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口腔鳞癌P-gp、GST-π表达与化疗药物耐受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transferase-π,GST-π)表达与化疗药物耐受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过氧化物酶标记法检测口腔颌面部鳞癌和正常口腔粘膜组织样本中P-gp和GST-π的表达,结合MTT药敏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P-gp和GST-π在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和53.6%,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P-gp的表达与化疗药物总体耐受性有关;GST-π的表达与患者顺铂耐受性有关。结论 P-gp和GST-π的阳性表达提示患者有化疗药物耐受倾向。P-pg和GST-π检测对判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化疗耐药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是修复周围组织严重缺损的理想选择,而移植组织的功能包括感觉和运动功能,都依赖于移植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本文就各种复合组织异体移植后移植神经的再生机制、动物试验和临床上神经再生状况以及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我们收治2例成釉细胞瘤,均为在下颌移植骨上复发,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颜面复合组织同种异体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面部的畸形和缺损较为常见,与自体组织移植相比,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在颜面大面积严重畸形和缺损的重建上显示了巨大的潜力.目前,对这项手术的开展存在众多争论.本文就颜面复合组织同种异体移植所面临的各方挑战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用于舌癌术后全舌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8年7月应用游离DIEP修复13例舌癌患者,手术缺损部位均为全舌或近全舌缺损。术中将腹壁下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或面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属支吻合。结果: l3例DIEP皮瓣均修复成功,皮瓣外观满意。术后随访舌形态良好,功能满意。供区直接闭合,其中1例患者皮瓣供区出现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所有腹部伤口均为线性瘢痕,腹直肌功能未受明显影响,未发现腹壁疝和腹壁隆起等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组织量丰富、血供可靠、质地柔软,再造舌外形及功能良好,且供区保留了腹直肌和前鞘,损伤小,将供区并发症降到最低限度,是舌癌术后全舌缺损修复新的可靠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的疗效。方法:16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行颌骨减压术同期行活检术,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待病变范围明显缩小后,再行二次手术。结果:16例患者颌骨巨大囊性病变明显缩小,术后12~36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开窗减压术可以有效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促进新骨形成,改善面部畸形,经二期刮除术后可以彻底清除病变,最大限度保留颌骨解剖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Proplan虚拟软件构建正颌外科虚拟教学平台,以探索高效的正颌外科教学模式。方法: 选择福建医科大学普通本科口腔医学四年级学生10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50名。利用传统正颌外科教学法和Proplan虚拟软件教学法,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正颌外科相关试卷测验2组学生,评估2组学生对正颌外科的了解程度;然后2组学生交换教学方法,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生对2种教学方法的接受度。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测验得分为47.26±4.44,对照组为43.92±3.18,两组得分具有显著差异(P<0.01)。2组学生对正颌外科虚拟教学方法的接收程度也高于传统教学方法,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roplan虚拟软件教学提高了正颌外科教学效率,学生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涎腺癌的病理类型十分复杂 ,自然病史长 ,患者多为老年 ,且病例数量有限 ,这些使得涎腺癌预后的预测复杂化 ,至今未发现较理想的预测涎腺癌预后的标志[1] 。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 ,就细胞本身而言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由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而造成的。这提示这些基因或其产物有可能成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标志。本文从基因标志角度综述近几年预测涎腺癌预后的研究进展。1 肿瘤标志 (tumor marker)肿瘤组织和细胞由于癌基因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而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 ,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几乎不产生或产量其微 ,这些物质可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饮茶对牙龈癌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病例组为2 0 1 0年1 2月—2 0 1 6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牙龈癌新发病例1 2 1例,同期经性别、年龄成组匹配,选取医院体检人群及社区健康人群363例作对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饮茶及其相关变量与牙龈癌发病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并进行相乘交互作用分析。结果饮茶可降低牙龈癌的发病风险(OR=0.51,95%CI:0.29~0.90);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每日饮茶量的增加、饮茶年限的延长,牙龈癌的发病风险也随之降低(均Ptrend<0.05);此外饮茶年龄≥25岁、饮茶浓度适中、饮温茶以及饮绿茶和乌龙茶也可降低牙龈癌的发病风险。分层分析结果发现与吸烟者相比,在非吸烟者中饮茶的保护作用更加显著(OR=0.40,95%CI:0.1 7~0.9 6),在非饮酒和饮酒者中饮茶的保护作用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结果并未发现吸烟与饮茶,饮酒与饮茶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饮茶是牙龈癌发病的保护因素,且每日饮茶量、饮茶年限与牙龈癌发病风险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与舌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5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舌癌新发病例190例,并选取同期686例社区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算仅18岁前、仅18岁后、18岁前后均被动吸烟与舌癌发病风险的调整OR(95%CI)值,并进一步对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与无被动吸烟者相比,仅18岁前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2.813(OR=2.813,95%CI:1.581~5.005),仅18岁后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1.666(OR=1.666,95%CI:1.055~2.631);18岁前后均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2.690(OR=2.690,95%CI:1.674~4.322)。而且每日暴露时间越长、开始暴露年龄越小、被动吸烟年限越长,患舌癌的危险性就越大(均有P趋势<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被动吸烟人群中,女性或年龄≥60岁者比男性或年龄<60岁者患舌癌的风险更高。结论 被动吸烟是舌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减少被动吸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舌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