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颈动脉易损斑块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认知障碍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ACI伴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80例经健康体检诊断为不稳定斑块的研究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不稳定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溃疡斑块、面积狭窄、狭窄处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不稳定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溃疡斑块、面积狭窄、狭窄处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不稳定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溃疡斑块、面积狭窄处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均是造成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的认知障碍(χ2=11.432,P=0.001)和预后不良(χ2=14.362,P=0.00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ACI患者的颈动脉易损斑块与认知障碍以及预后不良呈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颈动脉易损斑块与ACI患者认知障碍和预后不良呈现显著的相关性,高不稳定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溃疡斑块、面积狭窄、狭窄处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均是造成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建议对此类患者及时进行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的发病机制、临床肢影像学特点、血管内支架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例放疗后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司进行总结和讨论。结果:2例男性患者分别为64、69岁,发病时间为放疗后10和30年。全脑帆管造影(DSA)示病变I缸管在放射野中心位置,仇管狭窄严苇,分布狭长。行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血管内支架治疗后,给予抗血小板聚粜、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等治疗。随访1年,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癌状。结论:放疗叮引起颈动脉狭窄,需引起重视许注意随访,可行MRA、CTA、DSA进行确诊,必要时行衄管内支架干预。  相似文献   
3.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以及对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近年来,放射治疗后颈动脉狭窄以及脑血管病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研究表明,放射治疗后颈动脉狭窄并不仅仅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很可能是一种独立的血管病变.文章综述了头颈部与脑缺血事件的相关性、放射治疗后血管损伤的特点和机制以及放射治疗后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合并糖尿病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组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组进行比较;后循环卒中患者进一步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将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病变血管分布分为近段组、中段组、远段组和混合组,分析糖尿病与各组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共纳入328例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病例,其中男性194例,糖尿病组108例;前循环缺血性卒中336例,其中男性214例,糖尿病组59例.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组糖尿病(32.9% 对21.7%;x2=10.501,P=0.001)、高脂血症(60.1%对47.9%;x2=9.852,P=0.002)、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29.0%对22.0%;x2 =4.213,P=0.040)患者构成比均显著性高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组(P均<0.05),而吸烟患者构成比显著性低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组(18.3%对26.2%;x2 =5.977,P=0.014);总胆固醇[(4.72±1.07) mmol/L对(4.56 ±0.98) mmol/L;t =2.079,P=0.038]、三酰甘油[(1.54±1.07) mmot/L对(1.33±0.71)mmol/L;t3.085,P=0.002]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1±0.90) mmol/L对(2.75±0.80)mmol/L;t 2.373,P=0.018]均显著性高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性低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组[(1.13 ±0.31) mmol/L对(1.18±0.32)mmol/L;t2.045,P=0.04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优势比(odds ratio,OR)1.56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86~2.239;P=0.016]和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OR 1.455,95% CI 1.013~2.090;P=0.042)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糖尿病组(n=108)高脂血症(66.7%对55.5%;x2=5.069,P=0.024)和饮酒(13.0%对4.5%;x2=7.568,P =0.006)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于非糖尿病组(n =220),心房颤动患者的构成比显著性低于非糖尿病组(3.7%对11.4%;x2=5.274,P=0.022);三酰甘油[(1.70±0.93) mmol/L对(1.45±1.11)mmol/L; t=1.989,P=0.048]、空腹血糖[(8.46±2.96) mmol/L对(5.30±0.96) mmol/L;t 10.706,P=0.000]和糖基化血红蛋白[(8.36±1.94)%对(6.07±0.55)%;t=10.576,P=0.000]显著性高于非糖尿病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于非糖尿病组(73.1%对60.0%;x2=5.457,P=0.019),而心源性脑栓塞显著性低于非糖尿病组(2.8%对9.1%;x2=4.428,P=0.035);后循环中段梗死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于非糖尿组(49.1%对31.4%;x2 =9.726,P=0.002);脑干梗死(60.2%对48.2%;x2 =4.182,P=0.041)和单发性脑干梗死(55.6%对30.5%;x2=19.235,P=0.000)患者构成比均显著性高于非糖尿病组.在单发性脑干梗死患者中,糖尿病组脑桥梗死(43.5%对25.9%;x2=10.374,P=0.001)和延髓梗死(7.4%对1.8%;P =0.023)患者构成比均显著性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糖尿病和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与脑干梗死关系密切,更易导致脑桥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的数量和狭窄程度与脑白质病变(WML)及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3例WML患者作为WML组,73例非WML患者作为非WML组,采取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颈部血管彩超、头颅MRI的WML程度评分,分析颈动脉病变各指标与WML程度量表评分、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的关联性,探索颈动脉病变与WML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结果  WML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的数量总分和狭窄程度总分高于非WML组(1.97± 0.83 mm vs 0.87±0.12 mm,6±3.28分vs 4±1.96分,4.83±1.17分vs 2.89±1.05分,P < 0.05);WML组患者MoCA量表评分高于非WML组(18±6.82分vs 10±5.67分,P < 0.01)。对WML组患者颈动脉彩超指标与WML程度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ML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r=0.828,P=0.020)、狭窄程度(r=0.897,P=0.010)和WML程度评分相关;而斑块的数量和WML程度评分之间无相关关系(P > 0.05)。对WML组患者颈动脉彩超指标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ML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r=-0.793,P=0.020)、狭窄程度(r=-0.873,P=0.010)和MoCA量表评分相关,而斑块的数量和MoCA评分不相关(P > 0.05)。WML组患者MoCA量表评分与WML程度评分呈负相关(r=-0.837,P < 0.01)。  结论  颈部血管彩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血管狭窄程度与WML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WML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负相关,颈动脉彩超对于临床诊断和预测WML和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水肿通常发生在出血后24 ~72 h,出血后2~7d达高峰,持续2周左右脑水肿逐渐吸收消退.但临床上发现少数脑出血病例血肿周围的水肿带2周后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明显加重.我们报道脑叶出血引起静脉窦受压所致的反常性脑水肿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该现象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时间窗3~4.5 h急性脑梗死(ACI)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影响。方法:164例发病3~4.5 h 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于影像检查确诊后即刻给予rt-PA静脉溶栓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100 mL,于影像检查确诊后即刻静脉滴注,bid。2组均连续治疗14 d。于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HT相关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血浆细胞纤维连接蛋白(c-Fn)],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MBI),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1.977,P=0.04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432,P=0.035);治疗14 d内,观察组患者H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71,P=0.033);治疗14 d后,2组患者的TNF-α、IL-6、MDA、ET-1、MMP-9、c-FN、NSE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SOD、NO、VEGF水平及M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1),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或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84,P=0.773)。结论:丁苯酞对时间窗3~4.5 h的ACI患者安全有效,可降低HT发生率,改善预后,抗炎、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为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