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人Yq11.2上AZF区 (内含DAZ基因家族) 的缺失是多数男性不育的病因。本研究旨在探讨DAZ3基因导入精子的可能性以及导入基因在2-细胞胚中的功能。材料与方法:构建pIRES2-EGFP-DAZ3质粒,经鉴定无误后将其导入金黄地鼠精子。将携带DAZ3基因的精子与金黄地鼠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用FISH、PCR、RT-PCR技术分别检测DAZ3基因在精子头部、雄原核上的整合以及在2-细胞胚中的复制与表达。结果:构建的pIRES2-EGFP-DAZ3质粒经酶切、PCR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鉴定构建成功。采用FISH在精子头部、单细胞胚雄原核和2-细胞胚两个间期核上观察到阳性杂交信号。采用RT-PCR在2-细胞胚样本中观察到DAZ3 cDNA的特异条带。结论:外源性DAZ3基因能被导入精子基因组。携带DAZ3基因的精子可与卵母细胞完成正常的受精过程。导入的DAZ3基因在早期胚胎细胞中能够随细胞分裂自我复制并表达其功能。本研究结果为DAZ基因缺失所致男性不育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Egr-IFNγ重组质粒在接种B16黑色素瘤小鼠体内的辐射诱导表达及其抑瘤效应。方法 小鼠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裹的重组质粒pEgr-IFNγ后36h,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观察各组小鼠照射后不同时间肿瘤生长速率和平均存活时间,照射后第3天用RT-PCR法检测瘤内IFNγ转录水平,照射后第l,3和5天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结果 照射后第3天重组质粒 20Gy组瘤内IFNγ转录水平明显高于重组质粒组;照射后第l,3天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高于重组质粒组和对照组;照射后第9-15天,4次(质粒 5Gy)组小鼠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重组质粒 20Gy组,且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多次基因-较小剂量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优于单次基因.较大剂量放射治疗;基因-放射治疗组可能通过诱导瘤内IFNγ表达增强,使血液中IFNγ浓度升高,从而提高荷瘤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电离辐射对大鼠脑损伤中相关转录因子 AP-1、Sp- 1、p5 3和 NF- κB的 DNA结合活性的作用。方法 :选择约 2 5 0 g雄性 Sprague- Dawley大鼠和对照大鼠 ,肌注 6 .36 mg/ m L氯胺酮、3.6 mg/ m L xylazine和 0 .6 7mg/ m L阿托品 (0 .15 m L / 10 0 g体重 )溶液进行麻醉 ,然后 ,实验大鼠接受 1 37  Cs射线 5~ 30 Gy全身照射 (3.8Gy/ min)。另选择一组实验大鼠 ,照射但不麻醉。大鼠在照后 2~ 2 4h断头 ,分离大脑皮质提取核蛋白。用电泳迁移率分析 AP- 1、Sp- 1、p5 3和 NF- кB的 DNA结合活性 ;提取大脑皮质的总 RNA,…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Egr-p16重组质粒在转染的黑色素瘤B16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特性,验证其联合放射治疗体外抑制B16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pEgr-p16重组质粒,转染B16细胞株;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后p16的表达和同一剂量X射线诱导下p16的表达时程,流式细胞数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MTT法检测pEgr-p16基因协同放射治疗后B16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pEgr-p16重组质粒转染B16细胞,不同剂量X射线均可诱导p16表达增强,为假照组的3.78-6.67倍(P〈0.01);2GyX射线照射后,p16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在照射后72h达到最高值。p16基因联合放射可诱导B16细胞凋亡,凋亡率高于单纯照射组和单纯基因诱导组(P〈0.05-0.01);转染pEgr-p16质粒的细胞经2GyX射线照射,8d后细胞数明显低于同时间其他实验组(P〈0.05-0.001)。结论pEgr-p16基因-放射联合治疗有明显的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优于单纯给予射线或基因转染。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些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发展需要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不仅要有本专业知识 ,更要具有全面的素质 ,才能真正适应医学模式的改变 ,也是我们高等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研究pEgr-P16重组质粒在食管癌细胞系EC9706中的辐射诱导凋亡作用.