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探究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和恢复的相关皮质下区域。 方法 纳入大脑中动脉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10例(吞咽障碍组)和未发生吞咽障碍的大脑中动脉梗死后患者10例(非吞咽障碍组)。选取胼胝体等11个感兴趣区(ROIs),比较吞咽障碍组和非吞咽障碍组病灶侧与健侧的扩散张量参数扩散各向异性(FA)的比值rFA的差异,以及吞咽障碍组1个月和3个月吞咽障碍恢复时的rFA值的变化,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FA与吞咽障碍的结局和严重度量表(DOSS)评分的关系。 结果 比较吞咽障碍组和非吞咽障碍组各ROI的rFA值后发现,吞咽障碍组岛叶的rFA值为0.73±0.16,非吞咽障碍组岛叶的rFA值为0.97±0.07,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比较吞咽障碍组发病1个月内和发病3个月后ROIs中扩散张量参数rFA值后,吞咽障碍组岛叶、大脑脚、小脑上脚的rFA值在发病3个月后均显著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障碍组发病1个月内的DOSS评分为(4.4±0.8)分,与发病3个月后(6.3±0.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障碍组发病1个月内,DOSS评分与岛叶、大脑脚和小脑上脚具有显著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个月后, DOSS评分仅与大脑脚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早期吞咽障碍程度(发病1个月内)与岛叶、大脑脚、小脑上脚相关,而晚期(发病3个月后)与大脑脚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种抗环瓜丝氨酸(CCP)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分析性能,并比较临床应用。方法收集9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118例非RA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82例、骨关节炎36例)患者以及20名表面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评价罗氏、欧蒙、富纯3种抗CCP抗体试剂的分析性能,比较不同试剂间的相关性,评估各自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3种试剂检测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批内、天间变异系数(CV)均<10%。罗氏和欧蒙2种试剂在检测范围内呈线性,富纯试剂的真实线性范围为25.0~1 027.9 RU/mL。3种试剂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罗氏与欧蒙、富纯试剂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0.87,欧蒙、富纯试剂的相关系数(r)为0.97。根据厂商提供的Cut-off值,诊断灵敏度可达83.9%~86.0%,特异性为92.0%~97.1%。罗氏、欧蒙、富纯检测试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92和0.89,比较任意2种检测试剂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27、0.89、0.63,P均>0.05)。结论总体来说,不同方法抗CCP抗体检测试剂的检测结果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临床应用的诊断特性差异不明显,但标准化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小脑中脚的扩散参数在起病3个月内及1年左右的动态改变,分析其与脑卒中后远期步行能力的可能关系。 方法选取有偏瘫体征的首次发病的亚急性期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病例10例,分别于发病后3个月内(首次)及发病1年左右(第2次),基于兴趣区方法在大脑脚锥体束解剖学区域和小脑中脚桥小脑束解剖学区域测定左右两侧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作为影像学参数;采用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对入选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上下肢运动评定部分,并作为偏瘫分级(PG)的依据,即上肢和下肢运动评分之和,均于DTI检测时同步评定,并于最后1次随访的同时,分别采用Brunel平衡量表(BBA)、改良的Rankin量表(mRS)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功能预后和生活自理能力。 结果①发病3个月内,首次扫描的大脑脚病灶受累侧的FA值(0.396±0.102)和发病后1年时的FA值(0.447±0.067)较未受累侧的FA值[(0.540±0.109)和(0.535±0.081)]明显降低(P<0.01);而首次扫描的小脑中脚受累侧的FA值(0.599±0.116)和发病后1年时的FA值(0.539±0.102)较未受累侧FA值[(0.489±0.047)、(0.483±0.070)]明显升高(P<0.05);②首次大脑脚的rFA值与同时间点上下肢运动各自PG分值及运动结局总PG分值均呈明显相关(P<0.05),亦与发病1年随访时NIHSS、上肢运动PG分值、运动总PG分值以及与mRS和FIM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③首次小脑中脚的rFA值与同时间点的上肢运动PG分值及运动总PG分值呈明显相关(P<0.05),亦与发病1年随访时的NIHSS、上肢运动PG分值、运动总PG分值、mRS和FIM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而与发病1年随访时下肢运动PG分值的关联性虽较大脑脚rFA值相关性更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605,P=0.064),与平衡能力的相关性也较大脑脚rFA值相关性更大,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r=0.592,P=0.071);④长期运动的总结局与年龄、运动功能缺损程度、病灶大小、首次大脑脚rFA值及小脑中脚rFA值五个参数变量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病灶大小和小脑中脚rFA值两个参数均与下肢运动结局显著相关(P<0.05),而年龄、病灶大小、大脑脚rFA值及小脑中脚rFA值四个变量与上肢运动结局呈显著相关(P<0.05);⑤首次小脑中脚rFA值对应的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比值为(0.81±0.15),大于同时间点大脑脚rFA值的ROC下面积比值(0.76±0.19),预测下肢运动预后的小脑中脚rFA最佳界值点为0.83(敏感度71%,特异度100%),大脑脚rFA值的最佳界值点为0.77(敏感度57%,特异度100%)。 结论亚急性期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小脑中脚的DTI参数(两侧对比的FA值)在预测步行能力方面较大脑脚DTI参数的预测能力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临床应用。