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内窥镜是食道、胃、小肠近端以及大肠常用且有效的检查方法。但由于小肠长达近7m,且自身相互重叠,利用传统的 X 线技术很难观察清楚,因而难以明确诊断,特别是对扁平的和微小的病变更难以确定。最近,美国 Temple 大学胃肠科 Krevsky 博士与纽约 Rentax 精密仪器公司合作研制成 ESI-2000型小肠内窥镜,为小肠疾病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猫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糖代谢的18F-FDG PET/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猫脑出血后血肿周同脑组织糖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14只猫作为实验对象,取自体股动脉血1.0ml,在立体定向仪下注入猫右侧基底节处,制作猫脑出血模型,模型组按脑血肿手术形成后的时间分为2、6、12、24、48、72、120h共7组,每组2只;对照组2只,除不注血外,手术操作同模型组。每组动物行MR检查后,从股静脉注入^(18)F—FDG5mCi,40min后行PET/CT检查,并依据PET图像,对血肿周围脑组织进行放射计数的统计与分析。结果:①PET/CT能较清楚地显示猫脑正常结构及血肿、血肿周围组织的代谢变化;②从PET图像上观察,血肿形成2h,血肿周围脑组织^(18)F—FDG浓聚程度已发现明显减低,并明显低于镜像侧,术后6h达最低水平,72h开始明显恢复,120h双侧接近一致并开始恢复至对照组水平;③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18)F—FDG放射计数值的分布呈现2-48h低计数,72h计数开始升高,120h时双侧接近并开始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血肿形成后2~48h双侧脑组织糖代谢率明显降低,且患侧明显低于镜像健侧,72h开始恢复,120h接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额叶皮质的代谢及形态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中大脑额叶皮质的形态及代谢改变。方法:大鼠实验组于6-OHDA毁损后用BIOSPEC47/30磁共振波谱仪(4.7T),采用点分辨波谱法对双侧额叶皮质行H-MRS检测,分析该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Cr)比值的变化,并用电镜观察该区神经元及突触的形态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损毁侧额叶皮质.NA.A/Cr比值显著低于对侧,对照组两侧无显著差别;Cho/Cr比值在两组的两侧相比均无显著差别。电镜观察显示:损毁侧额叶皮质的突触数量较对侧减少,突触前、后膜和突触小泡结构异常,典型突触结构消失,树突棘出现大片低电子密度区,细胞器消失。结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损毁侧额叶皮质内存在神经元缺失或突触数量的减少,突触结构异常及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4.
肝静脉的冠状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MRI和多层螺旋CT在冠状断面上诊断肝疾患及肝外科手术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用30例成人躯干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10例成人腹部MRI冠状图像及5例成人肝内管道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观测了肝左、中、右静脉及其重要属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肝门静脉的关系。结果依左外叶的外形特征,将肝左静脉的回流形式分为4型。来自段Ⅷ腹侧部的静脉全部汇入肝中静脉,来自段Ⅷ背侧部的静脉全部汇入肝右静脉。而位于段Ⅷ腹侧部和背侧部之间的静脉(V8i),其回流形式可分为3型。肝右静脉的主干多出现于下腔静脉及其稍后层面,在冠状断面上可分为4型。结论冠状断面在显示肝静脉及其属支的上、下走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以V8i为标志,将段Ⅷ分为腹侧和背侧两个亚段。这种亚段划分有利于探讨一种新的和更加安全的肝外科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行为学和MRI表现上评价6-OHDA分别毁损大鼠黑质及纹状体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模型。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黑质毁损组20只,纹状体毁损组18只,假手术组2只。应用立体定向仪,分别作单点黑质毁损与两点纹状体毁损术。观察术后不同时期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旋转行为,并进一步用高场强MRI活体检测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的毁损情况。结果:黑质毁损后第2周内有7只大鼠诱发出明显的旋转行为,且旋转次数>7转/min,模型成功率为35%。