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维  李敏  张红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65-5766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DA)合并脑血管患者的观察重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2007-01-2010-12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治疗58例PDA患者,其中26例合并脑血管疾病,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26例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经血管造影检查,7例单纯造影术显示可行保守治疗,另外19例需要行介入治疗,其中球囊扩张术8例,支架植入术9例,插管溶栓2例,术后配合药物治疗并进行针对性观察及护理,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1例大出血并出现较大血肿,3例支架内再狭窄行血管再通术,1例下肢溃疡伤口不愈合待截肢。结论 PDA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自主活动较少,血栓时间长,病情虽重但感觉较迟钝,疼痛并不明显。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复发的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空军总医院病案检索系统纳入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并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170例,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及复发情况等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对引起DVT复发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赋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DVT复发危险因素。结果 170例DVT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复发率为52.9%。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复发率为67.2%;合并肾病综合征或终末期肾病患者复发率为95.7%;合并1种及1种以上疾病患者复发率为76.5%;使用下腔静脉滤器患者复发率为25.0%;深静脉血管创伤性操作患者复发率为80.5%;骨科手术患者复发率为12.5%;肿瘤手术患者复发率为76.0%。合并肿瘤(OR=11.710,95%CI:2.302~59.553)、肾病综合征或终末期肾病(OR=73.188,95%CI:2.969~1803.904)、合并1种及1种以上疾病(OR=58.338,95%CI:11.519~295.458)是深静脉血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合并肿瘤、肾病综合征或终末期肾病及合并1种或1种以上疾病时要注意深静脉血栓复发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目前多数认为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生物因子起主要作用。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过氧化氢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制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以及过氧化氢损伤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模型,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组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PI3K抑制剂处理组。以ELISA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来评估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结果与结论:模型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抑制剂组也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组(P<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组细胞凋亡率低于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抑制剂组(P<0.01),并且都低于与模型组(P<0.01)。证明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抑制了过氧化氢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该作用部分是通过PI3K途径发挥的。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8岁。发现心脏杂音 1月余而入院 ,平时有轻度活动后心慌、气短 ,无水肿和喀血。体检 :无发绀 ,胸骨左缘第 4~ 5肋间闻及 3/6级收缩期杂音 ,心律规整。心电图 :右心房肥大 ,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T波改变。超声心动图 :三尖瓣隔瓣附着点下移 ,较二尖瓣附着点低 4.0 cm,前瓣叶活动幅度大 ,与隔瓣叶不能完全对合 ,有 3~ 4mm的间隙 ,右心房短径 5 4 mm,长径 67mm。右房巨大 ,右室相对较小 ,部分右室心房化。多普勒显示三尖瓣区可见收缩期的血流信号由右室返入右房。胸部 X线平片 :心影呈球形 ,心蒂小 ,心胸比值 0 .70 …  相似文献   
5.
口服华法令抗凝中蛋白C和抗凝血酶Ⅲ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口服华法令抗凝中出血和血栓发生的机制,实验观察了蛋白和抗凝血酶Ⅲ在其中的变化。选择20例风湿性心脏病择期行机械“瓣膜替换”术的患者,测定其术前,术后14d血液中PC和ATⅢ的变化,与同时测定的尿纤维蛋白肽A(FPA)含量和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比较。另选20例换瓣3月-2年口服华法令抗凝的患者为随访组,对照组为10例健康志愿者。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上肢畸形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男 ,8岁。3岁时因右上肢骨折体检发现心脏杂音 ,未再进一步检查。活动耐力低 ,右上肢曾经三次骨折。体检 :无发绀 ,胸骨左缘第 2、3肋间闻及 2 /6级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呈固定性分裂。节律不规整 ,心率 60 /min。双上肢呈细、短、小状 ,左上臂细小 ,左尺、挠骨缺如 ,左手腕、掌、指骨发育不良 ,左手为二指 ,右挠骨缺如 ,右手腕发育不良 ,右手为三指。双上肢肌肉群和手部肌肉萎缩。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5 6/min,陈发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P- R间期延长 ,右心房肥大 ,T波改变。超声心动图 :…  相似文献   
7.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52岁。因面部、颈部及双手背肿胀,瘀斑伴疼痛3d,于2017年5月15日收入我院皮肤科。患者3 d前进食大量灰菜并暴晒30 min后双手背、面部和颈部出现肿胀,伴有阵发性刺痛、瘙痒,后双眼睑出现高度肿胀,不能睁眼。先后就诊于当地两家医院,均诊断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吻合桥血管近端的顺行序贯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患者行OPCABG,将桥血管与升主动脉吻合后备用,再行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最后进行桥血管与其他靶血管顺行序贯式吻合。结果吻合到左前降支的桥血管:带蒂左乳内动脉57支,桡动脉2支,大隐静脉3支。采用大隐静脉桥血管顺行序贯吻合其他靶血管,3支桥47例,2支桥15例。术后1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其余61例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经3~36月随访,无新发心绞痛,生活质量提高。结论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顺行序贯移植术,可以避免体外循环和心脏停搏心脏停搏的弊端;每完成一个桥血管吻合口,即恢复该部位心肌的血液供应,更早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心肌酶学变化的特殊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40例CABG患术前,术后0、4、16、28、40h,术后第3、4、5、7天晨静脉抽血,检测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并按体外循环(ECC)与非体外循环(OPCAB)搭桥及CK-MB正常与否分组分析,引用CK/AST对比分析。结果 除了ALT外所有指标都有明显变化,这些心肌酶在术后16~40h基本都升到高峰,LDH变化最早,CK与AST次之;CK与AST恢复较快,体外循环下CABG与0PCAB造成的主要差别表现在术后16h到术后第2天,若按CK/AST分析则主要在16~28h;LDH最慢,尤其表现在体外循环组几乎整个住院观察期都处于升高水平,术后CK—MB升高组的CK值在术后16h到第2天可以高出CK-MB正常组2.5~3.0倍,同时CK/AST在此期间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而在第3天开始出现CK-MB升高组显升高。结论 CK-MB在评价冠脉搭桥术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应该高度重视;CK、AST、LDH的升高一定根据其升高的幅度、临床表现、必要参考CK-MB来分析,CK、AST的同步大幅度升高要警惕;ECC下搭桥术酶学变化要注意排除心脏外因素,尤其是LDH。  相似文献   
10.
多系统器官衰竭的病理分析和换血疗法李晋琴,张红超(河南省三门峡市人民医院三峡市472000)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并存在着较高的死亡率。目前,临床医生对MSOF的发病机制还认识不一,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通过对11例MSO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