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颈动脉易损斑块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认知障碍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ACI伴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80例经健康体检诊断为不稳定斑块的研究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不稳定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溃疡斑块、面积狭窄、狭窄处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不稳定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溃疡斑块、面积狭窄、狭窄处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不稳定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溃疡斑块、面积狭窄处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均是造成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的认知障碍(χ2=11.432,P=0.001)和预后不良(χ2=14.362,P=0.00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ACI患者的颈动脉易损斑块与认知障碍以及预后不良呈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颈动脉易损斑块与ACI患者认知障碍和预后不良呈现显著的相关性,高不稳定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溃疡斑块、面积狭窄、狭窄处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均是造成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建议对此类患者及时进行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在运动性、感觉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区血流量变化,探讨脑梗死后失语的发病机制,为脑梗死后失语的诊断、治疗及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60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参照《西方失语成套测验评定标准》对所有患者的失语类型进行判断,患者主要为感觉性(Wernicke)失语28例运动性(Broca)失语18例.对可能累及的病变区Wernicke区以及Broca区进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分析,分别测量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流量(rCBF)、达峰时间(TTP),并与对侧流像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Wernicke性失语28例,比例46.67%,Broca性失语18例,比例30.00%,其他14例,比例23.33%;感觉性失语患者Wernicke区相较于对侧流像区rCBF、rCBV明显减少(Z=-2.280,P=0.023;Z=-2.123,P=0.034),MTT、TTP明显延长(Z=-2.525,P=0.012;Z=-2.676,P=0.007),感觉性失语患者Wernicke区与对侧流像区相比存在低灌注现象;运动性失语患者Broca区相较于对侧流像区rCBV明显减少,MTT明显延长(Z=-2.367,P=0.018;Z=-3.125,P=0.002),rCBF、TTP与对侧流像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6,P=0.680;Z=-1.934,P=0.053).结论:脑梗死后失语以感觉性(Wernicke)失语或运动性(Broca)失语为主,脑梗死后失语患者急性期语言功能区均表现为低灌注现象,这可能为失语出现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RI-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FVH)与患者侧支循环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因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急性脑梗塞患者82例,FVH征阳性者70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根据MRI-FLAIR及CTP图进行FVH评分和侧支血管分级,根据90天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及预后不良组mRS(3~6)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FVH与90天mRS评分及梗死面积的相关关系,Spearman秩相关检验评估FVH与侧支血管评分的相关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探讨影响AIS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结果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显示FVH评分与侧支血管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FVH与90天mRS评分及梗死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FVH评分、侧支血管评分和梗死体积与AIS患者的预后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VH评分高的患者具有更小的梗死体积和更好地临床预后。结论FVH评分与侧支血管评分呈正相关关系,FVH评分可表示侧支循环情况;FVH评分与90天mRS评分、梗死体积呈负相关。FVH可预示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 V-EEG)和磁共振成像( MRI)对继发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7例完善了V-EEG及头部MRI检查的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V-EEG、MRI检出率行相关分析,对发作形式、病因等作对比,并比较致痫灶和病例灶之间的关系,分析V-EEG、MRI对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患者MRI结果阳性时,V-EEG检出率为93.38%;MRI 结果阴性时V-EEG 检出率为76.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57例患者中,V-EEG 监测出异常痫样放电的患者有143例,其中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肿瘤V-EEG 检查阳性率分别为95.24%、92.31%、95.00%,明显高于其他病因的检出率。157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中,85例患者病理灶和致痫灶具有一致性,两者符合率为54.14%。 V-EEG诊断继发性癫痫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性癫痫患者V-EEG、MRI 检查结果呈正相关;V-EEG检查对继发性癫痫有很高的诊断价值,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肿瘤等病因V-EEG 检出率较高;MRI 检查是继发性癫痫病因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致痫灶和病理灶常大部分具有一致性,将V-EEG和MRI相结合可提高继发性癫痫患者定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参数诊断高血压与颈动脉病变及高龄患者血压、血压变异性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交互关系。方法 选取32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成内膜正常组(n=96)、内膜增厚组(n=139)及颈动脉斑块组(n=86),检测3组血脂、血压、血压变异性,并收集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等人口学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颈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颈动脉病变组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白天(d)SBP、dDBP、夜间(n)SBP、nDBP、24 h SBP变异性(SBPV)、24 h DBP变异性(DBPV)、dSBPV、dDBPV、nSBPV和nDB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颈动脉病变患者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程、年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和糖尿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MT平均值为(1.14±0.22)mm, IMT分别与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  相似文献   