纹状体毁损后第2周有11只大鼠诱发出旋转行为,旋转次数<4转/min,第3周内旋转次数<5转/min,至术后第5周达到7转/min以上并保持稳定,模型成功率为61.1%。MRI显示:模型大鼠第3周内毁损侧黑质和纹状体较对侧出现了明显的MRI低信号区,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低信号区逐渐减小,至第5周已基本消失。结论:应用6-OHDA小剂量两点毁损纹状体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更加符合临床帕金森病病人的病程进展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帕金森病研究较为理想的模型。MRI扫描可以活体连续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毁损情况,是客观评价和检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正1995年, Hack等[1]发现了肌硬膜桥(myodural bridges,MDBs),随着对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肌硬膜桥,本文通过对肌硬膜桥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和分析,目的在于对肌硬膜桥有更加系统和深入的认识,为今后肌硬膜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舌下神经在不同断面上的位置、毗邻、走行及识别标志,为舌下神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用国人成年尸体头部标本69例,以冷冻切片法切制成连续横断层标本36例、矢状断层标本18例和冠状断层标本15例;招募成年志愿者10名,利用3.0TMRI扫描仪,以3D—CISS序列扫描,获取横、矢状、冠状断层图像;在上述断层标本对照下,于MR图像上观察舌下神经在断面上的形态、位置、毗邻和识别标志等。结果:在横断面上,可见枕骨基底部两侧呈倒“八”字形的舌下神经管,管内走行着舌下神经;在矢状断面上,舌下神经管呈椭圆形,位于小脑前下方,岩下窦与寰枕关节之间;在经舌下神经管外口的冠状断面上,舌下神经管外口位于寰枕关节外上方、颈内静脉内侧,其间容纳舌下神经;在经舌下神经管内口的冠状断面上,呈“鸟喙”状的舌下神经管内口居枕骨侧部内,其内侧为延髓,外侧为颈内静脉,上方为颈静脉孔,下方为寰枕关节。结论:在横、矢状和冠状断面上,均可清晰显示舌下神经的位置及毗邻结构,但以横断面和冠状面为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走行和毗邻关系,为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开展该区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利用36例成尸头部连续横断层标本和15例成尸头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并与10例志愿者的3D—CISS序列MR图像进行对照,观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在颅内的走行规律及其与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结果:舌咽、迷走和副神经由上而下从延髓的橄榄后沟发出,跨过延池,穿颈静脉孔出颅。根据走行,可分其为延髓内段、脑池段和颈静脉孔段。在脑池段,舌咽神经走行在上方,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在下方且结合紧密;在颈静脉孔段,这3对脑神经及其与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的关系是:颈内动脉位于最前方,颈内静脉位于最外侧,舌咽神经走行在前内上方,有单独的硬脊膜包绕,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位于其后外下方,形成迷走、副神经复合体。结论:在标本的连续断面和对应的MR图像上能够清楚地显示舌咽、迷走和副神经的走行和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颅内段、内耳道段的断层解剖学特征,为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69例成人尸体头部的连续断层标本(横断层标本36例、冠状断层标本15例、矢状断层标本18例)上分别探讨面神经、前庭蜗神经颅内段及内耳道段在断面上的走行规律及毗邻关系,并与10例活体成人头部MR扫描图像的相应层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自发出后相互伴行向外水平走行,穿过脑桥小脑角池后进人内耳道;内耳道是断面上识别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的重要标志性结构,小脑绒球在横断层上也有助于对二者的识别。结论:横断面及冠状断面均可清晰显示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颅内段,矢状断面则对二者在内耳道内走行的显示最佳。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旋杆菌在慢性胃病中的致病作用及其与胃窦部环行皱襞的关系研究现状林祥涛,刘实综述连世海,高鸿举审校慢性胃炎病人胃窦部存在一种螺旋形细菌,本世纪初已见报告[1],1975年Steer等[2]报告在80%的胃溃疡病人的胃窦部粘膜中存在着革兰氏阴性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