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体外构建胶质瘤耐甲磺酸伊玛替尼多药耐药细胞株,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逐渐增加培养基中伊玛替尼药物浓度的方法诱导构建耐甲磺酸伊玛替尼的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命名为U251 AR); CCK8法检测U251AR、U251对多种化疗药物的IC50和耐药指数;QRT-PCR法检测耐药相关基因ABCC1、A BCB1、A BCB4、A BCG2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ABCG2蛋白的表达。 结果 体外培养12个月后建立了稳定耐药的细胞株U251AR,与亲代细胞相比异形性不显著。U251和U251AR对化疗药物的IC50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251AR对甲磺酸伊玛替尼、阿霉素、顺铂的耐药指数分别为20.41、5.06、10.28,表现出多药耐药特征。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耐药细胞株U251AR中ABCC1、ABCB1、ABCB4、ABCG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亲代U251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U251AR中ABCG2蛋白的表达强于亲代U251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功建立多药耐药的胶质瘤细胞株U251AR,其多药耐药与A BCC1、A BCB1、A BCB4、A BCG2 mRNA及ABCG2蛋白的表达上调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能长期、高效保存并研究肿瘤干细胞球囊的技术.方法 从恶性胶质瘤原代肿瘤细胞中培养出肿瘤干细胞.将第5代肿瘤干细胞球囊经蛋清石蜡两次包埋、切片后,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荧光染色,并与传统的肿瘤干细胞球囊包埋技术及球囊免疫组织荧光染色实验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蛋清石蜡两次包埋处理的球囊切片经HE染色后,球囊分布均匀、结构完整,胞核、胞浆颜色鲜艳、对比度高.球囊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荧光染色能准确定位球囊中阳性细胞和阳性蛋白表达位点,可进行阳性细胞及蛋白的半定量分析.结论 肿瘤干细胞球囊蛋清石蜡两次包埋切片技术能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实验误差,节省成本,优于传统球囊包埋技术及传统球囊免疫荧光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低级别胶质瘤(LGG)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从癌基因数据库(TC-GA)数据库中下载患者临床数据,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比较临床参数与LGG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 Kaplan-M 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年龄>65岁、K PS<80分、肿瘤分级G3、分子亚型为ID H野生型、首次治疗后肿瘤有进展、化疗史与LGG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降低相关(P<0.05),COX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年龄>65岁、肿瘤分级G3级、分子亚型为IDH野生型、首次治疗后肿瘤有进展是LGG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以相关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0.850、0.874,且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曲线较吻合,列线图校准度与区分度均较好.结论 利用列线图可预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低级别胶质瘤(LGG)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从癌基因数据库(TC-GA)数据库中下载患者临床数据,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比较临床参数与LGG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 Kaplan-M 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年龄>65岁、K PS<80分、肿瘤分级G3、分子亚型为ID H野生型、首次治疗后肿瘤有进展、化疗史与LGG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降低相关(P<0.05),COX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年龄>65岁、肿瘤分级G3级、分子亚型为IDH野生型、首次治疗后肿瘤有进展是LGG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以相关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0.850、0.874,且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曲线较吻合,列线图校准度与区分度均较好.结论 利用列线图可预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模式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脊髓内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的脊髓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中均采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2周和1年的McCormick分级。通过复查MRI了解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情况。结果 11例患者行肿瘤全切除术7例、次全切除术3例、部分切除术1例;所有患者术中均出现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和/或运动诱发电位报警,其中7例经反复生理盐水冲洗后恢复,4例未能恢复,给予充分止血后终止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室管膜瘤6例、星型细胞瘤3例、网织状血管母细胞瘤1例、脂肪瘤1例。术后1年,10例患者的症状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患者病情加重,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在随访期间复查脊髓MRI均未见复发。结论 在颈髓内肿瘤显微镜下切除术中采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避免或减轻脊髓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