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HepG2细胞丝状伪足形成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Cdc42 siRNA转染HepG2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GF组、EGF+siRNA干扰组、siRNA干扰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Cdc42 mRNA转录以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微丝绿色荧光探针(actin-tracker green)染色检测HepG2细胞丝状伪足形成,侵袭小室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经EGF处理后HepG2细胞可见明显丝状伪足形成,EGF组细胞Cdc42 mRNA及总蛋白(Total-Cdc42)表达量无显著变化,但活性Cdc42(Active-Cdc42)显著增高(0.713±0.021vs0.423±0.015,P<0.05),siRNA干扰细Cdc42表达及活性受到明显抑制(0.118±0.017 vs 1.128±0.024;0.351±0.021 vs 0.936±0.024,均P<0.05),并抑制EGF诱导的细胞丝状伪足形成,EGF组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显著高于其余各组(98.43+3.11vs61,09±3.58,50.53±2.34,62.73±2.64,均P<0.05).结论:EGF通过激活Cdc42诱导HepG2细胞丝状伪足形成并增强其体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内转染arresten基因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血管吻合术前,用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SecTag2-AT(Ⅰ组),空载体pSecTag2转染(Ⅱ组)移植血管,等体积脂质体溶液处理移植血管(空白对照组,Ⅲ组)。各组动物均于4周后切取移植血管,RT-PCR检测移植血管中arresten mRNA的表达;常规HE,Verhoeff弹力纤维染色;计算机图象分析检测移植静脉血管内膜及中膜面积、厚度;免疫组化检测移植血管内膜α-SMA及PC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Ⅰ组转染的移植静脉中有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 而Ⅱ、Ⅲ组无Ⅰ组内膜、中膜面积小均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内膜面积/中膜面积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内膜厚度小于Ⅱ组和Ⅲ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α-SMA染色表明增生内膜中的细胞是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阳性细胞数及表达指数Ⅰ组均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Ⅰ组TGF-β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结论:移植血管转染arresten基因,可有效抑制自体移植静脉内膜的增生,在防治血管移植术后再狭窄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复杂肝切除手术技巧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利用腹腔镜下易于建立隧道的特点,通过在肝实质内重要管道附近建立隧道,快速安全地离断肝实质,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实施52例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右半肝切除平均手术时间为(220±45)min,术中出血量为(210±92)ml;肝段切除手术时间为(100±35)min,术中出血量为(300±13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1±2)d,1例病人术后发生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为1.9%。结论通过在肝实质内重要管道附近建立隧道可以安全快速地完成腹腔镜下复杂肝切除术,降低术中出血风险,是一种简便易行且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酪氨酸激酶Syk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Syk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Syk mRNA在肝细胞性肝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标本中CD34的表达反映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2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yk mRNA均表达阳性,32例肝细胞性肝癌中Syk mRNA表达率为46.9%(15/32),其中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23.1%(3/13),明显低于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63.2%(12/19)(P〈0.05)。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检测:低分化组(Ⅲ级Ⅳ级为49.2±3.6,54±4.3),明显高于高分化组(Ⅰ级Ⅱ级为13.6±4.5,32.3±3.2)与正常组织(5.9±1.7),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Syk mRNA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明显负相关(r=-0.97)。结论肝细胞性肝癌中Syk基因的缺失对癌组织血管的生成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人IκBα真核表达质粒,探讨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重叠延伸PCR技术,得到点突变的人IκBα,定向克隆至PcDNA3.0真核表达载体。将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为三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PcDNA3.0空载体转染组,Ⅲ组为PcDNA3.0-IκBα转染组。分别于术后2、12、24和72 h取材。用RT-PCR测定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及肝功能变化。结果:经酶切和DNA序列测定鉴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Ⅲ组与Ⅰ组、Ⅱ组相比:NF-κBp65、TNFα、ICAM-1 mRNA的表达水平及肝酶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IκBα构建成功,IκBα通过抑制NF-κBp65 mRNA的表达及其核移位减轻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肝功能不良病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5例肝胆管手术后肝功能不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于术后第3天进行肠内和肠外营养,共10天,观察营养状况、肝功能、电解质、空腹血糖及胃肠道功能的变化。结果 (地)两两 的营养状况及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两种营养方法均能纠正由于手术所致的同轻度异常,而血糖无明显影响。(3)肠内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后Trocar部位疝发生的原因、分型、治疗方法 及预防.方法 7例腹腔镜术后发生的迟发型Trocar部位切口疝均采用Sublay术式修补切口疝.结果 术后1例并发皮下少量积液,1例术后疼痛,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尚无复发病例.结论 Trocar部位疝的发生是多因素的,需手术修补治疗,预防Trocar部位疝的有效方法 是除了术后控制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外还应将切口全层缝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8例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纯肝叶切除术,B组行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处理肝创面,对比术后肝功能、近期并发症、复发率以及生存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B组术后第1、4天的丙氨酸转氨酶均高于A组的(t=10.614,P=0.000和t=9.993,P=0.000);两组术后总胆红素和白蛋白(均P〉0.05)以及近期并发症(X^2=0.008,P:0.9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1年复发率高于B组(36.36%比15.87%,X^2=6.503,P=0.011),1年生存率低于B组(76.36%比90.48%,X^2=4.239,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且能显著降低1年复发率和提高1年生存率,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RECK表达及MMP-9,MMP-2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mfn2转染MCF-7细胞.RT-PCR检测细胞mfn2和RECK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astem Blot法检测mfn2及RECK蛋白的表达;明胶酶谱试验检测转染前后MMP-9及MMP-2的活性.结果 转染pEGFP-mfn2质粒的MCF-7细胞可以稳定高表达Mfn2;RECK基因在转染空质粒组和未转染组细胞中无表达;转染mfn2基因后RECK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且MMP-9及MMP-2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 mfn2基因可激活MCF-7细胞中RECK基因的表达,并显著抑制其MMP-9及MMP2的活性.该途径可能是mfn2基因抗肿瘤作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前入路修补腹股沟区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采用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区疝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单侧手术时间(28&#177;9)min;术后1~4 d出院,平均2.4 d;术后并发阴囊积液2例,无切口补片感染。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10个月,无复发、慢性疼痛及明显异物感。结论使用腹膜前间隙补片行局部麻醉下前入路腹股沟区疝修补,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