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螺旋CT成像质量与心率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成像250例,排除呼吸运动影响及心律失常者,按照平均心率(次/min)分5组(≤60,~65,~70,~75,>75),分析各支冠状动脉各段显示情况。结果心率≤70次/min共812支血管,图像质量3级以上3支;~75次/min共140支血管,图像质量3级以上8支;>75次/min共47支血管,图像质量3级以上10支。心率>70次/min图像质量开始受到影响(<0.05),心率>75次/min明显受到影响(<0.01)。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心率快慢及心率稳定与否影响成像质量,有效心率控制并维持心率稳定能保证良好的冠脉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下肢动脉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及防护优化的原则。方法 对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做的下肢CTA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固定剂量扫描技术,另一组采用Care Dose 4D低剂量扫描技术,扫描结果均送至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方法进行后处理,比较两者的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情况,分别记录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固定剂量组的DLP为平均为1 150 mGy·cm,低剂量组DLP平均为684 mGy·cm,降低了40%。两组病人扫描的图像质量均良好,符合诊断要求。讨论 通过本研究证实采用Care Dose 4D扫描技术,使病人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图像质量完全符合诊断需要,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下肢CTA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征象在CT血管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检查10460例,采用64层螺旋CT,用VRT、MPR和MIP等多种方法观察,分析冠状动脉瘘合并动脉瘤样扩张的CTA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CTA诊断CAF 21例(0.20%),冠状动脉左心室瘘2例,左心房瘘2例,肺动脉瘘16例,肺动脉瘘合并左心房瘘1例。共有17例(80.9%)出现病变动脉瘤样扩张征象,其中梭型2例,囊状15例。瘤体位于开口处8例,非瘘口处9例。16例为单个,1例为2个。1例瘤体附壁血栓形成。结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征象的CT表现对诊断CAF有较大帮助,CTA能清晰显示瘤体位置及是否有血栓形成,为CAF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淋巴瘤CT、MRI动态增强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双侧肾上腺非霍杰金淋巴瘤6例。其中继发性非霍杰金淋巴瘤5例,原发性非霍杰金淋巴瘤1例。男4人,女2。年龄35~75岁,平均63岁。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1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影像资料均经2名高年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分析阅片,分别确定病变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以及强化程度,以及是否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果:12个病灶中,6个病灶呈椭圆形,肿块形4个,2个病灶呈肾上腺增生改变。肿瘤直径3.9~8.0cm。10个病灶CT平扫密度均匀,2个病灶密度不均匀,其中一个病灶内可见坏死。平扫CT值为24.1~35.2HU,平均25.5HU;CT动态增强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10个病灶均匀强化,2个病灶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条状、网格状强化。动脉期CT值28.3~44.7HU,平均31.6HU。门静脉期继续强化,门静脉期CT值36.4~64.6HU,平均48.7HU。MR扫描T1WI信号为均匀稍低信号,T2WI扫描信号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3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名医师诊断正确4例,2例误诊。结论:双侧肾上腺非霍杰金淋巴瘤密度相对均匀,坏死少见或范围较小,CT、MR动态增强呈轻~中等程度进行性延迟强化,强化较均匀。肾上腺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术前CT、MR动态增强扫描有利于确诊。  相似文献   
5.
