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在腹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在腹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曾行腹部急诊CT检查的病人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脾破裂6l例,肾脏损伤17例,肝脏损伤5例,腹部多发伤20例。其中合并头胸部损伤7例,合并肠系膜损伤3例,十二指肠伴胰头损伤2例,小肠损伤2例,腰椎横突骨折6例。腹腔积血72例,后腹膜血肿16例。结论:CT能较准确地反映腹部损伤的损害情况,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作为腹部损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T动态增强MRI半定量信号强度-时间(signal intensity-time,SI-Time)曲线及全定量灌注参数在子宫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子宫恶性肿瘤20例,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22例。均行3.0T动态增强MRI扫描,并使用Siemens Tissue 4D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勾画感兴趣区并绘制SI-Time曲线。进一步测得感兴趣区的容积定量灌注参数值: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对良、恶性病变组的SI-Time曲线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良、恶性病变组的定量灌注参数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结果:20例恶性肿瘤中宫颈癌12例,内膜癌8例;22例良性病变中13例为平滑肌瘤,3例为子宫内膜息肉,3例内膜增生,3例为子宫腺肌症。良性组以I型曲线(59.1%)为主;恶性组以II型曲线(65.0%)为主。不同类型的SI-Time曲线在良恶性病变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若以I型曲线作为诊断子宫良性病变的标准,II和III型曲线作为诊断子宫恶性病变的标准,则诊断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59.1%,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86.7%。恶性病变组Ve值比良性病变组[(0.477±0.143) vs (0.589±0.176),P=0.004]和对照组[(0.477±0.143) vs (0.614±0.146),P=0.004]均低;恶性病变组Ktrans值比对照组低[(0.178±0.067)min−1 vs (0.263±0.111)min−1,P=0.003];良性病变组Ktrans比对照组低[(0.182±0.096)min−1 vs (0.263±0.111)min−1,P=0.011]。结论:动态增强MRI半定量SI-Time曲线及全定量灌注参数值在子宫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积极意义,可作为常规MRI形态学诊断的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条件下,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rostate image report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PI-RADS V2)评分诊断方法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tl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6分区切割模型进行前列腺中央腺体分区。两位观察者根据PI-RADS V2评分标准及常规阅片,对入组病例Mp-MRI前列腺图像的有效预定义分区进行评分,分析评分结果的一致性。评分结果与该分区相应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PI-RADS V2、常规阅片对前列腺中央腺体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PI-RADS V2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50例患者的Mp-MRI前列腺图像共分割为300个前列腺中央腺体分区,获得有效预定义的分区238个。结果显示,2位观察者PI-RADS V2诊断结果一致性极佳(K=0.84)。PI-RADS V2评分"4"分为诊断界值时,诊断结果准确度为79.2%,敏感度为70.4%,特异度为83.8%。常规阅片诊断结果准确度为72.7%,敏感度为49.7%,特异度为92.3%。PI-RADS V2评分诊断效能优于常规阅片。结论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Mp-MRI前列腺中央腺体癌诊断中,应用PI-RADS V2进行评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S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我院诊断、资料完整的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患儿29例,所有病例均行胸部MSCT扫描,利用三维重组技术显示气管支气管树,重组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仿真内镜(VE)等.结果:气管性支气管10例(移位型9例,额外型1例)均为上叶支气管直接从气管发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壁发育异常12例,其中气管膈膜1例,气管憩室1例,气管支气管狭窄10例(血管畸形压迫7例,血管瘤压迫3例).先天性气管食管瘘1例,支气管桥1例,支气管不发育或发育不良5例,其中2例伴肺动脉缺如,1例伴肺动脉发育不良.结论:MSCT作为儿童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可作为诊断本病的另一个“金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方法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首诊经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组17例(包括原发卵巢腺癌9例、卵巢转移腺癌6例、卵巢淋巴瘤2例),良性肿瘤或正常对照组15例(包括卵巢囊腺瘤5例、正常卵巢8例、卵巢囊肿2例)。均行3.0T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并使用SIEMENS TISSUE 4D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测得感兴趣区的Ktrans、Kep、Ve值。对良、恶性组的TIC曲线及定量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良、恶性组TIC曲线形态存在明显不同(P<0.05);良性组均为I型曲线(100%),恶性组中II型曲线所占比例最高(71%)。以I型曲线作为诊断良性标准,II型曲线作为诊断恶性标准,ROC曲线分析得出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定量灌注参数值: Ktrans值分别是恶性组(0.166±0.077) min-1、良性组(0.071±0.025) min-1;Kep值分别是(0.455±0.172) min-1、(0.363±0.242) min-1;Ve值分别是(0.438±0.137)、(0.426±0.154)。恶性组平均Ktrans值比良性病变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恶性组与良性组的平均Kep及Ve值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218、P=0.821)。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方法对卵巢良、恶性肿瘤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良性肿瘤/组织多表现为I型曲线,恶性肿瘤多表现为II型曲线。定量参数Ktrans值对卵巢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37岁。左额部隐痛2年余,呈阵发性,无放射。体检:心、肺听诊(-),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7.
脑CT灌注成像因能提供更多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及时间窗外溶栓治疗前脑组织病理生理评估中的价值逐渐得到肯定[1-2].随着320排容积CT的出现,由于其探测器宽度可达到16 cm,使全脑CT灌注成像成为可能,因而可提供更加全面的脑组织血流动力学信息,在发现病灶及评价缺血半暗带方面更加准确[3].但是不可忽视的是CT辐射剂量问题已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4-5],如何最大程度控制CT灌注成像的辐射剂量将是制约容积CT灌注成像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性迟发性硬膜下积液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迟发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CT资料。结果:13例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型水样密度影,6例表现为大脑镰旁弧型水样密度影,5例上述两种类型均有表现。单纯性硬膜下积液13例,临床症状轻;复合型硬膜下积液11例,临床症状多样。结论:老年迟发性硬膜下积液的CT表现有其特征性,结合病史及病程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直肠癌治疗后复发与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直肠癌治疗后病人常规盆腔扫描,层厚层距均为10mm,必要时改为5mm,其中有16例病人作了增强扫描。结果:25例中有12例诊断为复发,其中表现为骶前软组织肿块4例,伴一侧梨状肌及闭孔内肌受侵各1例;淋巴结转移4例,主要转移部位为髂内、髂总、及腹肌沟淋巴,其中1例伴一侧输尿管扩张;骶椎转移1例;肝脏转移2例;吻合口肿块1例,伴一侧梨状肌受侵。结论:CT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能较清晰反映盆腔内及全身的情况,可作为直肠癌治疗后随访的一个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MSCT表现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 对47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胆总管梗阻性病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胰头及壶腹部肿瘤23例(胰头癌18例,Vater's壶腹癌2例,胆总管癌3例),胆总管结石20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对照.结果 (1)胰头及壶腹部肿瘤表现为胰头增大变形及低密度区;胰头周围组织侵犯;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双管征";肝内胆管软藤状中、重度扩张;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2)胆总管结石表现为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靶征"或"新月征";梗阻以上胆总管轻度扩张.(3)胆总管炎性狭窄表现为梗阻端扩张胆总管逐渐变细,范围较长呈鼠尾巴状;梗阻以上胆管轻度扩张;胆管积气.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能为胆总管梗阻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与曲面重建(CPR)技术在胆管成像上的应用,能直观地显示肝外胆管的走行、胆管及其周围病变与扩张胆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