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假腱索引起混合型心律失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万国  田文芬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3):1479-1479
患者男,18岁.因反复心悸、胸闷 1个月来诊.体检:心界不大,心率 110次 /min,心律不规则,心尖部可闻及Ⅱ /6级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电解质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早期复极综合征 (ERS)与心肌梗死 (MI)超急性损伤期的ECG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病例选自我院 1998-2 0 0 2年资料齐全的ERS组 5 0例 ,与同期住院的MI超急性损伤期的病人 3 5例回顾分析其ECG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 :ERS组出现明显胸痛者 10 % ,ECG最主要表现为J波 (J点 )明显 ,QRS波群形态、电压改变较少见 ,QT间期、QT离散度正常或轻度延长 <0 0 2s。MI超急性损伤期主要表现为胸痛症状明显( 86% ) ,ST段明显抬高 >0 5mV( 80 % ) ,心律失常多见 ( 83 % ) ,QRS波群增宽切迹、低电压常见 ,QT间期、QT离散度增加较明显 >0 0 2s。结论 :ERS胸痛症状少见 ,ECG主要表现为J波明显 (J点 ) ,ST段抬高 <0 5mV者多见 ,下蹲试验后抬高的ST段基本回复至等电位线。MI超急性损伤期剧烈胸痛常见 ,ECG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 >0 5mV ,QT间期、QT离散度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心悸、气促10余年,加重4天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可见P波呈两种形态:一种为直立的窦性P波,P-P间期0.75s,心率80次/min,另一种为提前出现的倒置P′波,P-P′间期不等,P′-P′间期分别为2.24、2.14、2.16及6.61s,它们之间存在最大公约数(1.09± 0.03s),因此考虑为房性并行心律.两种形态的P波及P′波后均未继以QRS波群,P或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心房由窦房结及心房起搏点所控制,心室由心室起搏点所控制,形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1次/min.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并行心律,室性逸搏心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 ,47岁。因心悸、乏力10余天入院。心电图示 :窦性P波规则 ,P_P间期为0.66s,P_R间期固定 ,为0.18s,QRS波群增宽为0.15s ,V3 呈RS型 ,S波增宽有切迹 ,每两个P波后脱漏一个QRS_T波群 ,T波直立。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为2∶1)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图略 )。临床血生化检查正常。超声心动描记术提示轻度扩张型心肌病。2天后复查心电图 (图1)示 :窦性心律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2∶1~3∶2)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T波电交替现象。本例T波电交…  相似文献   
5.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RV)、QT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ion,Td)是有价值的无创伤性指标,对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1周内与半年后HRV、QTd的变化作一分析,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民间有服用附子固肾的说法 ,但服食过量会引起中毒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现就我院收治的 2例附子中毒所致的严重心律失常作一分析。1 病例报告例 1 ,患者男 ,40岁。因炖服附子 2 0 g后出现头晕、呕吐、四肢乏力入院。记录心电图示窦性 P波频率规则 ,P- P间期0 .94秒 ,心房率 64次 /分 ,QRS波群呈现两种不同的形态 ,均为宽大畸形且交替出现 ,P波与 QRS波群无固定关系 ,心电图结论 :窦性心律 ,3度房室传导阻滞 ,双重性室性并行心律(两种心室率均为 42次 /分 )。入院经对症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例 2 ,患者女 ,45岁。因炖服附子 (均 2 0 g…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8岁,因头晕、心悸5天入院。患者原有陈旧性前壁、间壁心肌梗死病史。入院查心电图(图略)提示:1.窦性心律;2.1度房室传导阻滞:3.完全性石柬支传导阻滞;4.前壁 间壁陈旧性心肌梗死。入院后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24小时内P—R间期及ORS波群形态发生改变,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1周内及半年后心率变异性 (HRV)及QT离散度 (QTd)的改变。方法 选择 4 0例AMI患者 1周内及半年后做 2 4小时HRV6项时域指标分析及 12导联同步QTd分析 ,并与健康对照组 (4 0例 )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AMI1周内与半年后HRV显著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P <0 0 1) ,AMI1周内QTd明显长于半年后及健康对照组 ,对比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HRV及QTd检测可作为判断AMI预后的无创伤性检测手段 ,AMI1周内及半年后HRV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故AMI患者半年后仍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