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降解聚合物用作骨组织工程细胞外基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是应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研究开发能够修复、维持或改善病损组织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学科.方法是体外分离、培养细胞,将一定量的细胞种植到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三维支架上,然后将此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体内或体外继续培养,通过细胞间的相互粘附、增殖和分化,分泌细胞外基质,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目前,应用组织工程方法研究制备出人工骨、软骨、皮肤、肌腱、血管甚至人工胰、人工肝等,其中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较快,已经利用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取得成功[1].但是,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其中理想的细胞外基质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是骨组织工程中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也是组织工程化骨组织能否应用于临床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能长期、高效保存并研究肿瘤干细胞球囊的技术.方法 从恶性胶质瘤原代肿瘤细胞中培养出肿瘤干细胞.将第5代肿瘤干细胞球囊经蛋清石蜡两次包埋、切片后,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荧光染色,并与传统的肿瘤干细胞球囊包埋技术及球囊免疫组织荧光染色实验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蛋清石蜡两次包埋处理的球囊切片经HE染色后,球囊分布均匀、结构完整,胞核、胞浆颜色鲜艳、对比度高.球囊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荧光染色能准确定位球囊中阳性细胞和阳性蛋白表达位点,可进行阳性细胞及蛋白的半定量分析.结论 肿瘤干细胞球囊蛋清石蜡两次包埋切片技术能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实验误差,节省成本,优于传统球囊包埋技术及传统球囊免疫荧光技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缺氧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损伤的影响,确定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缺氧时间点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通以5%CO2+95%N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分别观察缺氧不同时间段星形胶质细胞光镜下的形态变化,死亡细胞数目,培养上清液的氧分压、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细胞逐渐出现肿胀、漂浮和坏死。与对照组相比,缺氧10h组死亡细胞数、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与缺氧时间呈正相关,其中缺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浓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而乳酸盐浓度和LDH活性则明显升高,而缺氧8h组虽然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LDH活性的变化明显,但星形胶质细胞保存着多突触的形态。结论 缺氧可致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甚至死亡,缺氧8h可作为以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为研究对象的缺氧生物学研究的最佳时间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кB/RelB基凶沉默的树突状细胞(RNAi RelB dendritic cell,RNAi helB DC)诱导异基因CD4+CD25+双阳性T细胞牛成的生物效应.方法:实验分为Control-DC组、LPS-DC组、RNAi RelB DC组和LPS-RNAiRelB DC组,各组DC均与同种异基因T淋巴细胞混合反应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各组CD4+CD25+双阳性T细胞牛成比例.结果:Control-Dc组DC较LPS-Dc组DC诱导CD4+CD25+双阳性T细胞的增高幅度更显著,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NAi RelB DC组和LPS-RNAiRelB DC组DC诱导CD4+CD25+双阳性T细胞牛成比例与LPS-DC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RNAi RelB DC组DC诱导CD4+CD25+双阳性T细胞牛成能力较Control-DC组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lB基凶被沉默后DC具有较强的诱导CD4+CD25+双阳性T细胞生成的能力,表现出未成熟DC的特点,这种RNAi RelB DC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致耐受DC用于免疫耐受的诱导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对人胶质瘤U87细胞侵袭、迁移、增殖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U87细胞分成Q0、
Q50、Q100和Q150 4个组,Q0组加适量二甲亚砜(槲皮素溶剂)处理,Q50、Q100和Q150组槲皮素的浓度分别为50、100、150 μmol/L。分别
通过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Click-iT Edu test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槲皮素对其侵袭迁移能力,增殖
能力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槲皮素处理36 h后,与对照组相比,Q50、Q100和Q150组的侵袭细胞比率分别为:52.08%、24.63%
和13.13%,P均<0.05。槲皮素处理12 h后,与对照组相比,Q50、Q100和Q150的迁移细胞比率分别为:49.46%、26.78%和14.56%,P
均<0.05。槲皮素处理24 h后,Q0、Q50、Q100和Q150组的增殖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5.21%、18.38%、16.74%和15.24%。G0/Gl期C6细
胞所占比例分别为71.14%、72.71%、69.29%、66.47%,S 期分别为25.32%、22.48%、21.96%、23.32%,G2/M 期分别为3.53%、
4.80%、8.75%、10.25%;Q100、Q150组的G2/M期细胞比例与Q0组比较,P均<0.05。结论槲皮素能明显降低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移
能力;并可通过阻断U87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来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电化学活性-非活性开关分子信标(CAs-MB)并验证其结构及功能。方法合成并纯化针对HIV-1 gag基因保守区序列的CAs-MB,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循环伏安法(CV)验证其结构,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信号强度评价CAs-MB的识别功能。结果胭脂红酸(CA)单体与CAs-MB FT-IR图的变化证明CA已标记于MB末端,CV图证明CAs-MB电化学活性ON和OFF状态的存在。DPV结果证实其能够在电化学平台上实现对目标序列的特异性识别,且能够区分一个碱基的差异。结论 CAs-MB作为HIV-1 gag基因的特异性识别元件有望用于构建新型HIV-1电化学基因传感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高密度寡核苷酸(Oligo)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槲皮素对缺血缺氧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分为缺血缺氧组和缺血缺氧+槲皮素处理组.2组细胞厌氧培养4h后缺血缺氧+槲皮素处理组加入含50 μmol/L槲皮素的培养液,缺血缺氧组加入等量培养液,培养24 h后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2组细胞表达差异的基因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进行验证.结果 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显示缺血缺氧+槲皮素处理组与缺血缺氧组比较表达差异的基因共180个,其中上调基因49个,下调基因131个;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显示缺血缺氧+槲皮素处理组细胞与缺血缺氧组比较148个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调基因34个,下调基因114个.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 的符合率为82.2%(148/180).结论 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有助于从分子水平全面了解槲皮素对缺血缺氧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机制,也为进一步研究槲皮素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缺氧脑损伤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自噬是一个细胞自我消化的过程,是细胞自我清除受损蛋白和细胞器,降解细胞毒性物质,并为其提供能量的有效方式,是一种单纯应对各种生存压力的细胞自我保护机制.自噬与肿瘤关系非常密切,当前大多国内外文献支持自噬是既抑制肿瘤,又促进肿瘤的双刃剑.本文按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的顺序,从细胞学角度对自噬的功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