6.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与18F-FDG PET影像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征与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Hoehn-Yahr分级Ⅰ~Ⅱ级早期帕金森患者1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与PD组年龄匹配的对照者20例。所有患者静脉注射18F-FDG后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脑断层显像,获得双侧纹状体、丘脑等部位葡萄糖代谢图像,采用目测法对脑各部位的葡萄糖代谢进行判断,应用PET专用软件计算各ROI的18F-FDG放射性核素值,以枕叶为基准,计算脑部各ROI与枕叶的18F-FDG代谢放射性核素值的比值,在此基础上计算脑部各两两比较的18F-FDG代谢比值。结果早期帕金森组:脑各部结构显示清晰,部分患者大脑皮层显示轻度脑萎缩;大脑皮层示踪剂分布相对均匀,左右对称;皮层下各神经核团显示结构完整,清晰对称;18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18F-FDG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有16例可见脑内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占88.89%,非对称性纹状体放射性减低14例(77.78%),其中5例为双侧减低,患者的双侧纹状体放射性计数进行半定量比较,发现运动障碍肢体对侧(脑病侧)纹状体尾状核/小脑比值为1.12&#177;0.31,另侧(脑健侧)1.38&#177;0.28,病侧与健侧脑相应区域相比下降,差异显著(t=2.64,P〈0.05);壳核/小脑比值分别为1.22&#177;0.28和1.46&#177;0.22(t=2.86,P〈0.01)。结论PET显像有助于早期发现亚临床期PD患者纹状体功能改变,可提高早期PD诊断的准确性。PD患者18F-FDGPET显像显示尾状核与壳核团的不对称性代谢减低改变,利用局部ROI的半定量分析方法,能反映出纹状体功能,有助于临床上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并更为客观地评估病情和病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的数量和狭窄程度与脑白质病变(WML)及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3例WML患者作为WML组,73例非WML患者作为非WML组,采取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颈部血管彩超、头颅MRI的WML程度评分,分析颈动脉病变各指标与WML程度量表评分、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的关联性,探索颈动脉病变与WML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结果  WML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的数量总分和狭窄程度总分高于非WML组(1.97± 0.83 mm vs 0.87±0.12 mm,6±3.28分vs 4±1.96分,4.83±1.17分vs 2.89±1.05分,P < 0.05);WML组患者MoCA量表评分高于非WML组(18±6.82分vs 10±5.67分,P < 0.01)。对WML组患者颈动脉彩超指标与WML程度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ML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r=0.828,P=0.020)、狭窄程度(r=0.897,P=0.010)和WML程度评分相关;而斑块的数量和WML程度评分之间无相关关系(P > 0.05)。对WML组患者颈动脉彩超指标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ML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r=-0.793,P=0.020)、狭窄程度(r=-0.873,P=0.010)和MoCA量表评分相关,而斑块的数量和MoCA评分不相关(P > 0.05)。WML组患者MoCA量表评分与WML程度评分呈负相关(r=-0.837,P < 0.01)。  结论  颈部血管彩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血管狭窄程度与WML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WML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负相关,颈动脉彩超对于临床诊断和预测WML和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计算发病7d内血压变异系数,在发病后3个月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病7 d内血压变异系数与发病后3个月认知损害的关系。结果共纳入70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随访时,510例(72.0%)存在认知损害,198例(28.0%)认知功能正常。认知损害组收缩期血压变异系数(8.3±1.2对8.7±1.4;t=-3.299,P=0.001)和舒张期血压变异系数(7.8±1.3对8.0±1.5;t=-2.529,P=0.012)均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以第1五分位数组为参照,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后3个月认知功能损害与7 d内收缩压变异系数显著相关,第2~5五分位数的优势比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33(1.18~4.60)、2.31(1.15~4.66)、2.70(1.29~5.65)和4.82(1.92~12.1)(P均<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收缩压变异性与认知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与心电图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41例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的各类急性脑出血者,入院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异常者不定时多次复查.结果 141例脑出血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103例,深部脑出血和出血量较大者心电图异常与浅鄙脑出血及出血量较小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心电图异常主要以ST-T改变最常见,其次是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等.结论 急性脑出血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与病变部位、出血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心脏性猝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以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猝死前多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常规心电图(ECG)只能记录到短时间的心电变化,无法较全面评价猝死前后的心电活动状态。动态心电图(DCG)则可以连续记录24h的心电活动,可详细监测心脏发病的全过程,为临床诊断和患者死因提供了客观依据。现回顾经DCG监测并证实9例心脏性猝死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