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报道1例浆细胞性龟头炎患者并回顾相关文献。患者,男,65岁。龟头红斑2年,皮疹表现为龟头两处境界清楚呈花瓣型鲜红色斑片,表面湿润,触诊无压痛,无明显溃疡,无明显浸润感。皮肤组织病理检示:表皮萎缩,部分真表皮分离,真皮浅层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诊断:浆细胞性龟头炎。治疗: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3个月后皮疹好转,现正随访中。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8岁,双手足甲变形伴甲周皮肤瘙痒3年。皮肤科情况:双手足20个指(趾)甲甲板均粗糙、无光泽,表面较多线状纵嵴,甲周皮肤肿胀,伴脱屑。先后予患者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醋酸泼尼松等治疗后,皮损可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含吡硫翁锌、花粉精、醣丁体等成分的毛发洗护品辅助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就诊的60例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年龄18~40岁(30.85±4.73)岁。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均观察180 d。两组均口服非那雄胺每天1 mg,试验组用含吡硫翁锌、花粉精、醣丁体等成分的毛发洗护品,对照组用普通洗护品,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头皮、毛发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180 d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头皮出油、瘙痒、头皮屑改善程度、总体使用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4、2.574、2.579、2.134,均P<0.05)。试验组治疗180 d毛发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7,P<0.05)。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患者29例对疗效满意,占96.67%;对照组25例,占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含吡硫翁锌、花粉精、醣丁体等成分的毛发洗护品辅助非那雄胺能较好地改善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头皮出油、瘙痒、头皮屑情况,可增加雄激素性秃发患者脱发疗效,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儿童皮肤结构和功能尚发育不全,而孕妇受激素水平影响出现皮肤结构或功能改变,因此二者对护肤品有更高要求。本文综述了不同时期儿童及孕妇的皮肤结构、生理功能特点以及常见皮肤问题,并根据这些特点给出护肤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5%羟基乙酸复合物治疗轻、中度面部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招募2019年3月1日至5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诊断的28例轻、中度面部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睡前外涂5%羟基乙酸复合物于清洁后的面部肌肤,连续8周。首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2周对疗效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患者皮损数、皮损评分、CK检测、皮肤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ISIA)检测及不良反应。结果28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前后患者平均皮损数量由(41.82±17.96)个降至(12.43±10.54)个,皮损评分由(38.95±23.00)分降至(9.64±9.4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皮损减退率为61.03%,治疗有效率为89.29%(25/28)。在客观指标检测方面,治疗前后经皮水分丢失由(26.38±4.89)g/(m2·h)下降至(24.63±4.21)g/(m2·h),水合度由49.14±15.99提高至57.44±14.64,黑色素值由326.36±85.14降至273.11±65.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共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5%羟基乙酸复合物治疗轻、中度面部痤疮疗效肯定,且能改善皮肤屏障,减少色素沉积,不良反应小,为痤疮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搜集有关IL-17与慢性荨麻疹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由2名独立评价者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Cochranc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其中慢性荨麻疹患者617例,对照组5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荨麻疹组患者血清中IL-17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1.52, 95%CI(1.13,1.91), Z=7.64, P<0.00001]。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17明显升高,IL-17可能与慢性荨麻疹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效果显著,但可引起斑丘疹样皮疹、瘙痒症和白癜风等皮肤不良反应,。本文对PD-1/PD-L1抑制剂的皮肤不良反应表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