时了解肿瘤复发有明显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