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激酶蛋白家族成员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为中心的信号通路在克唑替尼(crizotinib)诱导的棘皮动物微管结合蛋白样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2228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处理H2228细胞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状态,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及活化水平。结果:Crizotinib对H2228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且能使H2228细胞阻滞在G1期。在使用crizotinib处理的凋亡细胞株中发现mTOR活化水平降低,mTOR上、下游关键蛋白的活化水平都呈下降趋势,肺癌细胞株H2228中特殊表达的融合蛋白EML4-ALK变异体3表达量未受影响,但其活化形式p-ALK明显受到抑制。结论:初步证实mTOR信号通路在crizotinib诱导含有EML4-ALK融合基因的肺癌细胞H2228凋亡中有一定作用,为crizotinib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镇休  宋向群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059-3061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放疗组)24例,B组(序贯放化疗组)33例,C组(同步放化疗组)23例,比较3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3组间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B、C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6.67%,78.26%,与A组33.3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C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65.2%,与A组33.3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放化疗联合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结论: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均能明显提高局部宫颈癌的生存率;毒副反应较重,但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用亲和层析法提纯马抗AFP,采用氯胺T改良法标记125I,经SephadexG50柱分离,以r计数与紫外同步监测进行标记物的收集。并对125I-抗AFP制备方法及其稳定性等进行探讨和测定。结果:125I和抗AFP的利用率分别为60%~80%和50%~73%;标记率为65%~83%,125I-抗AFP的比放射性为55.5~74MBq/mg;放化纯度5d内为97%~98%,14d为93%;抗体活性标记后与标记前基本不变,4℃保存5d和14d均无降低。表明125I-抗AFP的生物活性及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比较了抗AFP单克隆抗体(mAb)和抗AFP多克隆抗体(pAb)两种不同抗体双弹头标记物在肝癌患者体内的生物代谢情况。结果显示,两种抗体标记物的血浆清除半衰期均在24h左右,mAb标记物的清除较pAb标记物略慢。尿清除的半衰期,mAb标记物约为120h,而pAb标记物则约为18h,表明二者的体内生物代谢不同,疗效可能不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有效的治疗手段。 [方法 ]31例晚期恶性黑色素瘤采用白细胞介素 Ⅱ配合以氮烯咪胺 (DTIC)为主DDAVC方案联合化疗 (治疗组 ) ,31例晚期恶性黑色素瘤采用DDAVC方案化疗 (对照组 ) ,比较两组的疗效、毒副反应、免疫水平。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6 7 8% ,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 4 1 9% (P <0 0 5 )。白细胞介素 Ⅱ免疫治疗的患者在化疗一周后免疫水平继续提高和没有免疫治疗的对照组一周后明显下降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组化疗骨髓抑制低于对照组。 [结论 ]白细胞介素 Ⅱ免疫配合氮烯咪胺为主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可以达到预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用卡铂治疗恶性肿瘤51例,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32.7%,其中肺癌和肝癌分别为41.2%和30.0%,该药毒副反应较小,使用方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和TSGF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AFP mRNA情况和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含量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6例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同时采用TS-GF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TSGF含量。结果: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为53.5%(46/86),血清TSGF阳性率为80.2%(69/86),AFP mRNA阳性率与TSG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415,P<0.05)。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血清TSGF含量及阳性率均与肿瘤分期、癌灶大小及肝癌肝外转移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PHC患者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与血清TS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均与肿瘤分期、癌灶大小及癌转移呈显著正相关。检测外周血AFP mRNA和血清TSGF含量对判断肝癌细胞发生肝内外转移的风险可能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沙利度胺在治疗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丹  宋向群 《肿瘤学杂志》2008,14(4):326-328
抗血管生成药物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研究发现沙利度胺能够抑制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表达,进而减少血管生成。已证实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有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克服耐药性。基于沙利度胺的抗肿瘤活性,临床上已用于多种实体瘤。现将沙利度胺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癌导向治疗的临床研究(1980~1999年临床研究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核素 (或药物 ) 抗AFP抗体、1 31 I或 (1 2 5I) 抗AFP(AFP .McAb或AFPAb) MMC“双弹头”、1 2 5I LUF标记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  1 用改良氯胺T法将纯化AFP抗体标记核素1 31 I或1 2 5I获得标记物1 31 I(或1 2 5) 抗AFP抗体 ;用改良氨胺T法和过碘酸钠氧化法标记核素1 31 I或1 2 5I与MMC制备“双弹头” :1 31 I 抗AFP单抗 (AFP .McAb) MMC(称双弹头I)和1 31 I(或1 2 5I) 抗AFP多抗 (AFPAb) MMC(称双弹头Ⅱ ) ;催化置换反应制备1 2 5I 超液化碘油 (1 2 5I LUF) ;2 治疗后行肿瘤放射免疫定位显像 ;3 治疗 :1 94例进入临床试验 :1 31 I 抗AFP(n =72 ) ,1 2 5I 抗AFP(n =2 2 ) ,抗癌药 抗AFP(n =2 1 ) ,1 31 I或1 2 5I 抗AFP MMC(n =41 ) ,1 2 5I LUF(n =38)。结果  1 治疗后病人瘤 /肝 (T/L)比值 ,以1 2 5I LUF(3 46) >双弹头 (2 2 6) >单一弹头 (1 5~ 2 5) ,T/L以ia途径 >iv ;2 早期研究的病例晚期者居多 ,1 31 I 抗AFP、1 2 5I 抗AFP和双弹头Ⅰ、Ⅱ治后 1年存率分别为 33 3 % (2 2 / 66)、47 1 % (8/ 1 7)和 58 5 % (2 4 / 4 1 ) ,以抗癌药 抗AFP最低 (1 9 0 % ) ,而1 2 5I LUF则高达 81 6 % (31 / 38) ,其中 1 8例加外照射者为 1 0 0 % (1 8/ 1 8)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125I-抗AFP抗体经肝动脉介入灌注同时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测定125I-抗AFP抗体在体内生物学分布特点。方法治疗组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经肝动脉灌注125I-抗AFP结合TACE和静脉滴注CD3AK细胞综合治疗,并检测125I-抗AFP抗体在病人体内的各生物学分布指标。对照组20例仅予TACE治疗。结果125I-抗AFP抗体在血中放射活性半衰期约为20h,尿放射活性半排量为94h,瘤/肝比平均值为2.1±0.6。导向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为61.9%(13/21)比25.0%(5/20),1年累计生存率比较亦为61.9%比25.0%(5/2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125I-抗AFP抗体经动脉给药后125I滞留在肝肿瘤内时间较长而起持续内照射作用,与TACE和免疫治疗联合,是肝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