材料与方法:pEgr-P16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定量RT-PCR检测2 Gyγ射线照射后被转染细胞中P16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无P16蛋白表达,转染质粒组细胞接受2Gyγ射线照射后2~24 h P16表达量与时间呈曲线关系,在22 h时P16的mRNA水平最高;P16基因联合放射可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凋亡率高于单纯照射组和单纯基因诱导组.结论:γ射线可诱导pEgr-P16重组质粒在人EC9706细胞中表达并显著提高EC9706细胞的凋亡率.本研究结果为食管癌基因-放射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剂量(2Gy)和低剂量(0.075Gy)X射线诱导pEgr P16重组质粒稳定转染的食管癌细胞株EC9706凋亡的作用。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pEgr P16重组质粒,转染食管癌细胞系EC9706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后P16的表达;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EC9706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pEgr P16重组质粒转染EC9706细胞,并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2Gy和0.075GyX射线照射均可诱导P16表达增强;稳定转染的细胞经2Gy和0.075GyX射线照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照射(0Gy)组(P<0.05~0.01)。结论:0.075GyX射线照射可诱导稳定转染的EC9706细胞中P16表达增强,使诱导细胞凋亡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淋巴瘤细胞系凋亡蛋白酶 - 8(caspase- 8)对辐射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线性加速器 6 MV光量子 10 Gy照射 (剂量率4Gy/ m in) 8种人淋巴瘤细胞系。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白细胞分化抗原 95 (CD95 )刺激和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 ,应用 Western印迹法检测 caspase- 8的激活。结果 :1凋亡诱导 :10 Gy照后 2 4和 48h CEM、Molt- 17、Jurkat、DOHH和 K1细胞凋亡发生明显的改变 ,6 98、EHEB和 K42 2细胞中凋亡改变不明显 ;CD95诱导 CEM、Molt- 17和 Jurkat细胞凋亡 ,而其他几种细胞系对 CD95刺激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9.
精子携带的乙肝病毒基因在金黄地鼠胚胎中的复制与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背景与目的: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探索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通过精子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将金黄地鼠精子与pBR322-HBVDNA重组质粒进行共培养后,与金黄地鼠正常卵母细胞受精,取2-细胞胚分别制片和提取RNA,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研究精子携带的HBV基因在胚胎细胞中的复制与表达。结果:①FISH:用全长HBVDNA探针与128个2-细胞胚进行FISH,其中3个胚胎FISH结果阳性,每个胚胎的2个间期核上均有HBVDNA杂交信号;②RT-PCR:在检测样本中可见特异的HBxDNA阳性条带,阴性对照1(模板为灭菌水)和阴性对照2(未加反转录酶)均为阴性;③免疫荧光检测:2-细胞胚经血清封闭后,分成两组。一组作检测样本,另一组用PBS代替一抗(小鼠抗人HBsAg)作为阴性对照,检测样本中可见阳性免疫荧光信号,阴性对照未见信号。结论:以精子为载体,携带到卵内的HBV基因能够在胚胎细胞中复制和表达,提示HBV能够通过男性生殖细胞由父亲垂直传递给子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分子化合物8-氧-8H-苊并[1,2-b]吡咯-9-腈的氨基或卤素取代衍生物(S1)对人雄性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PC3细胞,分为10.00、5.00、1.00、0.50、0.10、0.05和0.01 μmol•L-1 S1化合物组,同时设培养肿瘤细胞对照组和抗癌药物环磷酰胺(5.00 μmol•L-1)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PC3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PC3细胞凋亡作用,Caspase 3、8和9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途径。结果:0.10~10.00 μmol•L-1 S1化合物组,PC3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对照组(P<0.01);5.00和10.00 μmol•L-1S1化合物组PC3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培养肿瘤细胞对照组(P<0.01);10.00 μmol•L-1S1化合物作用于PC3细胞后不同时间(1、2、4及6 h)细胞Caspase 3和Caspase 9活性均显著高于培养肿瘤细胞对照组(P<0.01),Caspase 8活性未见明显改变。结论:S1化合物能够通过诱导PC3细胞凋亡而导致细胞死亡,其作用机制是线粒体途径,进一步证实S1化合物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