高旭宁  许茂盛  卢良骥  丁国苗  王世威 《浙江医学》2010,32(7):1094-1095,1118
近年来结肠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受到普遍关注,传统的检查方法包括大便潜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FOBT)、结肠双对比造影(double contrast barium enema,DCBE)和结肠镜,但FOBT和DCBE阳性率较低;而结肠镜检查阳性率虽较高,但对术后肠腔狭窄、肠道痉挛患者则无法检查,另外其还有穿孔和出血危险。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是四肢外伤性病变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MRI是目前诊断半月板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它不但能很好的显示半月板的形态、信号改变情况.而且也能较正确的判断半月板损伤程度及合并症的诊断。本通过本院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4年间.回顾分析200例患230个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资料.与临床其中88个半月板行关节镜检查结果作对比.探讨MRI检查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CT小肠造影对活动性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CT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y,CTE)检查对活动性克罗恩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确诊克罗恩病患者。男性4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3.5岁。所有病例行小肠CTE检查。扫描范围从膈顶至盆腔。由2位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放射科医生共同观察确定有无病变,病灶部位,累积肠段数目,肠壁厚度,肠壁强化,肠腔狭窄,肠外淋巴结,肠系膜水肿及血管改变,肠外炎症,瘘管及瘘道等,判断病变是否具有活动性。并将CTE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比较。结果:58例克罗恩病以回肠末端为最常见受累部位(54/58),小肠单独受累(48/58),小肠-结肠受累(10/58)。肠壁增厚(51/58)。累积肠段数目(107段)、肠壁厚度(3.2~21.5)mm,动脉期肠壁强化(56.2~89.4)HU静脉期(87.6~103.8)HU、肠腔狭窄(55/58)、肠外淋巴结(32/58)、肠系膜水肿及血管改变(50/58)、肠外炎症、瘘管及瘘道等(3/58)。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证实的活动期患者51例,稳定期患者7例。2位医生诊断活动性克罗恩病阳性48例,3例稳定期病例误认为活动期。CTE诊断克罗恩病活动期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8/51)、(40%,2/5)、(96%,48/50)、(38%,3/8)。结论:CT小肠造影对活动期克罗恩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确诊还应结合临床及肠镜检查。CT小肠造影对早期克罗恩病诊断作用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对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AE)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CTCA检查10 150例,采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对比剂注射速率5 mL/s,准直0.6 mm×64,重建层厚0.75 mm,间隔0.4 mm)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种方法观察。其中807例与CAG对照,分析瘤样病变病因,观察瘤体形态、大小、分布、病变血管走行并分析诊断价值。结果:CTCA诊断CAE 38例(检出率0.37%,计46个),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动脉瘤21例(25个),非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动脉瘤15例(19个),先天性CAE 2例(2个)。非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动脉瘤包括冠状动脉瘘继发CAE 14例和川崎病冠状动脉瘤1例。22例与CAG对照,CTCA诊断CAE 25个,CAG诊断CAE 26个,检出CAE敏感度95.5%,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9.9%。结论:64层CTCA能清晰显示CAE,对CAE病因、瘤体形态大小、分布情况及病变血管走行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64层螺旋CT同像素冠状位重建对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MSCT同体素冠状位重建在诊断非创伤性急腹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怀疑急腹症患者,男88例,女62例,平均年龄55岁。扫描参数,横断面层厚6mm,重建层厚0.6mm,螺距1.2,准直64mm×0.6mm,120Kvp 60~130mAs。每个患者均行平扫+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全腹部。由3位放射科医生共同观察横断位、冠状位图像及横断位+冠状位图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由3位阅片者诊断决定。结果:150例患者,30例为肠道痉挛,120例经手术或结肠镜检查证实,包括胰腺炎20例,胆囊炎8例,克罗恩病7例,结核腹膜炎2例,缺血性结肠炎18例,腹外疝3例,腹内疝2例,阑尾炎19例,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6例,肠梗阻35例,3位阅片人使用横断位、冠状位、横断位结合冠状位观察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80%,85.9%,66.7%。91%,86.7%,96.4%,72.2%。97.5%,93.3%,98.3%,90.3%。使用横断位结合冠状位扫描较单独使用横断位诊断急腹症,后者优于前者。冠状位重建图像对诊断有辅助作用。结论:64排螺旋CT横断位结合冠状位重建在诊断非创伤性急腹症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冠状位重建图像在诊断急腹症方面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64层CT各向同性冠状位重组图像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辅助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行64层CT平扫+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全腹部。由3位放射科医生独立观察横断位及横断位+冠状位图像,将阅片所发现的部分阑尾、全部阑尾、阑尾壁增厚、肠腔扩张、炎症积液和阑尾炎按可信度分为5级,敏感度、特异度由每个阅片者诊断决定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3位阅片者使用横断位观察敏感性、特异性的平均值为92%和89%,而结合冠状位重组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7%和95%。使用横断位结合冠状位图像观察阑尾部分或全长,肠壁增厚,阑尾周围炎症较横断位图像的可信度高。冠状位重组图像对排除阑尾炎有辅助价值。结论:64层CT横断位结合冠状位图像比单独使用横断位图像有较大敏感性、特异性,冠状位图像增加了识别阑尾炎和诊断阑尾炎的可信度,提高了诊断阑尾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