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浆肾素活性、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31例.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检测仪,测定RDW.根据RDW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四组,比较四组血浆肾素活性、baPWV、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RDW 1~4四分位组立位肾素活性分别为0.6(0.3~1.6)、0.9(0.4~2.2)、1.4(0.3~2.7)、1.8(0.4~4.3)μg/(L·h);左侧baPWV分别为1476(1334~1682)、1498(1354~1703)、1568(1436~1754)、1612(1447~1834) cm/s,右侧baPWV分别为1514(1337~1694)、1504(1367~1727)、1576(1444~1802)、1612(1450~1843) cm/s;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2.6%、43.8%、48.5%、54.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立位肾素活性、baPWV(右侧)和baPWV(左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9、0.224和0.243,均P<0.01).颈动脉有斑块组RDW显著高于颈动脉无斑块组(P=0.001).采用偏相关分析校正24 h收缩压后,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立位肾素活性、右侧baPWV和左侧baPWV与RDW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5、0.194、0.158和0.152(均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DW与立位肾素活性、baPWV及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高血压患者9439例中继发性高血压患者3706例病因分类及构成比较,为高血压防治提供病因学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9439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中3706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及病因分类。结果9439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占60.74%(5733例),继发性高血压占39.26%(3706例)。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理因素性高血压例数最多(1175例,31.70%),其次例数较多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779例,21.0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728例,19.64%)、肾血管性高血压(702例,18.94%)。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心理因素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青光眼患者年龄较大,心理因素性高血压、内分泌性继发性高血压的女性患者较多(P<0.05)。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年龄[(50.2±15.0)比(46.6±15.2)岁]较大、男性患者比例[54.6%(2024/3706)比64.5%(3695/5733)]较小(均P<0.05)。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女性的平均年龄高于男性(P<0.05)。结论2012-2016年高血压住院患者中继发性高血压占39.26%,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心理因素性高血压比例居于首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比例也较高。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中也筛查出不少继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4小时血压变异性(BPV)(收缩压、舒张压)之间的关系。方法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8例,按照血 Hcy 水平的不同,分为3组:A 组85例(血 Hcy<15.0μmol/L),B 组72例(15μmol/L≤Hcy<20.0μmol/L),C 组51例(≥20μmol/L)。分别测定24小时动态血压,计算24小时收缩压及舒张压标准差(SD)。结果3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血 Hcy 水平增高,患者的24小时 BPV 亦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血 Hcy 水平与24小时 BPV(收缩压、舒张压)之间存在相关性(r =0.570,0.512,P <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 Hcy 血症可增加其 BPV,应该在关注血压水平的同时,关注血 Hcy 及 BPV,从而更好地管理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鼠内皮祖细胞(EPC)移植对野百合碱(MCT)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PAH)的血流动力学及肺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鉴定EPCs.用MCT诱发的PAH模型组(n=11)大鼠,由尾静脉注入标记的EPC,移植第21天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指数.观察EPCs移植后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及肺血管结构变化.结果 移植EPC 3周后,荧光显微镜观察部分标记的EPCs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与模型组相比,EPC治疗组(n=10)MPAP明显下降[(25.9±0.7)比(29.35±2.2)mmHg,P<0.05],右心指数明显下降(0.43±0.04比0.49±0.05,P<0.05),肺小动脉厚度指数[WT%:(17.7±3.8)%比(29.8±4.3)%]和面积指数[WA%:(54.6±3.9)%比(74.8±4.5)%]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 同种异体EPC移植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肺动脉血管壁厚度指标和面积指数,改善右心肥厚.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压水平、中心动脉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31例。以RDW四分位数为截点,将患者分为4组[A1组(n=138), A2组(n=137), A3组(n=132), A4组(n=124)]。比较4组血压水平、中心动脉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 4组间24小时平均收缩压(SBP),白昼平均SBP,4组间夜间SBP,4组中心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全天SBP变异系数、白昼SBP变异系数和夜间SBP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4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DW与24小时平均SBP、白昼平均SBP、夜间平均SBP、全天SBP变异系数、白昼SBP变异系数、夜间SBP变异系数和中心动脉压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DW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中心动脉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内皮祖细胞(EPC)移植对野百合碱(MCT)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PAH)的血流动力学及肺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鉴定 EPCs。用 MCT 诱发的 PAH 模型组(n=11)大鼠,由尾静脉注入标记的 EPC,移植第21天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指数。观察 EPCs 移植后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及肺血管结构变化。结果移植 EPC 3周后,荧光显微镜观察部分标记的 EPCs 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与模型组相比,EPC 治疗组(n=10)MPAP 明显下降[(25.9±0.7)比(29.3±2.2)mmHg,P<0.05],右心指数明显下降(0.43±0.04比0.49±0.05,P<0.05),肺小动脉厚度指数[WT%:(17.7±3.8)%比(29.8±4.3)%]和面积指数[WA%:(54.6±3.9)%比(74.8±4.5)%]明显下降(P 均<0.05)。结论同种异体 EPC 移植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肺动脉血管壁厚度指标和面积指数,改善右心肥厚。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所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nn,PAH)大鼠的影响,并观察肺动脉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变化,探讨其治疗PAH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大鼠EPCs,MCT诱发肺动脉高压模型组由尾静脉注入标记的EPCs。在移植EPCs后第21天,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射免疫法测定NO及ET-1值。结果与模型组(29.33±3.01)mm—Hg相比,EPCs治疗组(21.89±2.69)mmHg平均肺动脉压明显下降,肺动脉血的NO值明显增加,(49.28±5.31 vs 21.64±3.06)μmol/L(P〈0.05),ET-1值由(354.40±36.35)pg/ml降至(259.20±29.08)pg/ml(P〈0.05)。结论同种异体EPCs移植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修复损伤的肺血管内皮,调节NO与ET-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PR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血清25(OH)D水平。根据25(OH)D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维生素D缺乏组[25(OH)D50 nmol/L(20 ng/mL),n=123]和维生素D非缺乏组[25(OH)D≥50 nmol/L,n=93]。利用Endo-PAT 2000内皮功能检测仪器测定反应性充血指数(RHI),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的RHI值低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1.53±0.30比1.78±0.17,P0.05),而立位PRA高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3.86±0.78)比(3.35±0.47)μg/(L·h),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维生素D水平与RHI值呈正相关,与立位PRA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5(OH)D和总胆固醇是RHI的独立影响因素(β=0.505、-0.173,P0.01)。25(OH)D和24 h平均心率是立位PRA的独立影响因素(β=-0.565、0.293,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维生素D缺乏者血管内皮功能低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而立位PRA高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25(OH)D是血管内皮功能及立位PRA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心脏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s)分离、体外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的方法。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心脏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接种于铺有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瓶内,给予含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M199培养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流式细胞仪进行EPCs的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结果培养3~4d,可观察到梭形贴壁细胞,14d左右贴壁细胞呈条索状结构,贴壁细胞是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结论大鼠心脏血中含有EPCs,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