方法比较non-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脂固醇(LDL-C)的相关性;分析比较384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标本的血脂检测值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比较进食因素对各血脂检测项目检测值的影响。结果随着三酰甘油(TG)水平增高,non-HDL-C与LDL-C相关性下降。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的non-HDL-C值[(3.60±1.10)mmol/L]显著高于阴性组[(3.18±0.64)mmol/L,P=0.002]。non-HDL-C的值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小,而其他一些血脂检测项目(TG、HDL-C、LDL-C等)均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大。结论non-HDL-C与冠状动脉阻塞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基本不受饮食因素的干扰,在临床实践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病变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吴炯  郭玮  潘柏申  赵瀛 《检验医学》2006,21(4):316-319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临床应用.方法比较non-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脂固醇(LDL-C)的相关性;分析比较384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标本的血脂检测值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比较进食因素对各血脂检测项目检测值的影响.结果随着三酰甘油(TG)水平增高,non-HDL-C与LDL-C相关性下降.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的non-HDL-C值[(3.60±1.10)mmol/L]显著高于阴性组[(3.18±0.64)mmol/L,P=0.002].non-HDL-C的值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小,而其他一些血脂检测项目(TG、HDL-C、LDL-C等)均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大.结论non-HDL-C与冠状动脉阻塞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基本不受饮食因素的干扰,在临床实践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临床常用血脂检验项目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潘柏申  吴炯  赵瀛 《检验医学》2006,21(4):311-315
心血管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工业化国家里,约40%的死亡由心血管病所引起,这也是导致瘫痪和早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心血管病也正在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病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前的数十年中可以没有显著的表现,而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逐步表现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严重的症状。人们一直希望找到一些检测项目来预示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工业化国家里,约40%的死亡由心血管病所引起,这也是导致瘫痪和早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心血管病也正在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病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前的数十年中可以没有显著的表现,而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逐步表现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严重的症状。人们一直希望找到一些检测项目来预示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早在1970年,美国提出了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的设想,这一设想是建立在大量的动物模型、流行病学、遗传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干预实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制作人体解剖断层标本时,通常在断层切片的整理过程中采用手术缝合线缝合固定各切片上的相邻各器官结构。作者采用市售的“502”瞬间粘合剂来取代用手术缝合线固定切片上的各结构的方法来使其保持原位,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联合艾灸俞募配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例对照原则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中风后尿失禁的常规康复治疗,如盆底肌锻炼、排尿意识训练、饮水计划及情志护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方便揿针耳穴埋针,同时用多功能艾灸仪艾灸俞募配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自主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尿急症状缓解情况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逼尿肌压力、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自主排尿出现时间、24 h漏尿次数、尿急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耳穴揿针联合艾灸俞募配穴对中风后尿失禁的治疗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系统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对称性、反复性多滑膜关节炎,最终可导致不可逆的骨关节损伤。RA 的早期诊断、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重要意义。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ACR)首次制定了 RA 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测定等方面,但是,RA 患者在达到该标准时可能早已发生骨关节损伤。此外,RF 也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患者或老年人的血清中,因此其用于诊断 RA 的特异性较差。2009年ACR 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提出,将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纳入RA 的新的诊断标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