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MECT组(40例)和非MECT组(52例)。非MECT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MECT组在服药的基础上联合MECT治疗10次。两组在基线期、第4周末、第6周末采用经典自传体记忆测验(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est, AMT)的范式评估自传体记忆功能。对不同测量点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与非MECT组相比,MECT组在第4周末中性词、积极词、消极词诱导的自传体记忆回忆时间更长(F=13.662,P<0.001;F=9.290,P=0.003;F=19.146,P<0.001),中性词、积极词、消极词诱导的自传体记忆分数及AMT总分更低(F=13.225,P<0.001;F=12.823,P=0.001;F=10.281,P=0.002;F=11.405,P=0.001);MECT组比非MECT组在第6周末中性词诱导的自传体记忆回忆时间更长,回忆分数更低(F=9.872,P=0.002;F=7.402,P=0.008)。MECT组第6周末自传体记忆的回忆时间和回忆分数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ECT治疗可能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程度,延长回忆的时间,特别是对中性词诱导的自传体记忆,但影响短暂而且可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大鼠肠组织TNF-α、IL-1β、IL-10、ICAM-1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君子汤组(n=40)、单纯烫伤组(n=40)、假伤组(n=10)。各组大鼠背部脱毛后,假伤组模拟烫伤,其余2组造成大鼠背部30%TBSAⅢ度烫伤。四君子汤组予加味四君子汤灌胃,单纯烫伤组、假伤组予生理盐水灌胃,2mL·次-1,3次·d-1,持续14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服药后第1、3、7、14天小肠组织TNF-α、IL-1β、IL-10、ICAM-1mRNA表达水平。结果四君子汤组大鼠较单纯烫伤组精神好,活动更多,进食、饮水增加。1)与假伤组比较:单纯烫伤组大鼠各时点肠组织TNF-α、IL-1β、IL-10、ICAM-1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四君子汤组第1、3、7天肠组织TNF-α、IL-1β、IL-10、ICAM-1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第14天TNF-α、IL-10水平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单纯烫伤组比较:四君子汤组第3、7、14天肠组织TNF-α、IL-1βmRN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IL-10 mRNA水平第1、3天显著增加(P<0.05),第7、14天则显著下降(P<0.05),ICAM-1 mRNA水平各时点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可以降低烫伤大鼠小肠组织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CAM-1水平,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对严重烧伤后肠道炎性反应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胱抑素 C 与具有代谢综合征无症状冠状动脉疾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01例肾功能正常具有代谢综合征而无症状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血清胱抑素 C 和动脉硬化症(ACS)其他风险因子进行检测。结果胱抑素 C 在具有代谢综合征无症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并越严重胱抑素 C 相对越高,且与动脉硬化症其他风险因子成独立相关。结论胱抑素 C 可作为肾功能正常的有代谢综合征的无症状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严重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血清BNP在临床诊断中新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钠肽(BNP)已经被发现是鉴别呼吸困难患者非常有用的生物标记物,还可作为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预后情况的有力指标[1]。欧洲心脏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3D-MRI眼球建模技术探讨高度近视眼的MRI影像表现、形态特征,并与其他影像方法比较,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横断面研究.65例(124眼)高度近视患者(球镜度高于-6.00 D,且眼轴长度≥26 mm)进行眼部常规临床检查、眼眶磁共振检查,其中40例(80眼)进行眼部B超检查.磁共振图像经处理为眼球模型.按年龄分为<50岁组和≥50岁组.按球镜度分为:①-6.00~-12.00 D组,②-12.25~-18.00 D组,③-18.25~-24.00 D组.按眼轴分为:①26.00~28.00 mm组,②28.01~30.00 mm组,③30.01~32.00 mm组,④>32.00 mm组.MRI与B超对于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不同组别中眼球类型的分布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B超检出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准确率为70%,MRI检出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眼球形态可分为球型、锥型、碗型、柱型4种类型,碗型、锥型视为后巩膜葡萄肿存在.而4种眼球类型的分布在不同年龄组(x2=57.19,P<0.05)、不同眼轴组(x2=87.36,P<0.05)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球镜度组(x2=67.94,P>0.05)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部分病例于MRI眼球模型上可见不规则隆起与凹陷,但B超不能精确显示.结论 3D-MRI眼球建模能清晰显示高度近视眼球形态与后巩膜葡萄肿的位置及特征,在眼科影像检查手段中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检查,可作为高度近视眼科检查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女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生殖系统异常的临床症状与常见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科学前瞻、横断面在线观察临床研究分析方法,将218例女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生殖系统异常的患者,应用SPSS23.0软件对研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18例患者中,痰瘀互结证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继发视盘周围脉络膜空腔(peripapillary intrachoroidal cavitation,PICC)患眼视盘血流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ICC患病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35例35眼高度近视伴PICC患眼,40例40眼高度近视不伴PIC患眼及35例35眼正常对照眼纳入研究范围.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眼底照相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同时进行OCT血管成像检查,分别获得视盘周围视乳头(optic nerve head,ONH)层和视盘旁视网膜毛细血管(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ies,RPC)层的血流密度图.比较高度近视伴与不伴PICC患眼及健眼视盘形态改变和血流密度的差异,分析PICC与视盘周围血流密度的相关性和PICC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三组间屈光度、矫正视力、眼轴、视盘周围萎缩β区(peripapillary atrophy β-zone,β-PPA)面积、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及视盘倾斜、后巩膜葡萄肿、近视性黄斑病变(myopic maculopathy,MMD)患病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RPC层(54.34±5.58,57.54±7.44,64.42±3.50)与ONH层(51.24±7.43,52.75±9.96,61.25±4.15)视盘周围平均血流密度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与高度近视不伴PICC组及健眼组相比,伴有PICC组RPC和ONH层颞下象限血流密度(56.76±6.62,63.84±6.02,67.52±4.78;56.47±5.79,60.38±4.72,64.18±4.37)均明显下降,RPC层血流密度与MMD、β-PPA面积和RNFL厚度存在显著相关性,而ONH层血流密度则与MMD、PICC的发生及RNFL厚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盘倾斜和后巩膜葡萄肿是PICC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8.007,95%CI:2.045~31.348;OR=7.558,95%CI:1.398~50.026).结论:高度近视伴PICC患眼视盘血流密度明显下降,颞侧下降尤为显著.视盘倾斜与后巩膜葡萄肿是PI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内界膜剥除术后黄斑区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33眼)连续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手术前后进行完善的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轴、裂隙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照相。海德堡频谱OCT九个部位扫描分析黄斑中心凹及中心凹旁结构变化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术后视功能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进一步探讨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评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准确性。结果 术后黄斑区内外环各四部分及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术后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以内环颞侧厚度变化较明显,由(472.15±102.00)μm降至(328.06±53.77)μ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63±0.29,较术前0.23±0.16明显提升(P<0.001)。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r=-0.594,P=0.001)、内环颞侧厚度(r=-0.625,P<0.001)、外环颞侧厚度(r=-0.529,P=0.006)等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面积=0.85,P=0.001,95%CI:0.72~0.99)对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评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准确性有一定参考价值。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可以显著降低特发性黄斑前膜患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提高视功能。术前黄斑中心凹形态以及中心凹旁颞侧的形态结构改变对术后视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